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其他类型 > 若水三千茹你所愿 > 第15章 重见天日女命立

第15章 重见天日女命立(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HP腹黑大魔王的心尖宠 第一卿色 重生八零,被纯情糙汉宠上天 医骨为后:圣上宠妻无度 穿书后,疯批小狼狗缠着我要贴贴 春闺杀 妖孽医妃很抢手 敲代码猝死后,我成了内卷魔法师 反派:重生的我和魔王携手复仇 星空图说

萧赭卿与罗道鸿依然在真切地追踪纵火火案,只是越来越多的线索指向模糊,却又直指后宫……

“王爷,我看明日您同我一道审一审看押在地牢里的那位女子,到底是何缘由遭了罪。”罗道鸿明明就知道那女子是何许人,不过王爷既然能按耐得住,事情反而棘手。

萧赭卿在案前不语,纵火一事本就与她无关,虽然他原本是要设计将军府,不成想,他们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纵火幕后之人倒是逍遥法外。

“也好。不过此事我们还是禀明圣上,这案子过去将月余,始终得圣上的牵挂,也算了了圣上的一桩心事。”萧赭卿倒不是怕罗道鸿,而是觉得万一哪一日又出什么事,此事此作为不能落人口实。原本承诺的几日之期如今在悄无声息中不作数了……口谕一事,说来也随意和任性。上位者好拿捏,这便是祸端。

二人一同进宫禀明圣上,萧赭卿手里有一份黑纸白字的认罪状,不过那是后宫里那位贴身侍女的。他的如此行径看似拿捏了,实则危险。枕边风,非空穴来风,有可能会成为飓风。

罗道鸿不知圣意意欲何为?萧赭卿也没有拿出那份认罪状,毕竟那是寒影用非一般的手段所得。那位侍女目前性命无忧,萧赭卿已经和后宫里那位谈妥了……

证据指向谁?谁是真正替人办事的人就得有能力承受轻易得来好处的反噬。反正贾语的嫌疑洗清……

罗道鸿先行离开,圣上背对着他问:“如今还能有女子这般让你牵挂,为兄真替你高兴。”

“牵挂暂时算不上,只是受岳丈所托。”他不说关于她的只言片语,他兄长的性子近来让人捉摸不透。

“你说,太子日后若是继位大统,我若是他,你便是第一个不会放过的人。”

他的转身凝视下,那一瞬间,那个儿时带着他玩耍的兄长似乎又闪现。

“那便如他所愿。”

“你怎不问问我是如何想的?若是从前,你该刨根问底探究竟了。”

“探了究竟也是空伤悲,不如解决根本的症结。”

……

“要不要赐婚?”

“现在不需要。”

……

“你走吧。”

“臣告退。”

……

终究是要成为陌路人的。

他想和他谈鲲鹏,畅游神域……

他分寸得当,一心一意当臣子……

有些路错了便是陌路……

有些人错了便是陌生人……

……

罗道鸿赶回六扇门的第一件事是要赶紧放了“鲍语”。

谁知狱卒慌慌张张地前来通报,颤巍巍地说,“她,她,她……她要死了……”

话音未落,罗道鸿赶紧一把抢过火把冲进了地牢……现在不是要她的命,而是要他的命了!

罗道鸿从未觉得这地牢如此地漫长,那个隔间的门早已打开,其他几个狱卒局促地站着也是束手无策。

“他是谁?”

“门主您忘啦,他就那个人。”

“敢问先生,还有救吗?”

她直直地躺在地上,气息幽若浮丝……

“得先将她带离这里。”

罗道鸿正准备上前,只感觉一只强有力的手伸出,瞬间拨开他,那斜着的掌风中,生生带着一股憋着的劲道。只见他将她抱起,脚底如生风般,只一会,他们便来到甚为隐蔽的后堂院落。

如此这般混乱中,罗道鸿也是反应过来,他这个王爷竟然对此处地形了如指掌。

“得见生天……”

“先生还是莫要长吁短叹了,救人要紧。”

“救人于我不要紧,要紧的是你家大人。”

“得得得,那先生救救我家大人吧。”

