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怡的心里小鹿乱撞。
陶温嘴角一翘,豪迈地大笑道:“哈哈哈,我就是想着,把你放在西厢还是东厢休息,你想哪去了?”
“叫你乱说。”孙怡知道自己被陶温捉弄了,不禁恼羞成怒,一拳锤在陶温的胸口上。
“咳咳咳,我错了,先回去再说。”
两人打趣逗乐着,转眼间已经回到郯城陶府。
远远的,陶温望见陶府的门前站着一个人,只是天色愈发昏暗,看不太清。
那人见马队走近,大声呼喊着奔跑了过来。
“喂——从弟。”
能这么叫自己的,只有陶兴了。
陶温对怀中的孙怡温柔说道:“你能自己下马吗?”
“嗯,没事儿的陶郎,你去吧。”
陶温将手中的缰绳交到孙怡手上,自己利落地翻身下马。
“从弟,我听说你要去北边。”陶兴气喘吁吁跑了过来,“又听说你在校场与人喝酒吃席,知道你晚上定然会回来。”
“嗯,校场上是刘玄德一伙人。小弟请他们来此,总要将他们安顿好的。怎么了从兄,有什么事情吗?”
“果然一切如从弟所料,曹操开始行动了。”
“哪里!”
先前陶温和陶谦分析过,曹军若要入侵徐州,则泰山通道和泗水水道两条路最有可能成为曹军的进军路线。
但究竟是哪一条,谁也不好说。如今陶兴带来了确切的消息,陶温心中不免为之一震。
“陈家的密探在任城国发现,市场上大量的白衣被购走,集中运送到鲁国的卞县。”
陶温闻言,一时摸不着头脑,不太能听懂陶兴的意思。
原来,当初陶谦联络阙宣,大军进犯兖州时,阙宣作为先锋部队,打穿了泰山通道,还在兖州任城国大肆劫掠,杀伤官兵和百姓。于是,任城国全郡残破,陈家的密探才得以顺利潜入百废待兴的任城国收集情报。
既然曹操要率领复仇大军反攻徐州,那么白衣白甲作为军需物资,正是需要特殊置办的物件;另一边,任城国市场上的白衣流入了鲁国的卞县,方向上正是自西南运向东北方的泰山通道。
陶兴道:“也就是说,经过陈家密探的暗中调查,我们已经基本确定,曹军将从北方的泰山通道进入徐州北部的琅琊国。”
陶温点点头:“明白了。果然,曹军要复仇,就要从曹嵩被害的华、费两县凭吊进军,才算出师有名。”
“没错,现在陈先生和糜别驾已经在去往刺史府的路上了。今晚大家就要商议出个对策来。”
“既然从兄找我说明了最新情报,不知从兄想要小弟做些什么?”
陶兴那张方正的国字脸庄重诚恳,他缓缓说道:“愚兄知道贤弟将要去北边,还请贤弟在北方全权负责抗曹的大事,刺史府这边也会任由贤弟便宜行事。如今祖父病情沉重,愚兄还是那句话,我们应该齐心协力,共保徐州。”
陶温朗声道:“我也是陶家一份子,从兄所言,再正确不过。”
“另外......”陶兴支支吾吾的,完全不像他本来的样子。
“从兄但说无妨。”
其实,经历过这么多事情,陶兴不但逐渐对陶温的话信赖无疑,更是感觉陶温能够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现在徐州大敌当前,陶兴肩负刺史府和陶家的重任,诸事繁冗,心里肯定糟乱非常。哪怕他将这个小从弟当做半仙儿,现在问问将来的事态会怎么发展,好歹也能给自己解解心宽嘛。
“从弟,这次祖父会安然无恙吗?徐州会安然无恙吗?”
看着陶兴糟心的样子,陶温心中不忍。他没想到,原本势如水火的从兄弟两人,他甚至一开始认为陶兴会和笮融一起害他,所以一直以来,他对陶兴抱有极大的敌意。
如今,家族和公务的重担将眼前这个青年人磨砺成了无助且孤独的中年大叔模样。他知道,这个从兄向来是最努力,最认真的那个,然而最终,陶家仍然免不了败亡的命运。
一阵心酸涌了上来,陶温的鼻子也有些酸。
他还是忍住了泪水,强颜欢笑道:“从兄放心,祖父没事,百姓没事,一切有我呢。”
陶兴愣了两秒钟,突然难得地笑了。
“那便最好不过。”陶兴对陶温深深行了一礼,“府中刺史府令牌、文书、特使大印都给贤弟备好了,还请贤弟善用。”
陶温一愣,还给我整了一个大印?这波服务真是妥帖到家了。
这时,马车缓缓而来,杂役牵着缰绳走到了陶兴的身边。
陶温问道:“天都黑了,不知从兄去往何处?”
“既然已经侦查到了曹军的虚实,接下来刺史府里必然忙得不可开交,今夜我定然要住在刺史府中的。贤弟在北,抵御正面的曹军,想必也不会比我轻松多少。”
陶温笑着,行礼道:“原来如此,从兄慢走。”
陶兴的马车穿过了泰山军的马队,缓缓离去。
昌龙尹虎二人打马过来,齐声说道:“我们二人听孙家大姊说,公子想请刘备那伙人过来练兵?”
“然也。”
两个小将刚刚被猛张飞一招一个秒杀个遍,心里的畏惧还没有消散。怎么,现在还要认那些恐怖的魔鬼为老师,自己天天等着被虐吗?
昌龙苦着脸道:“没必要啊。公子你看,我们兄弟俩都卖给你了,我们那都是泰山军精锐中的精锐,公子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就是就是,公子下半辈子的人身安全,我们兄弟二人作保了。”尹虎急忙附和道。
陶温无语,招招手让两人从马上下来。
昌龙尹虎两人笑呵呵地跳下马来,贴在一起凑了过来,两张虚弱的笑脸充满了疲态。
突然,陶温出其不意,目露凶光,一嘴巴扇在昌龙的脸上,又抬脚一踹,将尹虎蹬倒在地。
两小将顿时人仰马翻,躺在地上哀呼尖叫。
后面泰山军的众骑兵见了,立刻纵马跑来,隐隐有剑拔弩张的态势。
孙怡见势不妙,拨马跳到陶温的身前,拔出剑来警示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