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小姐身边的丫鬟!好像叫什么……小笛。”
“还真的是她。”
付似锦的表现淡定过头了。
“你猜到了?”木泽问付似锦。
付似锦的冷意加深。
“算到了。”
“辞风带回来的信息指的是十几年前,夜影十几年前在京城消失。”
“京城中,我认识的,也只有宋家。”
“利用排除的方式。”
宋漪涵毕竟是宋家的大小姐,若是被换了人,恐怕很容易被人看出。
宋夫人就更不可能了,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世家女,夜影一个江湖中人,短时间内假扮肯定不像,加上她给宋夫人看过病,就排除了这个可能。
剩下的,就只有小笛和腊梅了。
“姑奶奶,你打算怎么做啊,要不我去杀了她给你报仇?”
木泽跃跃欲试。
“杀了她,我还怎么知道原因?”
“我跟她无冤无仇,她雇你却不杀我,反而是要毁了我,我现在断定,幕后之人,是宋漪涵。”
“该怎么让这个大小姐露出狐狸尾巴,我还得好好想想。”
木泽的待遇和辞风一样,晚上到屋顶上去休息,一有不对劲,就通知付似锦和萧肆。
隔天,付似锦送付老爹回去。
这次回来,没带两个小豆丁,木泽扮成车夫的样子赶车,付似锦和萧肆坐在马车内,辞风用轻功跟在他们后面。
付似锦打算留下来住了一个晚上再去镇上。
几日不住,家里还是很干净,付老爹闲不住,去井边打了好几桶水,萧肆指挥扮成车夫的木泽。
“你去给太爷爷帮帮忙。”
木泽指指自己:“姑爷爷,你认真的?”
“我是杀……唔唔唔。”
后面一个字,被辞风捂住了。
辞风用另一只手拍拍木泽:“去吧,谁还不是这么过来的?”
你算是幸运的了,他当初还得打猎呢。
于是,两个大男人被迫听了一个下午的八卦。
刘婶子眉飞色舞的说:“来你老爹家里找人的那个女人有钱着呢,穿金带银,我看一眼,眼睛都要瞎了。”
付老爹问:“咋滴,你还凑到人家跟前见过?”
不就是多几件首饰吗,他闺女有的是。
刘婶子歪着脖子嗔道:“我往人家跟前凑什么,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图他们家银子呢。”
“我就是大老远的看,也能看见金灿灿的一个人站在那,要是凑近了,我这双眼还要不要了?”
“说的是呢,如玉那丫头,这几日,天天拿着饴糖到门口吃,也不会招呼人。”
另一个婶子酸溜溜的附和。
“听说那个人要把如秀那个丫头带去城里见见世面,要我说啊,如果当初你没有分家,现在被带去享福的就是你家似锦丫头了。”
“我闺女才不稀罕呢。”
付老爹哼道。
他闺女可是去过京城的人,还比不上付如秀那个小丫头?
付老爹回家只是提了一嘴,瞧见付似锦没在意,便不说了。
付家人今晚高兴的睡不着。
明日一早,付如秀就要跟人家离开了,他们已经在盘算着如何谋算今后的日子了。
决定让付如秀去当人家的女儿,付如玉却没那个命,三房心里是有些意见的。
付振宗是个读书人,付家里,就属他说话一套一套的。
付振宗道:“人家要找的是付似锦,那孩子从小跟我们就不亲,我们也指望不上付似锦去了那边以后,人家会给我们一笔养女儿的补偿,说不定她还会告状我们对她不好,万一人家拿着这件事刁难我们,反过来让我们赔偿,我们岂不是吃了哑巴亏?”
三房的人脸色一变。
要是赔偿的话,两个老的肯定不会出钱,只能是逼着大房二房和三房平摊,又不是他们占了便宜,凭什么要他们吃亏?
绝对不可以!
付振宗又说:“如花胆子小,跟陌生人说几句话都不敢,去了程家当闷葫芦,我怕程家人不待见她。”
“如玉倒是个最甜的,可年纪小了好几岁呢,明眼人立马就能看出来年纪对不上,容易露馅,露馅了,我们可就不占理了。”
“思来想去也只有如秀最合适。如秀嘴甜会说话,去了程家,也能帮我们多说好话,程家得了这么一个乖巧的闺女,能不当成眼珠子一样宠?”
“如秀这孩子什么性子你们都知道,打小最亲近的便是大伯母和三婶婶了,每次从外边回来,都先跟大嫂和三弟妹打招呼呢,你们说是吧?”
刘二娘只有儿子,在别的方面,她占了上风,在这种事情上,她就吃了点亏。
付振宗还能想着他们大房,刘二娘瞬间笑了整张脸。
“如秀这孩子,我看着比亲女儿还亲呢。”
“可不是嘛,如秀经常跟我说,大伯母对她比我这个当娘的还好呢。”
罗三娘也出来说话。
这种话,付如秀绝对没说过,她要是敢说,早就被罗三娘拧了耳朵,这不是要先稳着心理不平衡的刘二娘嘛。
他们就担心刘二娘心理不平衡之后往外乱说坏了好事儿,只要明日如秀顺利的跟程家人离开,今后大房能不能喝的上肉汤,还不是他们说了算?
付振宗朝坐在对面的三房看去,对三房两口子说。
“来盛今年也有十三十四了吧,念书是晚了些,但没关系,来盛念书的事儿,如秀会让程家的人办好,还有来盛以后娶亲的事儿,也能一起办了,说不定,还能找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呢。”
一听付来盛能娶大户人家的小姐,付振耀和胡七娘瞬间骄傲的抬起下巴,颇有趾高气扬的样子,整一副现在就当上了大户人家千金的公婆。
“如玉的事儿,也包在如秀身上了,今后如玉想要嫁给什么样的俊俏公子,尽管说,已经定了的那门亲事,退了便是。”
“咳咳!”
付老爷子放下茶杯,剧烈的咳嗽。
付振宗看了他爹一眼,他爹这是哪里被呛到了?
分明是在点他呢。
他立刻笑道:“还有爹娘,你们今后要什么有什么,娘不是一直想去镇上住?到时候我们就买一间大宅子,全家一起搬去镇上,还雇几个下人丫鬟伺候,咱们也过大户人家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