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地藏王菩萨的手中都会手持两件法器。
左手托“摩尼宝珠”,右手握金锡杖。
如今白龙湖底,桥墩内的这座水中坐佛,空有“摩尼宝珠”,却没有金锡杖。
这绝不可能是当年为佛身塑像时给遗漏了。
即使是被提前取走的可能性也不大,毕竟佛像顶上的“魂瓶”还在,要取走金锡杖就必须先取出上面的八只“魂瓶”,否则无法进入桥墩底部。
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它被隐藏起来了,这情况就和地藏王菩萨的“眉间舍利”一样。
“摩尼宝珠”就是“眉间舍利”。
它一直都在,只是由手间到眉间变化了位置。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如今要取走“眉间舍利”,自然少不了就要找出金锡杖。
借一物,必先还一物。
她又回头看了一眼周南城,他仍如泥塑般呆立不动,像是早已看不清眼前的世界,徒剩一具空壳存在这里。
都是幻象!都是幻象!
江一冉再次在心里如此告诫自已,甩开头不再去胡思乱想,掉头朝水中坐佛的身后游去。
佛像脖颈后正中间的位置,阴刻有一只眼睛图案,核桃大小,不算太深入,形状和二郎神额头的第三只眼睛很像。
地藏王菩萨的“第三只眼睛”半开半闭,竖看着世人,据说这代表人在世间所做的一切事情,上天都知道。
其所思所想、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往后的“因果”。
江一冉盯着手里的铜钱。
铜钱在古代为货币,常流动于人手,沾人的阳气,是为阳明。本属金,而金又五行属阳。
女子属阴,处子之血为极阴。
一阴一阳,正可拨乱反正,修阴阳中和之气。
把铜钱小心地对准“第三只眼睛”的位置紧贴上去,将铜钱中间正方形的孔洞正对眼珠的位置,同时她又伸出食指,将其狠狠咬破。
红色的鲜血瞬间自咬口处涌出,在水中如烟雾般散开。
她赶紧并拢另几根手指捏紧食指,将陆续涌出来的血滴对准铜钱中间的方孔。
并在心中虔诚默念: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化开幻象,还真如是!
化开幻象,还真如是!
化开幻象,还真如是!
三声念完后她睁开眼睛,伸直食指在眼前飞快地以血滴画了一个左旋的“卍”字。
“卍”是佛教常见符号,是佛陀三十二种大人相之一,被称为吉祥喜旋。
起初,红色的“卍”字像是一记灵符般,被定在水中形状不散,也没有随水流冲走。然而下一瞬,它竟如同“眉间舍利”一般朝左旋转起来。
且越旋越快,越旋越大,大得将她整个人都包围在“卍”字的中心。
世界在这一刻寂静无声。
心脏的跳动声,血液流经身体各处的流水声,甚至连一呼一吸,在江一冉耳中都如雷鸣般响亮。
她知道,她现在也进入了地藏王菩萨的幻象世界。
当即反手从腰后的口袋里,小心取出靳叔叔交给她的“铜钥”。这把“铜钥”有巴掌大小,长条形,钥身呈管状。只是它虽然被叫做钥匙,但末端却无齿。
最特别的是,钥匙头上的装饰为五朵祥云纹,和九个圆环组成的一个缩小版“金锡杖”的模样。
其实在第三次循环中,她也曾取出这“铜钥”,但当时却不知道该怎么使用它。现在想通了幻象结成的关键所在,她毫不犹豫地对准铜钱的方孔插了进去。
果然,“铜钥”一触碰到佛像的第三只眼睛,就如碰到磁铁般被牢牢吸引。很快,“铜钥”的管身就被一股无形的力吸入佛像体内,眨眼功夫便全部没入不见。
江一冉心中一喜,明白自已的猜想对了。
虽然不知道靳叔叔是从哪得到这枚特珠的“铜钥”,但眼下既然已经还了“金锡杖”,就可以向地藏王菩萨借“摩尼宝珠”了。
想想她抬手朝铜钱的方孔伸去。
看着不过指甲大小的方形小孔,在她碰到的一瞬间,“哗”一下无声绽开,不仅是她的一条手臂,她整个人都被一股强大无形的力吸进了水中坐佛的体内。
眼前又是一片漆黑。
无声无色,无形无味。
江一冉心中坦然,手指触着潜水衣下的“鱼惊石”,在心中再次默念: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化开幻象,还真如是!化开幻象,还真如是!化开幻象,还真如是!
很快,黑色的迷雾缓缓散去。
眼前,正南方亮起一点白色的光点。
起初那光点静止不动,而后急速旋转起来,白光如艳阳般盛放。
江一冉下意识闭上双眼,手掌按着胸前的“鱼惊石”,又一次在心中默念:化开幻象,还真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