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儿没有注意到她的异样:“夫人,端王爷人品很好,这点奴婢倒是同意你的看法。”
楚寒雪笑笑,不再说话。不知怎的,跟陆正源在崖底那些事老是浮现出来。大概是那几天经历了生死吧,总觉得难以忘记,也不敢忘记,时时反刍一样,经常拿出来回味。
琳儿又说:“不仅人品好,端王爷又立下不世功勋。这次打败鞑靼,胜利班师回朝,皇上大赏了呢。”
楚寒雪打趣道:“瞧你这小丫头的口气,似乎对他很仰慕。”
琳儿急忙分辨:“夫人别乱说。京城里的贵女们哪个不仰慕端王,可端王都不理呢,哪里会看到我这个小丫头。怕是给他做丫鬟,做姨娘都不能够呢。”
楚寒雪驳斥道:“琳儿,都是爹生父母养的,凭啥给人做小?”
“可是,我自小就是给人做丫鬟的,能混上姨娘就是烧高香了呀。”琳儿一派天真。
听了琳儿的话,楚寒雪一时无言。她开始反省自己是不是太激进了。琳儿的世界里只有做丫鬟这一个选项,根本就没有别的选择。
“我的好妹妹,你不该这样想。你要是有喜欢的人,如果他也喜欢你,就明媒正娶八抬大轿嫁给他。但你不要存着做小妾的心思。这府里正侧室都有别,何况做丫鬟的更是受罪。你应该嫁情投意合的做个正妻。哪怕穷点,但能抬起头做人。这比啥都重要。”
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陆正源得胜回朝,更加成为大晋朝炙手可热的人物。京城女子无不向往,其中就包括左相欧阳寻的三女儿,欧阳若兰。
欧阳若兰长相端庄,颇有诗才。作为一个清雅婉转的闺阁女子,她自然不会像其他贵女那样直接,上去就向陆正源表白。
陆正源得胜后,她写了一首表示敬意的诗令人送去。
其中“他日灭鞑四夷平,敢笑去病不丈夫”一句,更为人称道,京城内人人传颂。
诗末还附了一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委婉地向陆正源表达了思慕之情。
欧阳若兰自恃才高,又不若其他女子那般直白,想着陆正源肯定会对自己满意的,便踌躇满志地等陆正源的回信。
对于欧阳若兰,陆正源没有法利落拒绝。她父亲欧阳寻是皇兄的左膀右臂,要是寒了这对父女的心,后果比较严重。
他不得已找了个机会向欧阳若兰表达了谢意,拒绝说:“多谢欧阳小姐垂青。小姐如此才高,又兼性情温和,该是佳偶才对。只是我的情况特殊,因有一些隐情,我可能终生不娶。”
“你骗人!是何隐情?”欧阳若兰一听就傻了,眼泪扑簌而下。在她的眼中,陆正源这样说就是拒绝。
陆正源不能不让她安心:“不能说。但我是真的有隐情,会耽误你的幸福,请小姐另觅良人。”
欧阳若兰哭着离开了:“你真终生不娶?”
“真的。我以后不会娶妻的。”他绝望地说。反正那个人也没有机会跟他在一起了。
“好。”欧阳若兰勉强点了点头。
班师回朝,铭泰帝龙颜大悦,下令赏赐。
晋朝开国以来,鞑靼屡次袭扰,但历任皇帝都敢怒不敢言。虽然大晋还算兵强马壮,但鞑靼采取偷袭的方式,不是抢劫牛羊,就是侵扰边境贸易,而大晋京城又离边境几千公里,没法大量驻军,鞭长莫及,导致每年损失惨重,又无法根绝这种现象。
此次,端王爷率领的军队,两年多来厉兵秣马,第一次取得了大胜。欢迎宴会上,鞑靼方的大将军兀术亲自率兵来京城朝见铭泰帝,以表明诚意。
鞑靼使臣山呼万岁后,但并未跪,铭泰帝的眼中露出微微惊讶,但他却没有表态。
“皇上,我兀术仰慕皇上,这才亲自率人来觐见。”兀术大喇喇地说,仿佛他没有吃败仗般傲慢。
弟弟陆正源交代过铭泰帝,兀术虽然大败,但内心的傲气仍在,而且不甘心归顺,让他小心此人。
“既然你安心归顺,那就一定要守好本分。”铭泰帝斥责道,“这十几年来,你们劫掠的范围越来越大,莫不是认为朕没能力约束?”铭泰帝还有一句话没说,以前是没有合适的人,这次不把鞑靼彻底制服,我就不姓陆。
兀术不悦:“皇上,我们劫掠那是因为没粮食吃,饿的。西域不产粮食,也不产生丝、瓷器。而大晋作为邻居又不肯照合理的价格卖给我们,我们的生计无法保障,怎么活?自然要去抢了。”
“你这厮好生没理!你做强盗,倒怪起他人了。难道以前不靠抢我们就活不成吗?”铭泰帝斥责道。
兀术一点也没有不好意思的:“皇上事情就是如此了。您看这其中有转圜的余地吗?”
铭泰帝叹了口气:“好,那你想怎么办?”
虽然兀术的辩解无理,但他说的也是事实。大晋商人从来就忌惮鞑靼人,认为他们野蛮,就不喜欢跟他们做生意,卖给那边的粮食等必需品,价格定的很高。再加上运费也贵,自然让鞑靼难以承受。
“我要求,你们在京城卖多少钱,就得以同样的价格卖给我们,还要按照我们每年按照人口数来。”兀术耍起了无赖。
“你一个败军之将,还敢提要求,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左相欧阳寻生气地来了一句。
“哼,行,那我就时不时来骚扰一番。”兀术气鼓鼓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