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经来到了一九八一年了,可玉芬她们家那里还过着“原始社会”的生活~还没有电。晚上,她只能在煤油罩子灯底下读书,虽然烟灰较少, 但她每天晚上都学习到十一二点钟,所以小鼻子里还是黑黑的。
家里当然也没有学习桌,只有炕桌,连“靠边站”,就是可折叠的放在地上的桌子也没有,所以玉芬学习的时候就只能坐在一把椅子上,椅子靠着南炕的西侧放着,她顺着炕沿坐着,右手正好放在炕沿上的书本上写字,书包书本也正好放在炕上。以前放假的时候,她经常把收音机放到跟前,里面放着电影录音,比如《第二次握手》或歌曲什么的,边写作业边听,左手还拿着瓜子嗑,有时邻居家的女同志来和妈妈唠嗑,她也能插上一句,这叫“一举四得”。她一插话妈妈就会吼她一句:
“插什么嘴!学你的习!”
特别是她做代数题时, 根本不用怎么想,完全可以顾得过来。但是,自从上了初三,她不这么做了,现在,玉芬真的下狠心学习了!
她本来就不是一个懒孩子,天不冷时,早晨,有时天刚亮她就起来了, 在屋里学习有时发闷,还困,所以就到外面去。大清早的还有点冷,她就多穿点衣服。有一次她感觉不冷,但过了一会儿又冷了,不想回到屋里打扰爸爸妈妈睡觉,她就想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她不是经常到草甸子上搂柴火吗,攒了一小垛,她就把它扒拉一个窝,然后钻进去,把头露出来。柴火软软的,暖暖的,不冷了,开始学的还挺起劲,可是,过一会儿就睡着了。等到六点多时听到妈妈叫她“宝儿起床,宝儿起床”,她才发现睡着了;妈妈知道孩子有多用功,并不责备她。
白天去学校上课。
傍晚,屋里看不见了,玉芬就到外面看书。在房后的园子里,靠着南墙,坐在小板凳上,比较僻静,直到书本快挨到眼睛上都看不清字了,她才抬起头,有月光的时候还能多看一会儿。那时,附近都比较暗了,她才起身回屋。有一次,她在黑咕隆咚的环境下,正要起身回屋,一回头,身后的墙外站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给她吓得一蹦。
老奶奶赶紧说:“吓着了吧?”
“吓死我了!您是谁呀?” 她抚摸着心口说,真想发火,可看到老奶奶慈祥的面容没好意思;
晚上,不冷时,玉芬就坐在椅子上学习,可一到天冷时,晚上就更冷些,还在椅子上学习就不受不了。那时根本暖气,炉子晚上也不能烧,费柴火,只靠热炕取暖。这时玉芬就趴在被窝里学,趴累了再侧身,胳膊冻得不敢拿出来,她就把要看的书本夹在本夹子里,再把本夹子打开支在炕上,被子裹得严严的,只露出头来看。她知道这样会对眼睛不好,但没有办法。
另一方面她也希望自己的眼睛近视一点,这样就可以戴眼镜了,她好喜欢戴眼镜!显得特有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