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没有人不是听着各种故事长大的吧,而其中绝对少不了各种神话传说吧?神仙传说在中国有着悠久、深厚的底蕴和历史,神仙、神话相关的作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那么这些神仙人物和传说,以及神仙信仰是什么时候,怎么产生的呢?准确到哪一年肯定是不可能,当然也绝对不是凭空就出现的。随着人类社会的逐渐走向繁荣、进步后,很多有钱、有体力,当然也没什么负担的一个群体就出现了,他们和现在的向往大自然的资深驴友很相似,开始向着深山、大泽甚至海洋深处出发了,我称这些前辈为古代的探险家。那么这些探险家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哪里呢?答案是我国的大西北和东南沿海,有人也许会反驳,你说的有什么依据没有?我还说去东北和海南岛去了呢。大家仔细想想啊,中国的神仙传说最早出现在哪里,哪里又出现得最多?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吗,在大平原你有探险猎奇的冲动吗?前辈们和我们现代人的想法其实没什么判别,他们多数人也是喜欢到名山大川旅游的,也喜欢到大海上畅游的。要说区别嘛,就是前辈们没有现在这样先进装备和通讯、救援措施,也没有各种特效的药物和野外生存的训练,所以在欣赏到美景、感慨大自然的壮丽宏伟的同时,有很多人会永远的迷失在大山或海洋中。
在这些前辈无畏的探索过程中,人们的眼界越来越开阔了,看到了深山、海洋的云雾幻境、深渊奇峰、沟壑迷洞、海市蜃楼,在无限向往、震惊、崇拜等种种情感下,自然会想到什么人会居住在这些胜景之中呢。于是,渐渐地,一个美丽的世界,一个只有仙人存在的世界,一个个美丽的传说便产生了。什么地方是这些古代探险家们喜欢去的地方呢,大海,西北的巍巍群山。
神仙传说出现后,有一批人窥到了商机。统治阶级和巫觋们发现,利用人们对神仙鬼怪的敬畏,可以加强他们的统治。由于他们掌握着大量的资源,也掌握了一些原始的科技文明,再加上一些偶然的发现,这样就有能力给这些神鬼传说加上一件神秘的外衣。渐渐地就出现了一些求仙的方术,在民间收获了广阔市场的同时,又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求,方术之士,简称方士就出现了。方士是当时的一种称呼,实际上和早期的巫祝类似,也算是原始的道士吧。
到汉代时期,方术已经是非常庞大、系统化了,它不再是初期那种仅仅是神仙修炼的方法了,而是发展出了四个大类体系,包括医经、医方、房中和神仙。在我大汉天朝的统治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方术体系也与时俱进,发展成了包括天文、医学、神仙、占卜、相术、命相、遁甲、堪舆等众多分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些分支其实都和道教有关,也可以说都是后世道教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里说方术也好,方士也好,大家可能有点陌生,其实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方士还是有很多的,比如著名的西王母、彭祖,大家可能都知道吧,他们在很多小说、影视作品中经常出镜。当然还有一些不怎么上镜的,比如素女、容成等等。最早出现在史籍中的方士,是周灵王在位期间(公元前571-公元前545年)一位叫苌弘的,《史记》中记载了他的设射狸首的方术,有兴趣的道友们可以翻翻去。你要问我什么是设射狸首,个人以为这就是汉代的魇胜巫术,还不懂,那上网查一下吧,这不是本书的重点,就不多说了。
早在战国时期,方士们就意识到了巫觋的局限性,于是逐渐把工作重心向着市场前景更好的服食和祭祀方向转变。我们不是说过嘛,国家大事,在祀与戎,统治阶级需要天神和祖先的庇佑,地要高产,人要吃饱穿暖,出去抢地盘也要胜利,所以方士们在诸侯王那里是享受很高的待遇的,甚至会负责处理国家大事。但方士们在理论、学说体系上存在着短板,天天研究怎么跳大神了,没什么精力搞学术就是这个后果,所以在那个诸子百家争鸣的大时代,没有争取到什么地位。这一现象直到了战国末期因为一个人,才有了改善,他就是我们将要说的邹衍。在这插一句,一般古籍中,邹衍的邹字多写作\"驺\"的,特意查了一下辞海,驺字在作为姓氏时通邹,总之大家知道驺衍和邹衍是一个人就行了,有关汉字的问题不再讨论,大家抄来抄去,丢个字都很正常,更何况是写错个字呢,我们这里就用邹衍二字了。
邹衍的创新能力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中,绝对是有一席之地的,他的创新理论,启发了很多方士后世的道教理论体系。在当时,方士们获得的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支持,说话更有底气了,进而又引发了一股新的思潮。到了秦始皇这位千古一帝完成了统一了全国大业以后,大家都知道他天天想着长生不老,四处寻找不死药,这就为方士们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沃土,于是,著名的方士徐市,就是我们一般人听说的那个徐福就出现了,著名的蓬莱仙山也家喻户晓了。这是后话,后面再讲。总之,这位邹衍在道教发展史上,绝对是一位当之无愧的重要人物,他不仅挽救了一大批陷入迷茫困境中的方士,为他们指出了一条光明的康庄大道,也为后世的道教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