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
李平安心中悠悠一声叹息:
“距离成功就差最后一步,可惜了!”
“就差那么一点点!”
李平安心中惋惜不已,如果太宗真的要杀他的话,那他只能暴露实力逃走了,哪怕与永生失之交臂,也不能这么白白的死去。
穿越到这方世界快三十年了。
三岁那年。
李平安脑海之中一夜间突然就多了九道通天之柱。
同时。
穿越者必备的系统也如期而至。
李平安觉醒了幕后系统。
只要在三十岁而立之前,隐藏在幕后做完九件利国利民拯救苍生的大事,并且每一件事情都要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一定人数,而且还不能被规定人数以外的人知晓。
第一件事。
只能有一个除宿主之外的人知晓,同时影响人数不得低于十万人。
第二件事。
只能有两个除宿主之外的人知晓,同时影响人数不得低于二十万人。
第三件事。
只能有三个除宿主之外的人知晓,同时影响人数不得低于四十万人。
......
......
第八件事。
只能有八个除宿主之外的人知晓,同时影响人数不得低于一千两百八十万人。
第九件事。
只能有九个除宿主之外的人知晓,同时影响人数不得低于两千五百六十万人。
......
此外,还有一些付加规则。
......
九个目标都达成之后,九根通天之柱将尽皆点亮,届时李平安就可以立地成就永生之境,破碎虚空,可以在诸界之间自由行走,与天地同寿。
这二十六年来。
李平安通过各种方法,已经完成了前八个目标,就只差第九个目标了,一旦这个目标实现之后,他就可以立地成圣,成就永生,自由的行走于诸天万界。
到那时。
他还想回到曾经的世界去看看呢。
可是。
现在看来。
一切都要止步于此了。
他身为李渊的义孙,在唐高祖李渊驾崩之后,被下令送到了太子李承乾的门下,高祖秘诏让他做太子李承乾的老师。
可李承乾看到密诏之后却不屑一顾。
毕竟。
李平安虽然是高祖义孙,但这几十年来没有任何的建树,更别提功绩名声之类的了。
不管是皇家还是大唐的百姓,都知道高祖有一个一无是处的义孙李平安,整天除了混吃等死,就是到处欺男霸女。
所作之事,连一件能拿上台面的都没有。
这样的人,李承乾怎么可能拜他为师呢?
更何况。
太宗李世民早就为太子李承乾安排好了教导的老师,有知名大家陆德明、孔颖达、于志宁、杜正伦、魏征等的悉心辅佐和教导,哪里还需要不知名的混子李平安啊。
所以。
从来李承乾门下的第一天开始,他就像一个陌路人一样,没有得到任何重用和召见。
但这恰好合了李平安的心意。
隐藏于幕后。
不被人所知。
这正是他所求。
可这都好几年过去了,第九个目标他始终找不到机会实现。
要知道。
整个大唐的人口也才一千多万而已。
可他的第九个目标,要影响到两千五百六十万人才算成功,这已经远远大于整个大唐的人口了。
他能想到的只有一个方法。
那就是发动统一计划,暗中辅佐大唐统一更大的疆域。
可这些年来,太宗李世民一直励精图治,并没有要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想法,所以他这几年的计划一直不顺利。
哪怕他现在修为高深,可对于第九个目标,也于事无补。
想要在不暴露自己的前提下做到第九个目标,不是光有高深的修为就能行的,他必须借助于这个时代的大势。
所以。
李平安原本计划借助太子谋反一事来做一些文章,可他的计划才刚刚启动,李佑和李承乾这两个扶不起的阿斗,都先后失败了。
根据系统的规则,他还不能用自己的实力干预。
于是。
明知要被抓。
他还不能提前逃跑。
这才最终和太子府的一众人一起被抓到了太极殿来。
“怎么办呢?”
“想要完成第九个目标,想要成就永生,自己现在就不能暴露实力,否则之前的一切都前功尽弃了。”
李平安心中思绪飞转,思考着合理的脱身之策以及实现最后一个目标的方法。
就在李平安心中思考之时。
只听得刑部尚书张亮话锋一转,朝着太宗躬身说道:
“启禀陛下,臣以为......太子谋反,一定是受了奸佞之人的蛊惑,事出有因,罪不至死,罢黜其太子之位,便已是最大的责罚。”
“至于其余诸人,尽皆应处以绞刑,以儆效尤......”
李世民眼神一凝。
嘴角一抹笑容一闪而逝。
他看向张亮。
面色严肃的思考了一番后,这才点点头:
“爱卿所言极是,既然如此,那就照此处理吧。”
李世民看向大殿之外的禁军,朗声道:
“来人!”
轰隆隆!
一阵整齐划一的脚步声由远而近。
数十名禁军进入大殿。
金铁之音在大殿之中回响。
所有人更加的胆寒了。
李世民看了李承乾等人一眼,开口下旨:
“废黜李承乾太子之位,贬为庶民,流放黔州,余者汉王李元昌、驸马都尉杜荷、陈国公侯君集以及李平安之流,尽皆敕死,立斩,将人头挂于城门之上示众九日!”
