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也才申时初,李老太跟老大嫂李二嫂都在院子里,李老太跟大儿媳在剥竹笋,李二嫂在剁猪食,今天割的草很多,多呼点可以吃两天。
“芸娘回来啦,今天下午她们喊,我就同她们又去掰了些竹笋回来”说完,李老太帮着芸娘放下背篓,芸娘也拖过小板凳,坐在凳子上,翻着自己的小背篓,给娘跟嫂子们说起自己今天的收获。
李老太拿起水芹菜,笑眯了眼,“真嫩啊,晚上炒了吃,这菜就要吃个新鲜”
“真好,水灵灵的,这个是什么小妹”李大嫂看看芹菜,又拿起洋葱,李二嫂也在一边用眼神示意芸娘这是什么,李老太也同样疑惑。
“这是我今天新找到的野菜,我管它叫洋葱,你们闻闻,是不是有大葱味”
“还真是,就是这果,长得不像,这么大,倒是喜人”
芸娘心想,那是你们没见过我们那个世界的洋葱,这还真不大,不过比起大蒜,大葱,却已经算了不得了。当下忙道“是呀,果真大,晚上咱们也炒了试一试口味”
几人剥完竹笋,又立刻煮了撕开晒了出来,同样做笋干,芸娘扫了院子,就进了厨房一起忙活晚饭。
大嫂切了几片过年的腊肉炒了蕨菜,又炒了一盘水芹,贴了几张荠菜粑,芸娘提前将洋葱一切两半,在桶里泡着水,这样一会儿切的时候就不辣眼睛,这还是在那个世界学到的,又将提前泡发的木耳洗了干净,锅里放水加盐,把木耳煮熟,捞出过凉水,又细细的切成丝,拿出桶里泡着的洋葱,同样切了丝,拍了蒜末,加了朝天椒,醋,倒进碗里简单拌了拌,做了个凉拌洋葱木耳,很是爽口解腻。又把剩下的一半洋葱也切了丝,打两个鸡蛋,一起炒了,洋葱鸡蛋也很快起了锅。
一家人在堂屋用了饭,新鲜的菜,也很受家人欢迎,李老汉就着凉拌菜,还咪了几口米酒,大哥很喜欢水芹菜,二哥二嫂都喜欢洋葱,总之,吃得个个肚饱再也吃不下了才停下,连李老太都多吃了半碗饭。
饭后李大嫂洗了碗,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说话。
这两天二哥三哥都在县城里做零工,十五文一天,今天最后一天,两个人也结了六十文,这会都交了李老太收着。家里没分家,老三没娶亲,芸娘没嫁人,各房赚的钱都交公,有花销了,再问李老太拿钱。
李大郎成亲三年,还没孩子,头一年李大嫂暗暗心急,李老太带了去看郎中,才知道李大嫂身体亏虚,还有些宫寒,又常年卖力干活,不好受孕,拿了药一直调理着,说到底,也才二十一岁,李老太也是开明的人,不曾言语什么,李大嫂是山那边的小村嫁来的,娘家日子艰难,从小吃了不少苦。
李二郎刚成亲一年,十九岁的少年,在那个世界也才进入大学,李二郎娶得是李老太娘家堂舅妈的孙女,老实话少,嫁了出去怕受欺负,正巧李家二郎也憨厚诚实,两厢情愿,就这么成了亲,小夫妻也正是新婚时候,虽然含蓄,也看得出,彼此喜爱。
李三郎十七岁,原本李老太也托人在给他说亲,奈何,李三郎像是没有开窍一般,不是下地就是做零工,再不就是跟着芸娘她们满山跑。就这样,家里答应再让他松快两年,也磨磨性子,十九岁怎么也要娶亲了。
村里十几岁上的孩子多少都认识些字,村长家小儿子李福梁是有秀才功名的,但也止步于秀才,早些年,村里只有李福梁一个读书人,他也不负重望考中了秀才,得到了恩师赏识,把自家女儿嫁给了李福梁,一开始,夫妻俩住在县城家里买的一进小院里,继续读书,然而,天不遂人愿,多年不中,夫妻两商量后回了安阳村,办了间学堂,束脩少,也不拘是铜板还是粮食,来者都收,村长鼓励家家户户送孩子来读书识字,也为了将来除了种地能多一条出路。
就这样,男孩子跟着李福梁上午上学,女孩子跟着李福梁的娘子学认字和刺绣,李福梁的娘子是黄秀才的女儿,叫黄秀雯,从小跟着父亲读书,也是识文断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