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溪谷,溪流在一处地势低洼之地,汇聚成了一个小小的水池,而在水池一侧,十几棵柳树汇聚之地的后面,一座崭新的洞府,显现在了石壁之上。
此时,从洞府内正走出一白衣青年,生的英俊潇洒、英气十足,一看就不是凡人。
呼!!!!!!
长长的吐了一口气,这一个月来的忙碌,虽然不至于让徐衍这样的筑基修士感到疲惫,但完成一件大事后的愉悦心情,却是难以掩饰的。
转身,看着身后出现的洞府,徐衍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总算是自己来到此界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家了。
以前无论是在杂役弟子的火灶房,或是后来成为内门弟子后拥有的洞府,在徐衍看来都不是属于自己的。
而眼前这座,却大大不同了,虽然也是宗门分配的权力,可这毕竟是自己亲手开凿,且花费心思认认真真装饰出来的,所以感情上完全是不同的。
在洞府外站了一会后,徐衍突然祭出飞行法器,跃上高空之中,四下打量了一会后,随即朝着,某一个方向疾驰而去,很快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两个多时辰后,徐衍回到了洞府,刚才出去一番,徐衍其实并未走远,而是将洞府方圆百里之地,意义查探了一番,看看附近有无什么奇特之地。
结果转了一圈下来,除了南面几十里外属于环灵山地界外,其他三个方向全是些小型山峰以及密林之地,除了时常出没的野兽以及偶尔可见的一两只低阶妖兽外,再无什么奇特之处,换而言之,就是这地方方圆百里之内,不存在什么危险可言。
将四周检查过后,回到洞府的徐衍便着手准备闭关的事宜,眼下自己刚筑基成功,急需稳固根基,与此同时,对于炼丹一道,徐衍觉得也必须尽快提升了。
开辟洞府前,徐衍便将所需的东西基本购置好了,眼下要做的不过是立刻关闭洞府,然后进入闭关之中。
四下检查了一遍,确定该准备的一切都已妥当后,徐衍便从储物袋拿出了一个巴掌大小的罗盘出来。
这罗盘上插着三面蓝色的小旗,当徐衍将一道法力注入手中罗盘,接着默念了几句咒语后,三面小旗瞬间闪动蓝光,从罗盘之上脱离后,飞向了洞府洞口处,随即插在了两名石壁之上。
接着徐衍又以另一种咒语,将手中的罗盘催动,使其自行悬浮起来,发出一道蓝濛蒙的光影后,与三面小旗形成相呼应的关系后,一道蓝色光幕随之出现在了洞口处。
蓝色光幕出现后,先是蓝光大盛,接着又转为暗淡之色,不久后待这蓝色光幕彻底消失后,徐衍便知道自己的洞府彻底隐匿了,外人即便从洞口路过,也不会发现此处有一座隐蔽的洞府存在。
而自己虽然身处洞府之中,却能清楚的看到外面的一切,这就是手中这罗盘的特异之处了。
说起这罗盘,其实并不是法器一类的东西,而是属于催动阵法的阵器,与布置环形山脉的玄天玉鉴,其实是同一类东西,只不过两者之间的差别太过悬殊,实在没有什么可比性。
其实这罗盘也不是徐衍自己的,而是不久前开辟洞府的前夕,徐衍在领取开辟令牌时,宗门赐下的,只不过这种阵法除了可以隐匿之外,几乎再无其他用处。
而其携带的一丝防御之力,徐衍之前便尝试过,连下品法器的一击都挡不住,实在是鸡肋至极。
只可惜徐衍对于阵法一道,丝毫研究都没有,虽时常听闻,却根本就是一窍不通,所以宗门赐下的这套阵法再怎么鸡肋,徐衍却不得不用,毕竟不用的话,自己的洞府可就要直接暴露在其他修士的眼中了。
将洞口隐匿之后,徐衍转身来到了洞府大厅,在一张石凳上坐了下来。
落座后,徐衍将最近在坊市购买的所有低阶类灵草全部拿了出来,一一分类之后,便又重新装进了储物袋内。
随后徐衍又将从宗门藏书楼得到的三部功法一一拿了出来,打算先研究研究。
三部功法,一个是筑基期的主修功法,另外两个则是辅助法术,徐衍第一个拿起的玉简,便是复制有主修功法的那块。
《九鼎功》,这便是徐衍给自己挑选的筑基期的主修功法。
一月前,在宗门藏书楼,进入存放筑基功法的那间藏室后徐衍才发现,在这藏室之中,竟然还有一个间密室,而在密室的门匾上清楚的写着,‘地脉筑基者’可入。
很明显,这间密室里面所收藏的功法的品质,是远远超过外门藏室这些的。
于是徐衍丝毫迟疑没有,直接推门而入。
密室内的藏书并不多,只有不到三十部而已,而且都是筑基期的主修功法,并无辅助类法术存在。
但只要略微翻看过后便知道,虽然数量少,但这些功法全部属于高阶功法,远不是外面那些低、中阶的功法可比。
但徐衍并未着急,在密室内翻看了几本高阶功法后,又来到了外面的藏室驻足了许久。
在外面藏室翻看了不下十几本筑基期的主修功法后,徐衍发现完全跟密室之中的那些收藏没有可比性。
