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御书房
用过午膳,赵恒接着看奏章。处理了雷敬,也算是在敲打某些人,让他们知道。什么事可做,什么事不可为。
王林站在御前伺候着,就听门外通传。
“官家,桓王爷求见。”
赵恒一听,来的好,你不来一会我还得去找你。
“让他进来。”
话音刚落,就见赵括推门进来,还没等赵恒说话,赵括右手做了打住的手势。
“得先别说,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龙案边上王林见此连忙说道:“官家,老奴在门外伺候。”
看到赵恒点头答应,赶紧走出了御书房。走为上策,每次王爷来准没好事。一会知道太多,小命不保。
捧着奏章赵恒看了眼,我都还没开口,你这手势什么意思?没好气说道:
“都知道朕想问什么,你还来。”
一听这语气,这是生气呢,赵括笑了笑小声说道。
“我不就是来报个平安,顺便告诉你点事,不是大事,小事小事。”
“小事,小事你会专门进宫。估计在你眼里就没大事。”
放下手里拿的奏章,赵恒起身站了起来,走到龙案边的椅子坐了下来。
“说说吧,你口中的小事。”
赵括走了过去,丝毫不在意。缓缓说道:“想让皇兄,明日宣辽使进殿,先把辽国之事解决。”
稀奇了,今天太阳是西边出来的。赵恒看了眼赵括,笑了起来:“真稀奇,你还有主动的时候。”
我能不主动么,后院都快起火了。赵括连忙把影子带回来的消息,说了出来。
后蜀余孽。
听到这四个字,赵恒眉头紧锁。想想也是这后蜀才灭多少年,难免有些人还蠢蠢欲动。沉声问道。
“你是想先揽内,再去安外。有多少把握?”
说百分百是吹牛,八成把握还是有,想到这赵括回道。
“皇兄可还记得玄甲军?”
“玄甲军,不就是你三年前密信说的,怎么了,莫非此军成型了?”
心中暗暗为系统点了赞,这记忆植入。反正玄甲军在宥阳,谁都不知道。但是只要赵恒记得就行,可以对外说是秘密奉旨训练的。
“皇兄真是料事如神,三年了这玄甲军已成战力。”
赵括接着说道:“等明日见过辽使,后天臣弟要去宥阳,就是去看那玄甲军。”
听到赵括要去宥阳,赵恒眼睛瞪大。刚被暗杀,你心还真大。这个时候去宥阳,明白着不是告诉杀手。
你~~~~过来呀。
刚要阻止就被赵括打断。
“不用担心,后天我会带五百黑骑,还有燕云十八骑同去。”
赵恒听完心想,五百黑骑加上燕云十八骑,再加上个影子。还真没什么危险。
哪个不开眼的这时候去,就是去送死。保管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行,你既然安排好了,朕就不多说。晚些就让鸿胪寺通知辽使。”
转头又想到雷敬,连十二都知道后蜀余孽,皇城一点风声都没。
撤了他真是对的,得好好让顾千帆整顿整顿,看看如今皇城司快成摆设了。
-------------
翌日早朝
垂拱殿里,齐牧等人看着赵括,心中惊讶,这位今天怎么来了?
身为枢密院观察副使的高诚,倒是知道,赵括今天来的目的。
鸿胪寺归礼院管辖,而礼院又归在枢密院。他知道今天,官家是要召见辽国使臣。
随着一声:“上~~~~~朝。”
赵恒龙行虎步坐上龙椅,群臣行完礼。只听王林高声喊道:
“宣,辽国使臣觐见。”
此次辽国派来的是于越:耶律洪基,于越是皇帝之下职位最高的大臣,这是官职。一行人来宋地已经有小半个月。
(出个场,别在意名字。)
辽国境内,此刻正和女真不和,南北两院大王分身无力,萧后这才派他过来。这么危险的事情,耶律洪基才不想拖太久。
只想着早办完差,早日回辽国。
可是询问鸿胪寺,宋帝几时接见他们。都是说皇帝忙,再等几日。等的他都急了。
昨天晚上,收到鸿胪寺的通知,说宋帝明天接见自己,心里松了口气。
早早的出了门,就等在宫门外。
听到传话太监传来:“宣,辽国使臣觐见。”
整理了下衣服,独自走进了大庆殿。
看见龙椅上坐的宋帝赵恒,高呼道:
“辽国使臣,拜见宋帝。”
顿时殿里议论纷纷,殿首处赵括大喝一声,脸上漏出不悦的表情。
“大胆,你竟敢藐视我大宋皇帝。”
听到这大喝声,耶律洪基傻眼了。怎么就藐视皇帝了?我这才刚进来。连忙解释。
“皇帝陛下,外使并无藐视之意,还请皇帝陛下明鉴。”
话还没说完,就听赵括冷声说道:
“还说没有藐视,你刚刚分明是左脚进殿。”
此话一出,全殿都懵逼了。
“我大宋以右为尊,你左脚进殿,是说我朝卑贱吗?这还不是藐视!”
龙椅上的赵恒听完,你个666,什么时候还有这么一说。殿中大臣也是,努力回想。我刚刚进殿,是左脚还是右脚?被你这么一吓,连我都忘了。
耶律洪基听完连忙说道:“外使不懂礼仪,还请皇帝陛下,宽恕外使。”
看了眼赵括,看到他眨了眨眼。
赵恒装做劝说道:“好了桓王,不知者无罪,就原谅他吧。”意思这下马威有了,真按这个安个罪名,说不过去。
桓王赵括,听到这个名字。耶律洪基愣了下,他怎么在这?我说嘛,什么时候宋地有这规矩了。也就他不按套路出牌,不然我能来这?
转身对着赵括,躬身请罪道:“桓王爷,请宽恕外使。”
只见赵括挥了挥手,沉声说道。
“既然官家都不怪罪,臣就不说什么了。”
“辽使,此次来我大宋,是为何事。”
还何事,你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但这话,耶律洪基可不敢说出口。鬼知道你后面,还有什么罪名。
“外使奉萧太后之命,请问贵国为何在大同府,驻扎了五万铁骑。”
“这是要同我国,再次开战吗?”
话音刚落,就见御史大夫齐牧走到殿中,高声说道:“臣请官家,以和为贵。”
“现如今天下百姓,修养生息才刚刚恢复,此时万不可再动刀兵。”
“臣等附议。”身边心腹,也都走进殿中附和道。
看着大殿中这些人,赵恒有点怒了。朕都还没说什么,你们就跑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