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抖动。
景象彻底清晰。
一老一少两人,犹如近在眼前,每个人都可以清楚的看清两人的相貌,甚至那个中年人发丝间的几缕银发,也被众人看清。
世人哗然一片。
有人认出画面中的两人来了。
不正是年轻时候的高祖和年少时候的李平安吗?
“高祖?”
“真的是高祖!”
太极殿中。
一众老臣也是哗然一片。
更有甚者,甚至是立马老泪纵横。
魏府。
重病卧榻的魏征,看着窗外天空中的一幕,同样激动得老泪纵横。
“真的是高祖!”
“没想到高祖仙去八载之后,今日我还能得见他老人家的仙容!”
“来人,扶我出去!”
地上,几个跪拜在地的下人急忙起身,赶紧将病床之上的魏征搀扶着出了屋子,来到外面的院子之中。
......
某不知名的山贼窝点。
山头大寨之中。
几人抬头看着天空中的李渊,眉头紧皱。
其中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更是双目泛着杀意,呼吸都粗重了起来:
“李渊老儿!”
“没能杀了你,是你侥幸,但我杨复发誓,此生此世,一定要覆灭你李家人,重新恢复我大隋的荣光!”
“反唐复隋!”
大寨之中,一众老中青年三代人,立马齐声高呼。
“反唐复隋!”
“反唐复隋!”
“反唐复隋!”
“......”
李渊出现在景象之上,大唐天下无不震动,上至太极殿中的诸位大臣,下到普通黎民百姓,无不是涕泪横流。
太极殿中。
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恭等人,眼睛都哭红了。
原本寂静的太极殿,这一刻到处都是呜呜呜的啜泣声。
金銮宝座之上。
李世民也看着画面之中的先父,心情同样激动。
“八年了。”
李世民心中暗叹。
“父皇仙去已经八年,时间过得好快,不知不觉中,已经过去整整八年了吗?”
贞观九年。
高祖仙去。
而今已是贞观十七年了。
不正是八年了吗?
想当初,李家从决定起兵开始,到李家称帝,前后也才不过几年时间,八年时间,都够他们完成几次称帝霸业了。
一时间。
回想起当年的雄伟波澜,李世民也眼眶湿润了。
人一旦上了年纪,都是喜欢回忆的,控制不住的回忆,皇帝也不例外。
看到大唐起于微末之中,李世民心中感慨万千。
想到当初起兵,自然又想到后来的东都之战,进而想到十七年前自己的兄弟相残等等。
“哎!”
李世民深深的叹息一声。
当初自己那是迫不得已而为之,李建成要杀他,他不得不提前动手,一切都是被逼的。
而且。
玄武门之变的根源,还是在父亲那里。
他明明答应过自己,事成之后保证立自己为太子,可李家得天下之后,他还是立了李建成为太子。
饶是如此,他最多也是心中怨愤,并没有想要造反,还一再退让。
可后来李建成先向他举起了屠刀。
看着画面中年轻的李渊,李世民摇头叹息,低声呢喃:
“父皇啊,你登上九五至尊之位后,为何就没有了当初起兵时候的霸气和果决呢?”
“你可知道,兄弟相残,也是你优柔寡断造成的?”
这一刻。
李世民感觉很疲惫。
他扭头朝着皇陵的方向看了看,眼神之中,满是回忆。
突然。
大殿之中的一阵惊呼声,打断了李世民的回忆。
“什么?!!!”
“李平安他怎么敢?!!!”
“公然行刺先皇,罪不可恕,罪不可恕啊!”
“诛他九族!”
“......”
李世民一愣。
他急忙将思绪从回忆之中抽回来,也看向空中的画面。
顿时。
他也是面色一惊。
画面之中。
三岁的李平安目光深邃,气定神闲地看着一脸惶恐不安的李渊,轻声开口:
“宫监大人,不要再犹豫了,听从汝子李世民的谋划,此刻起兵,必定可夺九五之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我有一计,可助你增兵屯粮,轻易夺得晋阳,而后顺利入关......”
只见李平安递给李渊一个锦囊。
李渊打开之后一看,顿时脸色大变,惶恐害怕得蹬蹬蹬后退。
他整个人都在发颤。
手指颤颤巍巍的指向三岁的李平安,脸色尽是愤怒之色:
“你!”
“你怎么敢?!”
“我李家可曾得罪过你,你为何要如此对付我,我不起兵,你就要杀了我李家人,为何?就非我李渊不可吗?”
李渊又气又怒。
“噌!”
他猛地抽出腰间的宝刀。
密室之中,火光摇曳之下,刀光寒芒闪闪,散发着阵阵令人心悸的冷意。
长桌对面。
年幼的李平安面色不变,不疾不徐地端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茶,夸赞道:
“宫监大人,你这茶不错,待会儿离开时赠我三两可好?”
李渊几步上前。
“哐!”
长刀眨眼而至。
凌驾于李平安脖颈一侧,距离不足三指。
只要李渊稍微再用力一点,那寒光闪闪的宝刀,就可以轻松地砍掉李平安那颗小小的脑袋。
李渊满脸的杀意。
“哼!”
“你觉得,你现在还能从我府上离开吗?”
“上次你来的时候,我就已经明确告诉过你,我李渊不会起兵造反,当今圣上对我恩重如山,我岂能反之?”
“我若反,那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你想让我李渊背负万古骂名吗?居心叵测!”
李渊此话一出。
世人再次哗然。
什么?
当年高祖皇帝并不想造反,是一而再再而三被李平安逼迫的?
一些老臣心中恍然。
想当初。
隋大业十三年时,李渊已经是太原留守、晋阳宫监,是那一地区最高的军政长官,是一方豪强,一地诸侯。
这样的身份地位,何须去做那造反掉脑袋的事情?
李世民看着这一幕,眼神微眯。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自己怎么不知道?
要知道。
他三番五次劝说父亲起兵反隋,都被李渊拒绝,甚至还要大义灭亲,将他押送到江都治罪。
此刻。
李世民心中升起万分疑惑。
难道,当年父亲答应起兵,还有自己不知道的隐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