李大嫂听了也很开心,帮着几人一块儿卸车,又舀了凉水让他们洗手:“卖得好就好,娘刚才还担心呢,快进去吃饭吧,我去给你们端去。”
“爹、娘我们回来啦——”芸娘喜气洋洋的落了座。
李老汉见着芸娘的笑脸,就知道卖得挺好:“外头怪热的吧?你明天就别跟着去了,让你三哥他们一道儿卖了就是了。”
芸娘摇摇头拒绝,手里啃着馒头,含糊不清的说:“我自己去吧,人多着呢,三哥他们指定忙不过来。”
开玩笑,自己正在兴头上呢,暂时还觉得非常有乐趣,哪能说不去就不去了呀。
李老太从他们回来,就淡定了下来,又变成了以往那个风轻云淡的李老太了。
“天儿热,你不是怕晒吗?”李老太问芸娘。
芸娘喝了一口李大嫂帮她盛的粥,说:“娘,大哥他们可聪明了,二哥用竹子编了竹帘,一端系在车顶,一端系在树上,就这么的搭了个遮阳的棚子,我在棚子里,也晒不着,嘿嘿嘿......”
李老汉一听哈哈大笑:“不错不错,不愧是我老李家的孩子,还真就是个个儿聪明呀!”
李老太白了他一眼:“又口没遮拦什么,这村里头这么多人,就你家孩子聪明,上外头说去,能叫人笑话死。”
李老汉心虚的说:“嗨,这话谁还上外头说去不成,我就在家里说说,你放心吧。”
芸娘见爹娘斗嘴,于是,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谁也没帮着,低着头抿嘴偷笑。
李大嫂轻轻的用手捣了捣她,努努嘴说:“快些吃。”
芸娘冲李大嫂嘻嘻笑,就大口喝粥。
直到躺到床上芸娘还在琢磨,这肉夹馍的生意,势头这样的好,让自己放弃那是绝无可能,可如今自己正在兴头上还能顶个几天,要是让自己从今以后就拴在那儿了,也是不可能的。
那这门生意就要让李三郎几个抓紧上手才行,肉夹馍不难,最难的那一步在家里已经做出来了,不过是人多了以后忙乱罢了,这个就要多练手。
第二天的生意,芸娘就有意无意的在协调李大郎三个人之间的工作,发现虽有些手忙脚乱,倒也不至于忙不过来。
又跟着跑了两天,肉夹馍的量从一天三十个,到一天五十个,又到六十个,也算是逐渐趋于稳定了,若是赶上大集,芸娘会叮嘱家里多做一些,带上八十个饼皮。
等三人逐渐得心应手之后,芸娘就放心大胆的不去了,又回到了在家的悠闲日子。
这天早食过后,芸娘就回屋把早先就开始准备的屏风样子给画了,针线可以慢慢做,画花样子芸娘更喜欢一气呵成。
这次的画是画的一望无际的沙漠里,落日余晖下,一汪泉水闪着碧波,远处的沙丘上坐着一个红衣少女,少女的膝头还窝着一头狼,画面和谐又温馨,直到停笔,芸娘看了看手里的画,仿佛透过画,看到了那个世界的月牙泉,那美好的风景仿佛还在眼前。
“呼——搞定啦。”芸娘把晾干的画轻轻的折好,连同其他一副桌屏,一副枕屏一起,用帕子包好,另外还有自己抽空做的几支绢花簪也都包好了,这些都是打算明天让李三郎带去帮自己交货的。
绣铺的生意越发的好了,吴娘子几次带话让自己出新花样,拖了这么久,总算是都好了,可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
晌午吃饭的时候,李三郎带回来一个好消息:“明天要多带五十个饼去,有人订了五十个饼,明天午时前来取。”
李大嫂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忙问:“订饼皮?那卤肉也留不住啊,买这么多能吃得了吗?”
李三郎说:“我也问了,啊呀,妹妹,这人你也见过,他来过咱家摊子吃东西,头先没有尝到这肉夹馍,今儿来得早,吃到了,说是家里人多,吃得了,卤肉不剁,青椒不切,他们家有人处理,我还教了他回去这饼皮也要重新烤过的。”
芸娘点点头:“不错,该说的咱们都说清楚了,既然生意送上门来了,哪有不做的道理,咱们接了是对的。”
李大嫂说:“那行,下午再多做一些。”
芸娘没问李三郎是谁,自己拢共也没去几天,能认识几个人啊。
李二郎见芸娘不问,便松了一口气,好吧,这个定肉夹馍的人就是王泽佑。
自芸娘不出摊之后,他陆续来了几回,都没有看见芸娘,跟他们打探,又有个李二郎虎视眈眈的盯着自己,没办法,只好作罢。
今儿个出来闲逛,又尝了尝李家的肉夹馍,发觉味道属实惊艳,正巧自己明天午后要去另一家酒楼盘账,刚好带过去,自己家最不愁的就是人了,只当是给他照顾生意了。
至于那个有趣的小姑娘,等自己回来再说吧!
第二天一早,芸娘除了交给李三郎自己的小包袱之外,又交给了李三郎一口袋铜板。
“三哥,记得帮我去兑成银子,铜板太多了,我那儿快装不下了。”
“啧啧啧...”李三郎听了这话,不由得鄙视芸娘。
李老太问:“留下给她们的工钱没有?,没几天就该发工钱了。”
芸娘点点头:“留出来了,还多出了这么些,我想着就全换了,反正每天都能带回来一口袋,哦,对了,前一阵儿作坊那头新进来的人这一次也跟其他人一道儿发工钱,做几天给几天,等下一次了,正好赶上一起发,这次也结给她们,您觉得呢?”
李老太想了想:“可以,就按你说的办,倒省了咱们的麻烦,都统一了一个发工钱的日子,剩下的不管是什么时候进来的,做几天咱们结给她几天就是了。”
不出意外的,晌午收摊回来的李三郎给芸娘带回了绣铺的银子。
“吴娘子说了,那女孩儿的画虽好,却不及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