……

“我救人时,需要回避。”他边说边卷起袖拢。

罗道鸿和萧赭卿并未回避。他们还未如此仔仔细细打量一个人。

一个男人细皮嫩肉,属实难以让人信服。罗道鸿自从五年前见过他,今日这是五年后的第一次见面,更有一番仙风道骨的感觉了。刚刚在地牢里他背对着,并未看见他的面容。五年间不见天日,他的肌肤是那种没有血色的白又透净。

萧赭卿平生第一次见修道之人。圆一是佛门中人,他二人就容颜身形上来说,圆一更得信赖。

几乎没有阅历的他,一下山不日便进了地牢……

萧赭卿看他不急不慢的模样,早已让六扇门的人去请太医。这原本就是罗道鸿的辖内之事,只是他赶来地早,顺手就做了。

六扇门的郎中对于气若游丝早就束手无策。

他还在净手……

萧赭卿不是第一次见贾语气若游丝的模样,只是这一次,他佯装镇定。至少他坚信圆一的话,她怎么样也是回不去的了。看这个人闲庭信步的模样,她亦是有救。

道家救人法术:山、医、命、相、卜……

他看到她的机锋是孤独,他便偏想要送她圆满……

他施的自然是医术,道法自然从来都不是虚词。他虽不精通人情世故,却是在地牢里精修了自己的道法。追求道法自然的人,必然心无杂念。

他救的是一个孤单的灵魂。

起死回生的法术传扬出去亦可为他所用,不过看他二人亦不是那市井市侩嚼舌根的人。

………

只看他救人施针并未看出与普通行医之人的区分,毕竟外行是看不出门道的。

……

“她身子骨太虚了,我暂且灸了安神穴、内关、神门……她的命算是保住了……”

“她的命保住了……”那轻柔的声音却如石子砸在他的心上,又如那缠着的丝棉绕扯住他的心,她,活着就好了……

“王爷,此女该如何安排去处呢?”

“哎,她去哪里我便也要去哪。”也不知道刚才仙风道骨的神韵给隐去了哪里!

“她乃将军府贾大人的义女,自然得护送回将军府才是。”他想将她带去王府,但是闲言碎语的事情他如今也会顾虑了。

“那我也得去将军府守着去!”

萧赭卿觉得刚才的人大概是被人附体了,这人一张嘴就是一个单纯的孩子心性。

“法师还是随我去我家吧。”

“不合适!”

“不合适吧。”

那铿锵有力的言辞拒绝是门主罗道鸿的带着官威的声量。

而那句轻飘飘的便是囚衣在身的法师所言。

“法师难道还想在地牢里颐养天年吗?”

“不想!”他一个激灵。暗无天日虽然秉持道法自然,可是也需消耗形体及意志,不必继续受苦的修行。他入世下山原想一展抱负!

师傅说,乱世应道,盛世用儒。他觉得怎么会有这样的道理?

这“盛世”如老百姓所愿了吗?

“那我自然是劳驾王爷了。”

“门主,法师已然应下我的邀请。今日此事就定下了,若有所失,随时可到我王府拿人。”

“此事,我还得奏请大理寺卿。”

“那随你奏请吧。”萧赭卿门清,六扇门所料理的事何时轮到大理寺卿插手了!

“还请门主派人将将军府的大小姐,送回去!”

按理,哪有他们送人回去的道理,这便是承认他们的错处了!王爷的话,必是一言九鼎……于六扇门来说,他顶着王爷的威严,他们不得不照办!

贾语那奄奄一息不过是道家的法术,施法之人自然是上清派沈光晓道人。

门主察觉出其中的猫腻,奈何王爷情真意切,加上郎中的诊断,便证实了大小姐身体虚的事实。

罗道鸿吃了闷亏,便叫来当班狱卒问话,这也必须走例行公事的记录在册,也不得糊弄。

“道人有传信给何人吗?”

“回大人,没有。”

“最近他二人有行为古怪之处吗?”

“回大人,也没有。”

“有反常的行径吗?”

“回大人,并没有。一切如常。”

“你下去吧。”

……

“这世上真有那么神机妙算的道法吗?偏就如此凑巧?”

