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系统商城
找到戏曲类,把黄梅曲调兑换出来。
赵括装作从怀中掏出:“好好,你把此谱交给班主。”
“让乐人见到有标注唱的词句,以此曲调唱出。”
我说怎么感觉差点什么?
原来是少了灵魂!!难怪听的时候,还有带唱字开头的台词。
就这样,西街别苑众女,还看的那么入迷。
对情爱的话本;这时还是很受欢迎。等把后续的剧情写出,几人不是更加入戏。
听到赵括说还有曲谱,张好好连忙双手接过,偷瞄了眼曲谱,就往院中走去。
轻呼道。
“刘班主,过来下,妾身有事和你相商。”
低声和班主交代,时不时还瞧一眼,凉亭里坐的赵括。
闻言班主连忙点头,挥手示意乐人向自己靠拢。
“都过来一下,我有话要说,快,都靠过来。”
将曲谱交给班主,回到凉亭中,张好好欣喜道:
“王爷,原来还有此曲谱。”
转而又面露难色:“妾身只怕,时间不足,乐人们唱不出那韵味。”
黄梅曲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张好好熟悉音律,只是看上一眼;就知易懂难精。
此时只担心达不到赵括的要求。
见此赵括微笑道:“先试试,后面多用心学;总能精通。”
“现在只要能唱上几句就可,不必担心。”
现实中能唱好黄梅曲的,也没几人。这么短的时间,会唱的八九不离十就可。
想要精通,没个几十年功夫,想都别想。
上面说的话,不过是在安慰张好好罢了。
趁着乐人熟悉新曲,赵括接着问道:“道具准备的如何?”
“何为道具?”赵盼儿几人听完,有点懵。突然蹦出来个现代名词,都不理解赵括说的是什么。
瓦戏,还有道具?
“我和你说,这道具就是.......”
原来是此物,还以为是什么新奇玩意。
见此张好好连忙回道:“话本布景,妾身已经请人在画;请的还是名家。”
“加了银钱,很快就能画完。王爷,大可放心。”
瓦子戏,在后台上挂上山水布景,意思意思,不就行了。整个汴京瓦舍,都是这么做的。
听到只有片布帘子,那怎么可以。能对得起我抄三天书的时间,
赵括连连摇头。太失望,实在是太令人失望。
“好好,你看过布偶戏吗?”
“看过呀,怎么了王爷?不就是傀儡戏么。”张好好点头回道。
傀儡戏,前唐时期已经兴盛。
延续到此已经发展出,仗头木偶,不布袋木偶,提线木偶........在瓦舍勾栏多有表演。
在汴京呆了这么久,张好好怎会没看过傀儡戏。
有看过就行,赵括点头,接着问道:“话本开头,峨眉山千年化形。”
“那蛇可是很大条哦,你想抓条真的?”
演个话本,就要去抓条真蛇。想起那冷冰冰,滑溜溜的辣条。
赵盼儿,张好好几人,顿时后背发麻,已经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汗毛竖起。
暗自猜想,王爷不会真想这么干吧。以他性格,没准说不定真会。
张好好连忙摇头, 面露难色:“找人说个开场白,不就成;还要抓条.......”
打了个冷颤.......不说了,太吓人。
旁边赵盼儿几人连脸色都变了,吃惊地望着赵括。青鸟倒还好,只是眼神十分诡异。
怎就不知,老爷还有此爱好。等空闲,就上山抓上一条大的。
老爷应该会很开心......
没好气地白了眼张好好,都是什么脑子。你想抓,还得有那么大的蛇给你抓。
连忙解释道:“找人用白布做条大蛇,里面塞上棉花不就成了。”
“还有那青蛙,蜈蚣,不都可以用此方法。”
既然写了话本,要做就做到最好。
现实中的拍摄方式 ,到时肯定会一鸣惊人 。弄点烟雾,灯光一打,效果不是妥妥的。
搞不好,还能开个专场;卖门票。
“明白了吗?”
“妾身,妾身佩服........”张好好竖起大拇指,不知说些什么好。
赵盼儿几人一脸崇拜,赵括满是得意之色,嘴都快咧到耳朵根上。
小样,哥就是你得不到的那个人........
半刻钟后。
经过改正,新的曲调乐人已会唱上几句。班主见此,就让扮演白娘子的乐人上场。
从开场白剧情开始,准备开始表演。
演员上场,赵括几人顿时安静下来。
只听悦耳的歌声传来:“青城山下,白淑贞,洞中修行已千年........”
独特的唱腔,西街别苑众女。顿时被歌声吸引,赵括则是眯起眼静静地听着。
低声哼着曲调,边听边摇晃脑袋。
感觉对了,有那么一点点韵味,不错,不错;我就是个天才。
见没人注意到自己,宋引章偷偷看了眼赵括,心中暗道:
时间你走快点。
好让盼儿姐,帮我与盛娘子说情,如此多才多艺的郎君,真怕还有人惦记。
想到此处,脸上泛起红云。
此刻皇庄内,
沈万三正盯着雇来的匠人,制作蜡烛。昨天从牙行,足足雇佣了四十多名匠人。
白色石蜡,添加了红色颜料;此时已经变成红蜡。
沈万三打算以红色蜡烛为主,白色少量。
毕竟红色,看起来十分喜气。
麻绳浸泡蜡油为烛心,用竹节劈开两半做模具;蜡烛已经生产出来。
十根一捆,整整齐齐摆放在阴凉处。
环顾四周,沈万三高高举起做好的蜡烛,望着院中的匠人,满脸笑意大声说道:
“加紧制作,做的快,做的好,沈某还有赏钱。”
脸上的肉,一颤一颤的。
听到主家说加工钱,意外之财!!!
匠人们更是大喜,纷纷回道:“沈掌柜的大气,想不到还有赏钱。”
“沈掌柜一看就是做大生意的人......”
“谢沈掌柜赏......”
“放心,沈掌柜,大伙都不会偷懒,你们说是不是?”
“是,是,掌柜的放心。”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沈万三就不信,还有谁会跟钱过不去。蜡烛的市价他早已了解,知道此时的价格颇高。
如此好的蜡烛,做出来怎么地,也能卖上个五百文。
加点赏钱算什么?
要是沈万三知道,赵括原本的打算,就只卖二十文一根,估计不会加钱生产。
“尼玛,加的赏钱,都能买好几根蜡烛;这下真的要被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