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两天,寝室换垫子,是那种宽草编的厚垫子, 因为以前的已经很破了。大家把被褥放到地上,底下垫上塑料或报纸,先把旧垫子搬到院里,等待新垫子的到来。
室内乱乱哄哄,吵吵嚷嚷的,大家忙忙活活的,只有玉芬在利用这点空闲时间学习:拿着她的英语短语笔记本,坐在行李上看。只要是玉芬学起习来,什么都不会干扰到她的,她只能听见声音的存在,但听不到别人在说什么的。她知道自己的英语不好,所以要利用所能利用的时间去学。好多同学都很奇怪: 她怎么能在这种环境下学进去呢?
那时候,每周放一天半假,周六下午和周日。
第一个周末来了,玉芬是第一次大约一周没回家,第一次这么长时间没有见到爸爸妈妈了,好想他们!周四的时候就想的偷偷的哭了。 周六的上午她格外的精神,脸上时常露出笑意。 一上午四节课很快就过去了。中午也不吃饭,因为回家吃能省点钱, 赶紧拎了几本书往家赶:先穿过铁西,就是火车道的西侧,将近有三路的街道,跨天桥,然后再步行将近十里的路,穿过整个城区,走到整东面边缘处的一个小商店—— 先锋供销社门前等车。
因为红星村的村民来县里办事,一般都是坐大队的马车或某家的马车来的,车回去时必经此地,人们都在这里等车。
杨老师来时路过这里就告诉她了。一般等到两三点钟差不多就会有回去的马车了,但有时也要等到黑天,还有可能村里没有来车,等到啥时候都等不到。不管等到什么时候,玉芬都不会舍得花钱买一点吃的的,即使饿了,也一直等到回家之后再吃。以后的两年里,她都是这样等的。
这天她比较幸运,二点多就等到车了,半个小时就到了家。到家后妈妈早就已经把饭捂在锅里了,是玉芬愿意吃的黄米饭和白菜炖粉条。玉兰大口吃着, 向爸爸妈妈汇报着学校的情况:各科老师的长相、男女、教学如何;寝室的情况和好同学颜玲等等。
妈妈问:“食堂的菜怎么样?”
“我没吃”。玉芬回答道。
“偶尔吃点也行”,妈妈说。
“偶尔吃,咱们也吃不起呀!”爸爸说。妈妈看了他一眼。
吃过饭后,玉芬就和邻居的妇女搭伴去北地摞青麻菜了:换上干活的破衣服,骑着自行车,拿着两个麻袋和绳子。两三个人有说有笑的,横过土修的大宽路,两面还有挺深的大豪坑,即使推着自行车,大家互相帮助着,也不觉得难,也不觉得太累。到了地理,庄稼已经长的挺高的了,当然,青麻菜也挺大的,一个个多小时就弄了满满登登的两大麻袋。两个麻袋嘴系上绳子,再到一起,中间留一点空隙,一个人把着自行车,另外两个人抬着两麻袋,给它们搭在后座的两侧,放好后再把自行车用脚蹬子支住,再弄其他人的,都弄好了,大家各种再去推着自己的车往回走。到了壕沟边,先把麻袋卸下来,把自行车先推过壕沟,再把菜抬过去,然后再像之前那样放到车后座上,因为来到了路上,还可以骑着回家,当然得从车前面的大梁上迈腿了。到家后,把菜放到屋里的土豆窖里,够鸡鸭鹅一个星期的吃食了。
再歇一歇,贪黑把家里的衣服洗完就大功告成了。
晚上,玉芬还有学习,可没学多大一会儿就睡着了,“孩子太累了!”妈妈把灯熄了。
虽然周一上课,可第二天上午就要坐方便车回学校,不然下午坐客车去还要花四毛钱, 再不然就得爸爸骑自行车送,送到学校总共要有三十多里的路程,还要路过整个街里,这样,爸爸也挺累。所以玉芬恋恋不舍的走了。带了一大包东西:妈妈头一天就炒了一锅爆米花, 用砂子炒的,虽然没有爆出花来,但很酥,很好吃;又带了几个发糕;一罐头瓶子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