“大人,眼下阶下囚已经脱身,若真是以假乱真,敢用命赌一个陌生人的前途,那女子也不一般!”

“应该说是什么样的条件可以让一个人奋不顾身地救另一个人!”

“若是真的神机妙算,那还真是一石三鸟之计!”

“是啊,王爷的突然出现很意外,又在情理之中。这样反而没让我有口也说不清。”

“属下想问大人,王爷可有古怪之处?”

“他的着急是真的,可是我一来,他又收敛了。道人一来,似乎他悬着的心便放下了。所以说,若是说没有通风报信真的很难让人信服。”

“大人是觉得我们有王爷的眼线吗?”

“我怀疑,但细想之下漏洞百出。人是我们自己人,每段时日都我要亲自梳理排查。若是找利益关系,王爷来地迟些,于我来说事情反而棘手……”

“所以才是高人!也是狠人。”

沈光晓略施小计便得脱身的大恩惠!不过看她真的奄奄一息时,他为什么觉得她的表情是那么地安详?似乎于她来说,死正中下怀。

只是他们没料到的是,萧赭卿居然来地这般早。若是罗门主知情在先,那么主动权完全在他们手里。人算不如天算,王爷还落了一个话柄在门主手里。道人被请去王府做客,这可不算小事。

六扇门也没有多好的轿奁,萧赭卿也没有让寒影跟着,不然看起来像是他们六扇门受王爷的要挟。

悲喜之间真的一落千丈,她又要回将军府做千金小姐了。还记得被带走的那日,阳光何其明媚。昨日奄奄一息她也不知细雨微风,今日拉开小苇帘,她伸出手接住了落在手心的细雨,一滴两滴……凉凉的,犹如她的身体。她觉得假死也很伤元气,她这一生,在临死之前,还要假死几回呢!

说起来,她就是义女,如此兴师动众,她觉得不太好。路边的白玉兰开地高低绚烂。

将军府早已在大门口备好炭火的盆,她进入家门之前,先跨三昧真火红炭盆(将木炭用酒精朱砂混合液点燃即称为三昧真火红炭盆),寓意燃烧隔断所有霉运灾难。然后用事先准备好的柚子叶沾甘露水清净人身(没有柚子叶的亦可用柚子皮煮水代替,甘露水即寺庙内的供水即可,不便去寺庙求取的,可直接用井水,但必须是井水才可代替。)清净完毕之后,嬷嬷早已备好剪刀给贾语理发寓意转运,然后家里又给她备着满满的各色鲜花瓣以沐浴洗澡,最后让她大吃特吃一顿大餐。这一餐她吃的有些费劲,毕竟她最近的吃食都很素,她在嬷嬷的注视下细嚼慢咽……

然后是嬷嬷的教诲:因为她还是处子之身,便没有提禁欲一事……

她的旧衣物因为时间有点久,他便重新给她备了一身衣裳。她可惜的是她身上穿的还是他预备的新衣,回去按照习俗也得烧了……毕竟轿奁是从六扇门出的。

她还得去极琼寺打吉祥旺运七天;然后再祭祖七天;放生七天;登高七天;下水七天;外出远行七天;一般说行满这七七四十九之卦数后,方可转大吉。听完这些,贾语觉得,这虚弱的身子不知可撑得住!虽然她是无罪,是误伤,毕竟是受了牢狱之灾,该做的一样也不可少。她说她相信科学道理,在这里,她说了不算。再说,也是大家除了希望不受牵连,也希望她转危为安。

万丈高楼平地起,她的抬头,全是虚空。这里没有高楼大厦,倒全是春日的暖意。黄的迎春花,粉的桃花,绿的柳叶,白的梨花,紫的紫金花,黄的腊梅……她最喜黄腊梅……主要因为她的香气。

嬷嬷说:“你入暗牢之前的衣物带回家了吗?”

