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小家伙睡眼稀松地起床。
“娘,什么东西呀……好香呀。”
秦悦将大白馒头端到了张老太太和沈老爷子身前的木桌上。
“是白面馒头,时间不早了!快起来吃饭。”
说完,她走到了沈子柔的面前,捏了捏她的软乎乎的小脸蛋。
“嗯~”
小家伙嘤了一声,蹭了蹭秦悦的手。
“娘,你先去吃饭,我来照顾妹妹。”说着,沈子义整理着衣服,用木盆装了一盆温水过来。
在大哥子义的指挥下,小柔和小启老老实实地洗了洗脸。
至于刷牙什么,也没这个条件。
秦悦看到这一幕,心念一动,决定什么时候想一下,怎么解决牙膏和牙刷的事。
这或许,也是一条致富之道呢。
吃完早餐。
沈子义主动给三个小狼崽子喂了温温的羊奶,乖乖地带着二弟、三妹站在茅草屋门口。
“爷爷,奶奶,我们去上学咯。”
沈老爷子笑着连连点头。
张老太太也应声道:“嗯,要好好听你们大伯的话,好好读书,知道吗?”
“恩恩!”三个小家伙点头如捣蒜。
秦悦不放心,打算去送一下三个小萝卜头。
“爹,娘。我等会儿就回来。”
如此交代了一句,她转头看向门口,才发现沈子义已经领着桑启和沈子柔离开。
外间下着大雪。
三个小萝卜头在雪地里
一深一浅的前进。
咯吱咯吱。
是脚底踩着雪地发出的好听声音。
“你们三个小家伙,等等我!”秦悦招手大步流星地跟了上去。
不多时。
她笑眯眯地敲了敲,半开的茅草屋门。
“大哥,大嫂,我送孩子们来上学堂了。”
沈万安刚吃完饭,十分满足地揉了揉小肚子。
他提起袖子,拉开门说:“三弟妹,你来了……”
说着,他的目光落在了桑启的身上,“他是?”
“是我们家老二。”秦悦自然而然地开口。
闻言。
桑启愣了下,随即心中暖了起来。
他知道,秦悦这是认了他做养子。
沈万安:?啥时候多出来一个老二?
他是聪明人,脑子稍一转,便想明白了。
秦悦领了一个孤儿回家。
这事,想必已经经过了爹娘的同意。
沈万安露出笑脸,挥手道:“来!快进来!”
屋内,一个东拼西凑大桌子,摆在墙边。
还有一个长长的板凳,正好能坐得下几个孩子。
看样子沈家老大,对孩子上学堂这事,还是蛮上心的。
陈氏正在收拾碗筷,瞧见秦悦领着孩子来,脸上都是笑容。
多亏三弟妹了!
要不是她的话,他们一家怎么能吃得上白米、白面和肉呢?
“大丫,快叫人呀!”陈氏麻利地洗碗,提醒道。
大丫怯生生地睁大眸
子,看向秦悦,“三婶子……”
“大丫乖!你要好好跟着子义他们一起读书好不好?”秦悦故意提气这个事情,就是想要确定一下陈氏和沈万安是否会让大丫读书的事。
沈大丫没说话,抿着唇瓣,小心翼翼地沈万安,又瞄了一眼陈氏。
“是啊。”
陈氏收拾妥当,擦了擦手道:“大丫,你可得好好学!将来不要丢了你爹爹的面子。”
“起码学到当得起大官闺女的身份才行。”
陈氏对沈万安的才学,有一种莫名的自信。
她觉得他家相公,天生就是读书当官的材料。
沈大丫眼中闪过一抹不可置信的震惊。
她以前不是没有说过自己想要上学堂的事……可是那时娘亲说,女儿家读书没用……
现在怎么又同意让她读书了?
没等沈大丫解除心中的疑惑,沈万安挺直腰杆子笑了笑,看向秦悦,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三弟妹,你啥时候再去给商队做饭啊?”
秦悦随口敷衍,“就这一两天吧。”
“大哥,你想让我帮忙办什么事,你就说!我尽力去做。”
沈万安不好意思地提着袖子说:“那……那我就不客气了。”
“我其实想让三弟妹帮我问一下,乡试的事……”
秦悦当即答应下来,“大哥,你放心吧!没问题的!”
“这些事情,交给我就好!”
她心中盘算着说:“大哥,你列个清单,我顺便让商队帮我带几本书和笔墨纸砚这些。”
这些东西虽然金贵,但她的孩子不能没有。
“那自然最好!”沈万安眼前一亮。
随即,他从布包里取出自己的宝贝——笔墨纸砚和几本书。
沈万安心疼地扯下一本书的纸皮封装。
陈氏迅速上前研墨,动作熟练得很。
秦悦想了想,觉得这种红袖添香的日子,还是挺幸福的。
不一会儿。
沈万安就提笔写了一行字。
不得不说,他这个秀才,真不是盖的。
写得一手好字,秦悦觉得来年对联,都能让大哥来。
陈氏一直在旁伺候,真可谓是贤妻良母。
说实在的,陈氏要是保养一下,不那么操劳的话,这长相看着还是挺秀雅的。
她拿过纸张,将墨迹烘干,才把纸递给了秦悦。
“这些东西应该差不多了。辛苦你了,三弟妹。”
沈万安说着,从地上拿了四个茅草杆分别递给了四个小萝卜头。
紧接着,他又抓了两把灰洒在了平坦的桌面上,准备开始上课。
秦悦将纸张叠好,放在衣服里。
“三弟妹,咱们走吧,我教你女红去。”陈氏目光敬佩地看了一眼沈万安。
那眼神分明是——我家相公真厉害,我也不能拖后腿才行。
秦悦忍不住抿唇,行!
这大嫂活脱
脱就是一个相公奴!
不多时,茅草屋里。
陈氏恭恭敬敬地跟张老太太和沈老爷子,打了招呼。
秦悦将角落里藏着的衣料包袱拿了出来。
“大嫂,你帮我看看这些料子,能做多少东西出来。”
陈氏清点了一下——有上好的棉料和鞋底等东西。
她看着那一包雪白雪白的鹅毛,一时间有些弄不明白。
“三弟妹,这鹅毛是用来作什么的?”
宋国南方,养鸡养鹅养鸭的人的不少。
陈氏粘着鹅毛,只觉得软软的,想不出来用处。
“做衣服的。”秦悦坐在草垫子上,老老实实回答。
“这东西能做衣服?”陈氏不太理解。
秦悦只能跟她解释说,鹅毛非常保暖。
如果能想办法一点点缝到衣服里,冬天就不怕冷了。
而且,鹅毛非常的轻,根本不像是普通棉衣那样笨重。
宋国产棉量不高,棉衣里的棉花,更是缺斤少两。
棉花主要都用来做,大户人家才用得起的棉被了。
“原来是这样……”
陈氏似懂非懂地点头,说:“这些料子,能够给爹娘做两身衣服和两双鞋子。三个小娃子一人一套新衣服,省一省的话,还能给你也做一套。”
“不过……我很好奇,你这些东西都是跟谁学的?”
“大嫂,你又忘了!我肯定是跟商队学的呀!”秦悦再一次敷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