于是徐衍便又重新回到了秘密之中,很快《九鼎功》这本土属性的主修功法,便将徐衍彻底给吸引住了。
所谓‘九鼎功’,故名思意便是此功法的修炼与鼎有关,而且还是九鼎。
而它之所以是土系功法,是因为此功修炼之后,修士可以在身前以土为基,瞬间凝聚出一口三足古鼎,无论是防御亦或是攻击,都有极强的威能,可谓是攻防结合的完美体现。
而且此功法没有太多繁杂,就是以土凝鼎,让修士可以将所有的法力与积蓄全部汇聚于此,攻防结合甚是完美。
除了这一点外,最为吸引徐衍的,自然还是此功法不但有筑基期,而且就连结丹期、元婴期的功法也是同样存在的,而且就在青衍宗收藏着。
这对于徐衍来说再好不过了,因为通过情况下,像这种高阶类功法,往往极难将其收集全。
就说徐衍在密室之中看到的其他功法,很多都是仅有筑基期法诀,好一点的也不过是到结丹期。
而像《九鼎功》这样筑基、结丹、元婴全部法诀都有的功法,整个秘密之中近三十本功法,徐衍只找到了两本,而另外一本则是一套火属性功法,威力也是强悍无匹。
当然眼下徐衍拿到的不过是筑基期的三层功法,而剩下结丹、元婴期的功法,目前还不是徐衍可以触摸的到的。
再说这《九鼎功》,从第一层到第九层,分别对应着筑基期的初期、中期以及后期,同样的划分,结丹期、元婴期亦是如此。
也就是说,徐衍将要修炼的筑基期功法,一共分为三层,恰好对应了筑基期的初期、中期以及后期。
根据《九鼎功》内的法诀描述,第一层修炼有成,修士便可‘以土为基’,凝聚出一口三足古鼎,而且此鼎或大或小,全由修士自己以神识操控,之后无论是攻击或是防守,也同样是以神识操控。
不过法诀之中也特别提醒:凝聚此鼎虽无大小之分,但若过于庞大,便会失去应有的威力,形如虚浮之物。
而对于凝聚出一口极小至极的小鼎这一点,却并未提及,也就是说此鼎不能太大,但可以很小,小的指头大小......
当然这只是徐衍自己的猜测而已,毕竟目前还无法实际验证。
说完第一层,便是第二层,其实与第一层区别不大,只是多了一口鼎而已。
也就是说,修士修炼第二层有成之后,便可‘以土为基’一次性凝聚出两口三足古鼎。
同样的道理,第三层修炼有成亦是如此,再加一口鼎便是。
之后无论是结丹期还是元婴期,修士的修为提升,便体现在能够凝炼几口鼎出来,而当修士将这《九鼎功》修炼到第九层大圆满,也就是元婴后期大成时,便可一次性凝聚出九口三足古鼎出来。
到时九鼎绕身,当真是攻防无极般的存在。
当然这只是看起来那么简单,实际上徐衍在认真研究了法诀所述后,心里还是忍不住惊呼了起来。
此功法的修炼不能说过慢,但绝对不快,因为光是第一层想要有所小成,便至少需要两年时光,而且一般情况下,两年可能都不止。
除此之外,此功法还有一个重中之重,那就是每一层修炼大成后,修士泥丸宫内的神识海,会自行凝聚出同样的一口古鼎出来。
当神识海内这口古鼎诞生后,修士不但需要以神识海继续温养这口古鼎,而且还要以神识之力在这口古鼎之上进行铭刻。
至于具体要铭刻什么东西,字、画、妖兽或是别的什么,法诀中并未提及,只说一全由修炼者自己决定。
不过对于神识铭刻这一点,法诀中倒特意提及,而从所提内容来看,意思就是,以神识之力在古鼎铭刻,这是筑基修士皆可做到的。
但区别是,神识之力越是强大的修士,往往铭刻出来的东西,越能与此鼎形成共契。
所谓‘共契’,就相当于修士与此鼎签下了某种共同的契约一般,契约度越高,修士对于此鼎的掌握也就是越发得心应手,而且极有可能带来极大的意想不到。
因为此鼎在神识海的温养下,会渐渐诞生一些极其特别的东西。
比如某种上古灵兽、太初而生的宝物等等一些极其罕见的东西出来。
而且这些东西诞生之后,因为修炼者与此鼎的共契,它们自然也就属于修炼所有。
不过这种诞生上古灵兽,亦或是太初古宝的事情还是极其少见的,一般情况下,此鼎诞生的东西,往往与修炼者本身的修为会比较契合,或者也会略高一两个等级而已。
但不管是什么,也无论等级如何,这些从古鼎之中诞生的东西,之后都会栖居于古鼎之中,且为修炼者所用。
与此同时,身处古鼎之中,平时修炼者不用时,他们便会自行吞噬古鼎吸收修炼者神识之后转化而来的鼎灵之气。
随着古鼎在修士的神识海中不断被温养,他们的威能也随之增强,同时吸收修炼者神识后转化而来的鼎灵之气也就越发强大。
此时栖居于古鼎之中的那些东西,也会因为鼎灵之气的强大,而渐渐发生变化。
这还只是一口鼎而已,若是将这《九鼎功》修炼到第九层大圆满,也就是元婴后期大圆满时,九口古鼎同时诞生九个不一样的东西出来,到时候无论遇上任何对手,扔鼎就行。
那画面......
徐衍不敢想了,自己手中不过是《九鼎功》的前三层功法而已,还是不要想太多的好,眼下把这筑期的三层功法修炼好就行,其他暂时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