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昌沉声劝道:“祖少保,大明灭亡,正是用人之际,只要少保愿意辅佐福王登基,本阁保证,至少一个太保!”
太保乃是三公,位高权重,杨嗣昌为拉拢祖大寿,也算下血本了。
祖大寿沉吟片刻,毫不犹豫否决,文官节操,他是一点不敢信。
看看京城文官集团干的破事,李自成进城,痛快麻溜投降,与文官合作,啥时候被卖了还帮着人家数钱。
祖大寿摇头道:“杨阁老,不要再说了,山东河南过于危险,大乾军随时可能会打过来,本少保不能把关宁军,带到绝路上。”
“而且李自成野心勃勃,搞不好会攻打辽东,将九边彻底掌握在手里,不得不防。”
祖大寿身为军阀,就别想他多爱国,为了辅佐福王登基,损失关宁军利益,甚至是根本利益,杨嗣昌脸没这么大。
与之不同,祖大寿拒绝太保位置,刘泽清和王朴却动心了,那可是太保啊!
三公啊!
若当上太保,就光宗耀祖了。
而且刘泽清二人,恐怕不止想太保,更想封侯,凭借手中军队,杨嗣昌和福王不敢拒绝。
杨嗣昌说道:“既然如此,本阁希望少保守好辽东,别让锦州和山海关,落入贼子手中。”
“另外,福王登基,本阁会上奏,册封少保为辽东侯,世袭罔替!”
杨嗣昌思考片刻,决定不与祖大寿翻脸,用侯爵位置拉拢祖大寿后面的关宁军,就算不能为我所用,也不能成为敌人。
“多谢杨阁老!”祖大寿笑着说道,杨嗣昌不愿翻脸,愿意交好,他亦是如此。
福王一旦登基,杨嗣昌必然是内阁首辅,与对方交好没错。
至于洪承畴?
洪承畴资历不足,就算有从龙之功,能入阁就不错了。
接着,杨嗣昌看着刘泽清和王朴,安抚道:“二位不用担心,本阁听说,京城勋贵,除了英国公满门战死,其他勋贵或投或亡。”
“此时此刻,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二位封侯想来不难。”
“多谢杨阁老!”刘泽清和王朴大喜,急忙道谢。
封侯啊!
多少武将求之不得的心愿,眼看垂手可得,刘泽清二人能不高兴吗?
而且刘泽清知道,若非祖大寿坚定要回辽东,否则至少是公爵。
对此,祖大寿没有丝毫不满,刘泽清二人虽然获得侯爵,日后却要与李自成,甚至是大乾厮杀。
这是人家用命换来的,没啥好嫉妒。
史可法看着杨嗣昌,眼神深邃,认为对方肆无忌惮,无法无天,乃是权臣奸贼!
福王还未登基,新朝未曾建立,杨嗣昌竟敢大肆封官许愿,连侯爵都封赏出去,这是想干什么?
谋反吗?
史可法很想大声呵斥,却想到国事艰难,决定相忍为国,此刻需要杨嗣昌等人出力,待局势稳定下来,再进行弹劾。
同时,杨嗣昌看着史可法脸色复杂,史可法是清官,品行高洁,却不通事务,最多是个风宪官,也就是左都御史。
至于其他,史可法就不行了。
因此,杨嗣昌虽然会对史可法进行拉拢,却不会推心置腹,两人根本不是同路人。
川蜀,成都。
“砰!”
一声脆响,张献忠愤怒把杯子砸出去,气愤吼道:“该杀的李自成!欺人太甚!”
“真以为他打下京城,坐稳皇位,俺就怕他了吗?”
“真惹急了俺,立刻就率军打过去!”
张献忠喘着粗气,盯着孙可望问道:“可望,你说俺能不能打下陕西?”
看得出来,张献忠气疯了,先是被李自成拒绝,李过率军到达陕西,做出攻打巩昌三府动作,大军威胁。
再是李自成打下京城,灭掉大明,堂而皇之坐在京城龙椅上,威望大涨,张献忠羡慕嫉妒恨。
种种原因之下,张献忠决意攻打陕西,给李自成一个教训,同时增加自身威望。
“陛下若发兵,以定国之力,必定能打下陕西,但我们要考虑大乾和杨嗣昌等人看法。”孙可望低声解释道。
说实话,李定国和李过,两人谁强谁弱,孙可望也不知道,但李过兵马不多,突袭之下,李定国必然占据优势。
话说回来,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还可能是两败俱伤,如此岂不是让其他人占便宜?
张献忠淡淡道:“不用担心,大乾目前没有动兵想法!”
大乾心思,有心人都看得出来,无非是想坐山观虎斗,让各方内斗,消耗实力,待时机成熟,再出来捡便宜。
知道归知道,却不代表各方势力,会停下来联手对付大乾,相反还会斗得更激烈。
地盘利益天下,只要各方势力有野心,就必然中计,这是阳谋,无法避免。
见孙可望沉默,张献忠又说道:“崇祯驾崩,大明灭亡,杨嗣昌和洪承畴当务之急,是另立新朝。”
“新朝立下来,也需要磨合期,整顿势力,而且相比于我们,李自成才是新朝头号大敌。”
这方面,张献忠看得非常明白,杨嗣昌和洪承畴建立新朝,不攻打李自成,就完了。
没办法,谁让李自成太出风头,把大明灭了呢?
灭掉大明,李自成固然威望大增,天下闻名,但也不是没有坏处。
杨嗣昌和洪承畴两个死敌,各方势力,暗中针对,就是后患。
张献忠继续解释道:“而且,李自成此刻威望太高了,必须压一压,否则就骑到我们头上了。”
“陛下英明!”孙可望沉默良久,缓缓说道:“既然如此,就让李定国出兵,打下陕西!”
“让各方看看,大西不是好惹的!”
“没错,大西是该露出獠牙了!”张献忠哈哈大笑道。
河南,洛阳。
“哈哈哈,崇祯终于死了,本王可以当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