听到李世民的话,所有人都是一惊。
敕死!
立斩!
只有太子一人可活,还被贬为庶民,流放万里。
哪怕李平安是高祖义孙,也同样逃不脱被处死的结局,他可是高祖唯一的一个义孙啊。
所有人噤若寒蝉。
群臣之中,长孙无忌听到这话后,眼神立马担忧的朝着地上跪着的李平安看去,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长孙无忌还没有所动作时,大殿之中的禁军已经动了起来。
“是,陛下!!!”
数十名禁军齐声应答,声音嘹亮,震得大殿的地面都有了微微的颤抖感。
下一刻。
禁军立刻抽出腰间宝刀,来到李承乾这边这些跪着的众人身后,散发着森冷寒光的宝刀,悬于几人后脖颈之上。
“噗嗤!”
“......”
手起刀落间,一颗颗大好的人头就落了下来,咕噜噜朝着不远处那些大臣滚去,吓得一些大臣连连后退。
禁军可不管这些。
他们直属于皇上,也只听令于皇帝一人。
皇上说了立斩。
所以他们立刻就斩,毫不迟疑。
没毛病。
就在李平安心中思考之际,一名禁军已经手提长刀来到他身后,名晃晃的钢刀散发着摄人的冷意,无声的架到了他脖子上。
这名禁军面色冷厉,染血的长刀稳稳的抬了起来,锋利的刀口朝下,对准了李平安的后脖颈,眼看着就要落下去了。
长孙无忌眼看着这名禁军那染血的长刀即将落下,他终于忍不住了,一个箭步垮出,朝着那名禁军大喝:
“住手!此人不能杀!”
然而。
禁军那染血的长刀已经落下。
除了皇帝之外,就是他父母妻儿来了,也阻止不了他执行斩立决的命令。
眨眼之间。
长刀不偏不倚,稳准狠的落到了李平安脖子上。
长孙无忌大惊失色。
迟了!
自己就不该听李平安的,与承诺永远保守那个秘密相比,他更不想看到李平安这个大功臣身死太极殿。
他曾经答应过李平安不把他做的那件事情说出来,但事情发展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他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李平安这样的功臣去死啊。
所以。
最后时刻他还是站了出来。
可似乎已经迟了。
就在他以为李平安即将成为刀下亡魂时,惊变突起。
“噌~~~”
那名禁军染血的长刀结结实实落到李平安脖子上,但长孙无忌等人想象之中手起刀落头断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长刀劈砍到李平安脖子上,不仅一点都没有砍进去,反倒是发出一声清脆的金属颤音。
“嗡嗡嗡——”
异变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众人齐齐看去。
只见禁军的宝刀砍在李平安脖子上,不仅没有砍掉他的头,反倒是那把宝刀的刀刃当场就翻卷起来。
长刀弹起,反震之力震得那名禁军连连后退了好几步,更是连刀都没有拿住。
哐当一声。
这名禁军的长刀砸落到地上,再次发出一阵轻鸣。
金銮宝座上。
太宗李世民同样震惊的看过来。
众人还没来得及有别的反应时,整座太极殿之中,再次出现了神异的变化。
“嗡~~~”
一阵嗡鸣声后。
天地震动。
只见一道纯金之光从天而降,将李平安整个都笼罩在金光之中。
“吼!”
金光之中。
一声嘹亮的龙吟突兀传来,在所有人的心神间震荡回响,一条金色的五爪金龙出现在大殿之中,围绕着李平安上下翻腾飞舞。
“这?!!!”
所有人大惊。
“这是真龙!”
“神龙现世,这是从未有过的祥瑞之兆啊!”
“神龙降世,天佑我大唐!”
“......”
所有人都振奋了。
可下一刻。
异变再现。
只见金龙口吐龙珠。
一颗神光熠熠的龙珠出现在金色的光柱之中。
然后。
在众人呆愣之时,龙珠直接往下一落,从李平安头顶之上,没入了他的身躯之中消失不见。
与此同时。
一声轰鸣声后。
大殿之中金光逸散,出现了一面光幕。
众人好奇看去,顿时无不是再次大惊。
因为。
光幕上出现了一道人影。
正是高祖李渊。
而且......
还是年轻时候的高祖李渊。
画面中。
在高祖李渊面前,还有一个小孩子,约摸只有两三岁的样子,看对方那模样,分明和此刻正被金光笼罩的李平安有七八分相似。
画面中。
那个三岁小孩目光深邃,此刻正气定神闲的看着一脸惶恐不安的李渊,轻声开口说道:
“宫监大人,不要再犹豫了,听从汝子李世民的谋划,此刻起兵,必定可夺九五之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我有一计,可助你增兵屯粮,轻易夺得晋阳,而后顺利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