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一角。
一些达官贵人聚集在一个眼神发亮的老人身边,急切的发问:
“老先生,您对恶贼李平安威胁高祖陛下的约法三章第二条和第三条怎么看?”
“是啊,此子心思歹毒,用意必定不简单。”
“还请老先生解析!”
被人群围着。
老人捋了捋胡须。
看着天空中的画面,只见画面中,高祖对李平安态度从未有过的恭敬至极,俨然是臣对君的礼。
有读书人凑过来。
插话道:
“老先生,您说他李平安当时那么小的年纪,为什么就能想到给自己找一个拥有免死金牌一样的身份呢?”
“您说,他身后是不是还有军师指点呢?我苦读圣贤书数十年,实在是不相信一个三岁的幼童,能有这般玲珑七窍的心思。”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是啊。
历朝历代也没有过这样的妖孽。
区区三岁,岂能心智妖孽如斯?
年纪轻轻,不仅仅想要做那乱世的执棋人之一,更是已经想好了伪装的身份,甚至已经提前埋好了下一次内乱的种子。
这般心思,绝对不是一个三岁幼童能具有的。
所以。
大多数人都相信李渊的猜测,此人只是一个披着三岁孩童外衣的老家伙,或者是大妖化形。
见这么多人围着自己,等待着他接下来的分析,老先生顿时心旷神怡,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深不可测模样。
“此贼第一条,只是为了确保高祖夺得天下,登顶九五至尊之位后,有一个可以免罪的身份。”
“大家想一下,这些年李平安鱼肉百姓,欺男霸女,好吃懒做,不学无术,多年前蝗灾天降,导致百姓颗粒无收,饿殍遍地那年,他还带着人游山玩水,大鱼大肉,要不是太宗陛下仁慈,此人当时就被饥饿的百姓活活给吃了!”
老人数落着李平安的累累罪行。
“还有去年,五洲大疫,他不仅将药王孙思邈绑了藏起来,还逼着几洲太守屯兵边境,不允许五洲百姓到处求医,这不是眼睁睁看着百姓死亡吗?”
“后来要不是药王被陛下的人所救,然后研究出药方,解救了五洲百姓的话,那后果难以预料啊!”
“还有......”
一时间。
李平安曾经的罪行。
一桩桩一件件。
都被这个老人一一罗列出来。
附近百姓听到之后,心中对李平安的恨意,更是犹如滔滔江水倾泻而出了。
尤其是那些从去年的五洲大疫之中捡回一条命的百姓,一想到这件事情,就立刻又开始对李平安破口大骂起来。
同时。
所有人都双手合十,朝着长安城的方向拜祭,口中还念念有词,感激着药王孙思邈。
群情激愤。
众人大骂李平安的同时。
老人也再次开始分析李平安约法三章的用意了。
“此贼和高祖约法三章的第二条,一切计谋都要保密,不让任何人知道是出自他,而是全部由高祖陛下承担。”
“这条更是歹毒!”
老人说得吹胡子瞪眼。
看得出来,他的生气也不是装的。
四周众人都静静的听着。
“这一条,看似他李平安大度,不争不抢,将一切功劳都让给了高祖陛下,似乎他应该是功臣,我们应该感谢他,其实不然。”
有人不解了。
“老先生,你上一条的分析,我觉得很在理,完全赞同,但这第二条我却不这么认为,李平安躲在幕后帮助高祖陛下出谋划策,还不要任何的功名和好处,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是啊,这样一来的话,所有的名声都落到高祖陛下身上了,在百姓和唐军之中,所有人都只知道高祖陛下的威名,没有人会知道他李平安的名字。”
“就算他李平安事后后悔了,想要这些功绩,他说出去也不会有人会相信的,甚至还会被天下人所指责。”
“这一条,我等实在是没有看出来有什么坏处啊。”
“请先生指教。”
老人一脸高深莫测的微笑。
等众人都说完后,他这才解释:
“大隋末期,天下大乱,群雄四起,战争不断,各方势力明争暗斗,各种阴险的手段层出不穷。”
“各位想想,在那样的时代,所有的敌人如果知道高祖陛下的才能,知道他能想出一个个那么惊艳的计谋,结果会如何?”
众人沉思。
仅仅片刻后。
一个年轻的书生眼睛大瞪,恍然道:
“这样一来,所有的矛头,岂不是都指向了高祖陛下一人?”
人群交头接耳,纷纷议论起来。
老人点头,赞赏的看了这个年轻的书生一眼。
还夸赞了一句:
“年轻人,我看好你。”
而后。
老人接着分析道:
“在那个群雄割据纷争的乱世,任何一个足智多谋之人,不管是将领还是谋士,都是各方敌对势力暗杀的头号目标。”
“乱世之中,猛将易寻,谋才难觅。”
“诸位若是熟读史书,方知任何势力的崛起,除了主公的开明之外,最重要的不是猛将,而是谋士。”
“殊不知三国刘皇叔为了诸葛孔明一个谋士而三顾茅庐?看蜀国后来的历史,要是没有诸葛孔明,那三国鼎立之势,怕是就没有了。”
“所以,此子将一切计谋都推到高祖陛下身上,这样所有敌对势力的暗杀,同样也都汇聚到了高祖陛下身上,而他李平安,则不会有任何人关注,甚至杀手从他身边经过,都还以为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呢。”
有老人眼睛一亮,似乎想起了什么。
也有了解大唐历史的长者,同样沉思中连连点头。
哗啦啦!
一阵翻书的声音响起。
有书铺老板报来史书,有正史,也有野史。
他找到一本野史。
翻开后激动的说道:
“快看!”
“这本野史上记载的高祖秘闻,高祖陛下平定天下之初,平均每三天就要遭受到一次小的暗杀,每五天就要遇到一次大的刺杀。”
“这些杀手之中,有前朝余孽,有各方割据称王被剿灭的匪徒,也有外族势力,突厥,吐蕃,鲜卑,新罗等等。”
“我一直以为是假的,现在看来,这上面的记载,或许都是真的。”
众人大惊。
什么?
高祖陛下曾经三天遭受一次小暗杀,五天遇到一次大刺杀?
还有这等事?
众人抢过那本野史,急切的传阅起来。
看完之后。
众人心中骇然。
在联系到老先生刚刚的分析,他们心中立马没了怀疑,明白了李平安这么做的险恶用心。
有人义愤填膺,大骂:
“好生歹毒的李平安,就应该暴他尸去荒野!”
四周之人纷纷附和:
“歹毒的李平安,暴他尸去荒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