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内院,御花园。
此刻刘娥正和盛家几人说着话。盛明兰刘娥已经见过,小女娘长的亭亭玉立。
盛老太太正和她说着,这些年在扬州的生活。听见盛明兰已经二九年华,还未婚配。刘娥有些好奇。
“老太太,可否告诉吾,盛家丫头为何二九年华,还未婚配?”
刘娥担心,莫不是盛明兰有问题,自己别到时好心办坏事。届时就是官家不说,刘娥也不好面对赵括。
盛老太太听到刘娥的疑问,笑了笑。解释道:“圣人,明丫头就是被老婆子惯坏喽。”
“为她找了几户人家,她不是找借口,就是说不满意。”
对盛明兰,盛老太太不求能大富大贵,只希望她能生活美满。现在哪家女娘婚约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确实是太宠爱盛明兰。
能让她自己挑选夫家。
听完盛老太太解释,刘娥心想。盛明兰性格上,倒是和十二十分相似,只是不知道十二真实心意如何。
光听盛家书面意思,人云亦云不能当真。
唤来宫女,对着宫女小声问道:“你去宫门等候桓王,见到桓王就带他过来。”
“速去速回。”
小宫女连忙躬身领命:“遵命,奴婢这就去等候。”
赵括其实早已进了宫门,只是在外廷让王林叫住。说官家有事找他,所以没去御花园。
此时正和赵恒在御书房说着话。宫女现在去等,肯定是等个寂寞。
御书房里赵括看着面前,油纸上那黄色粉末。这是黄火药研制出来了?伸手过去用手指沾了点,放到鼻尖闻了闻。
“威力如何,皇兄可有测试过?”
“今日早朝过后,火器营刚刚送来,明日找人去试下威力如何。”
赵恒说完黄火药,想起辽使已经到京一月,书信早应送回。到现在还未进宫复命,难道事情有变故。
想到这里,赵恒眉头不由皱了起来。沉声问道:“十二,辽国之事,已经过了这么久。”
“莫不是有变故,如今蜀中之事还未平定。别节外生枝,到时就怕分身乏术。”
安排五竹在中京看着,赵括心里倒是没怎么担心。五竹的事情,赵括暂时不想让人知道,脸带微笑淡淡回道。
“无妨,臣弟已有安排。若是辽国生事,倒是随了臣弟的心意。”
这时候赵括巴不得辽国出兵,正好让自己有借口,进军燕云十六州。
北院大王一死,辽军的后勤肯定会乱。出兵征讨胜率会大上许多。
看见赵括一脸镇定,赵恒安心不少。心里暗自叹了口气,想起自己刚刚登基时候,也不是意气风发。
可是天意难料,一手好牌让自己打个稀碎。
摆了摆手,缓缓说道:“好了,即然你已有后招,朕就不多问了。”
“皇庄一事,你皇嫂已经挑好,此时应是在御花园。快去莫让你皇嫂等急。”
看了赵恒一眼,要不是你拉着我,皇庄我早就到手。想了想制糖的事情,赵括眼睛一转,顿时有了主意。
一脸奸笑,看着赵恒:“皇兄,臣弟还有事情,想让皇兄帮忙。”
制糖就需要原料,现在朝廷设有制糖局,那肯定是有甘蔗。叫你一点小事,就耽误我的大事,先找你要点利息。
让他在市面上买糖浆,红砂糖二次加工。那要多花很多钱,有免费的干嘛不用。
听了赵括的话,赵恒总觉得自己,怕是又要破财。
已经选了手里最好的庄子,还有什么事情,要自己帮忙?
正了正脸色,故作大度回道:“何事,十二说来朕听,能办到朕肯定给你办了。”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赵括连忙把自己准备制糖,需要甘蔗的事情说了出来。
就这?赵恒撇了撇嘴:“需要多少,说个数朕就让人送去。”
制糖能用多少甘蔗,做出来不就为自己吃。
赵恒不知道赵括制糖是要出售,等他听完赵括说的数量,顿时变了脸色。好家伙,你是打算吃出糖尿病吗?
“三十万担?你是想天天拿糖当饭吃?”
“皇兄莫管,只管送就是,三十万担臣弟都觉得少了。”
说完这句,不管赵恒同不同意,头都没回起身离开御书房。
天子金口一开,谁怕你出尔反尔。留在御书房,听你啰嗦我才不干。
留下赵恒独自一人,在那发愣。一句话送出去三十万担,谁能告诉朕,刚刚发生了什么事情。
到了御花园,看到刘娥几人正坐在凉亭,赵括渡步走过去。
“皇嫂圣安,盛老太太,您怎会在此?”
看见盛家老太太,出乎赵括意料之外。不是叫我过来拿皇庄地契,盛老太太在这,是来做什么的?
盛老太太看到赵括进来,连忙地起身行礼:“桓王爷来了,老身有礼。”
“不敢当,老太太几时到的汴京?”
盛家二房升官进京任职,赵括已经知道。原以为起码要到月中,盛家才会举家进京。这才月初,这么快就到了?
看到赵括疑惑的表情,盛老太太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今日进宫,本王没有打搅到你们吧?”
“没有没有,说起今日之事,王爷您是正主。”
“王爷若是没来,此事还真不好办。”
进宫找我的?赵恒更迷糊了,难不成在宥阳,我看盛明兰眼神色眯眯地,你今天进宫是来告状?
有必要吗,私底下差人和我说下,大不了以后不和盛家来往就是。
原本还打算,等盛明兰进京,找机会去看看她。回到汴京,扬州那边已经把盛家二房,查个底朝天。
除了齐衡,顾廷烨两人有出入。别的知否里面剧情,盛明兰一件没落,都经历过。
“老太太找本王是何事?”
赵括小心翼翼回道,盛老太太在宥阳已经领教过,不愧是将门虎女。有时候说着说着,能把自己说到内疚亏心。
好像自己真做了亏心事一样。
听完赵括的话,盛老太太笑了,刘娥看着赵括的眼神,也是心中暗喜。十二对盛明兰真有情义,何时见他如此过。
此时的情景,不就像是男方在见家长。
盛老太太放低声音,缓缓说道:“老婆子想给桓王保个媒,王爷觉得我家孙女明兰如何?”
“若是王爷有意,老身就恳请官家赐婚。让明丫头给王爷当个侧妃,如何?”
把盛明兰嫁过来,还要请官家赐婚?赵括在心里思考片刻,有了主意。
“此事本王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