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椅上。
李世民凝眉。
看着画面里一老一少两人那相见恨晚的模样,他心中又是嫉妒又是羡慕。
嫉妒的是,自己父皇从来没有对他这么亲近过。
而羡慕的是,李平安这个外人,居然能在二十六年前就得到自己父皇的如此敬重,两人俨然已经是一对忘年交了。
在他的印象之中,父亲还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
哪怕是大唐初立之时,父亲当时一步步走上龙椅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开心地畅笑过。
在他记忆之中,这个样子的父亲他没有见到过,从来没有。
为什么?!
李世民心中,莫名地有一股气在升腾。
为什么这个李平安能得到父皇的独宠,不仅二十六年前就将其收为唯一的义孙,更是将所有的爱,都给了这个外人。
在李世民看来,李平安这个外人,夺走了他父亲原本对他们的父爱。
而且。
当初他们都不知道父亲身后有这么一个人在,等他们知道有李平安这个人的时候,大唐已经建立了。
当时。
父皇在大唐初立的金銮殿上,开口宣布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介绍他的这个唯一的义孙李平安。
李世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大殿上所有人都惊呆了。
不过还好没有收其为义子,否则的话,现在的皇位是不是他坐在这里就不一定了。
记忆回溯。
李世民想起了当初起兵之初的一些怪事。
其中之一,就是突厥大军当初的诡异行为。
突厥一夜间突袭晋阳,导致晋阳危机,大隋圣旨令父皇出兵救援,但父皇当时的回复是太原抽调不出那么多的兵力。
毕竟。
太原也是一座大城。
在保证自身防御力量充足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抽调出足够的兵力去支援晋阳城。
这个理由,无可辩驳。
大隋皇朝也不可能让太原的镇守军放弃太原去解救晋阳,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相比太原,晋阳要稍微弱一丢丢。
但大隋也不会放弃。
那可是一座税收丰富的大城。
于是。
后来的事情,李世民记得很清楚,大隋的第二道圣旨八百里加急而来,内容很简单,就是让父亲大力招兵买马,以最快的速度组建一只人数不低于五万的大军,奔赴晋阳支援。
当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饶是李世民暗中想过各种办法想要将暗中的兵力以合理的方式拿出来,却一直没有机会,也想不到合理的办法。
可结果没想到。
大隋皇帝居然一道圣旨飞来,要他们赶紧重新组建一支人数不低于五万的军队。
要知道。
他们当时暗中囤积的兵力,都还没有五万人呢。
后来的事情就不用说了,所有隐藏的兵力全部名正言顺的亮相出来,还可以拿到大隋皇朝国库的军饷,简直不要太神奇。
而且还可以继续名正言顺地扩军。
当时他们晚上睡觉都要笑醒了。
五万大军,再加上太原城本来的数万大军,一下子他们的兵力就在各大势力之中堪称第一了。
现在想来。
当初的事情都是一个奇迹。
当时所有人都跪地感谢老天爷,以为真的是老天爷开恩,给了李家大气运,坊间当时就已经流传出一种说法,说李家得到了天地气运,注定是下一个王朝的开拓者,是天下的新主。
坊间的这种说法传到他们耳中后,他们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新朝之主,集天地大气运于一身,乃是真命天子,是九五至尊,是真龙转世等等。
各种说法在坊间流传。
李家之所以能这么顺利地夺得天下,这一方面的原因也不可忽视。
在他们还没有入主长安城的时候,城中的百姓都已经听到了这些传言,很多老百姓都相信他们李家就是新朝之主。
当初能轻松打下长安城,城中各大势力的主动投降,也是令他们出乎意料的。
现在想来。
这一切的背后,似乎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暗中操控着一切。
而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主人,他要是没有猜错的话,应该就是这个李平安了。
闪念间。
李世民已经想通了很多曾经觉得奇怪的地方。
“李平安!”
他喃喃低语。
“你应该知道,我不能留下你!”
“现在你这些事情曝光,我更加的不可能留下你了,激流勇退的道理你都不懂吗?”
“若这些事情没有暴露,你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现在,你最后的一点生机都没有了,天王老子下凡来也救不了你!”
“为了我,为了大唐,为了李家,你都必须死!”
李世民看着大殿外的李平安,眼中闪过杀意。
......
画面里。
李渊起身,一只手按在老腰上。
此刻。
他心中已经有一个差不多完整的计划了。
只要按照这个计划执行,他相信之前的这些推演,都一定可以全部实现,只是还有一点需要再商讨一下。
“先生,我们和突厥的戏一旦结束,大隋皇帝一定不会让我掌握五万大军的,这些兵力被收走的话,我们的计划必定受到巨大的影响,到时候起兵反隋之事将被无限延期了。”
李平安摆摆手。
笑道:
“放心,不仅不会被延期,反而会更快。”
“最多两年,我就可以让你登上龙椅,称尊称帝。”
李渊大惊。
最多两年?
他就可以称帝?
这?!!!
这速度,是不是太不可思议了?
但这是李平安说的,他不会怀疑。
两年!
“最多两年自己就可以称帝,成为一国之君,成为开国第一皇帝,登上那九五至尊之位!”
光想想就已经激动的心跳加快了一倍。
但很快他就强制自己冷静下来了。
“那,先生,到时候我们如何保住这五万大军呢?一旦被大隋皇帝收回去,就几乎不可能再有这么强大的兵力了,这些可都是我儿暗中培养多年的精锐力量!”
李平安一脸淡然。
笑道:
“船到桥头自然直,有我在,这五万大军不可能被大隋皇帝得到,你尽管放心就好了。”
“现在,你还有两件事情要做。”
说完后。
李平安又丢出两个锦囊。
李渊打开一看,一脸的讶异和不解。
他指着其中一个锦囊问:
“先生,派人去晋阳城我能理解了,但您说还要派人去长安城,这又是为什么呢?”
......
又是一个时辰后。
李渊脸上的疑惑全部消失了。
吱嘎一声。
密室那厚重的铁门打开,一老一少一前一后地走出来。
迎面。
一股夜风吹来。
“呼!”
夜风拂面,吹起了三岁李平安的黑发,也吹起了中年李渊的长发。
李渊站在李平安身后,一脸关心的道:
“先生,起风了,您赶紧回屋去歇息吧。”
李平安抬起手。
感受了一番夜风之后。
他脸上露出了一抹自信的笑容,喃喃自语开口道:
“东风起,正当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