贾语点点头。

“切记不可再穿,包括所有入狱之前用过的物品也都不可再用,最好的化解方法就是你自己拿到河边焚烧后,直接扔进长流水中,最为大吉,这些不可转赠他人,也不可置之不管。老爷的意思是明日一早出门去寺里之前处理了。”

“好,我听爹爹的。”

这些时日,萧赭卿虽来将军府,不过并未见到她。

他讪讪地离开……

他本就公务繁忙,李桓还总打趣他,说他对将军府是情根深重……

近日李桓无所事事地在他的书房乱翻……

“你有事说事……鬼鬼祟祟地作甚!”

“我又不是那行鬼祟之事的人!”

“那你说说谁是行鬼祟之事的人?”

“施景琰啊!”

“他能如何兴风作浪!”

“你还不知道啊!”

“我应该知道什么?”

“花朝节你知道吧!”

“知道!不是过了吗?”

“过是过了,有些人心里没过呀!”

“你能不能明人不说暗语!我猜地累!”

“长话短说就是,将军府的义女小丫头和施公子看对眼了!”

“哼!他们之前原本也见过,这不稀奇。”

“你知道他们的事?”

“知道。两小无猜的打闹而已。”

“他们原先也不认识,不能算两小无猜!”

说的也是,如今不论灵魂,还是身体都不是曾经的那个小丫头了。

“那你可知,我们的施公子预备去将军府提亲。”

“什么!”他真的是拍案而起!

“我就说,你会拍案而起。银票拿来!萧十逸!”

他们还有兴致拿他做赌注!

“给我等着。”

……

火急火燎的他,刚换了一身衣裳便察觉不对,便看向身边的寒影。

“他提亲的是何人?”

“回……”

“不是她!”

“对!”

他立即折返回书房,始作俑者的两人早起逃之夭夭!

“也罢,我顺道看看去吧。花朝节没看的戏,今日一并补了吧。”

寒影想,花朝节你在宫里看戏怎么算没看了呢!”

李桓没告知的是,施景琰的确是倾心那个小丫头。只是将军府义女的身份怎么可以与嫡女身份相比!

而施老太爷给他相的正是三房的小丫头。那丫头活泼开朗的性子,这结为姻亲的缘分便是源于她与施老太爷的一面之缘,她的助人之情。

施景琰在花朝节遇上的偏巧是准备跑路的贾语……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寒影虽跟了半程……也从未觉得那孩子会对王爷构成什么威胁。

贾语,只是觉得这份少年的热情多少有些难能可贵……

李桓明所以,不过是因为施景琰找他喝酒了。他还知轻重,因为爷爷已经把话说在前头,若是他闹出大动静,只会让大家都难堪。

“鲍语的性子主要是无拘无束惯了,我们见地少,自然觉得稀奇!王爷也觉得稀奇,所以也总是耐不住想去看看。”

“他?木头人一个,也会动情?”

“前王妃至今,他可至今未娶!”

“也是!他的苦楚别人只看到她的荣华与富贵了……”

“三房的丫头并不逊色,个性上更胜一筹,你还没接触就抵触,对你和她都没好处。”

“那你和苗姐姐就一下看对眼了?”

……

“看来也不是啊。”

……她看对眼的的确不是他,他也不是。他们是冤家路窄,他们互相看上的人已经生了好几个孩子了。

“第一眼看到的总是表象,人与人总是要相处才知道眼前人的珍贵!”

“我就觉得我和鲍语意气相投……”

“你那个叫兄弟之情!只是她的身份是个女的!”

“可是很难碰到如此投机的人啊?”

“说话投机的人,你们可以好好地生活吗?她可以做到三从四德吗?你喜欢她的批判,那是因为目前你俩没有牵扯,她若是哪天批判三从四德……批判你日后的妻妾成群……你还过不过?”

“她若是嫉妒成性一定是爱极了我,我高兴还来不及!”

“哎,到时候你只会觉得麻烦!”

“我有她一个,为何还要妻妾成群?有最爱的人,夫复何求!”

“就你清高!”

“你不会与苗姐姐是貌合神离吧?”

“我们,恩爱着呢!小屁孩,不要管大人之间的事!”

“你自己都说不清楚,还来给我说教!”

“我下次让赭卿给你说教!”

“那我洗耳恭侯他的大驾光临!”

……

寒影心想他不是要去将军府,居然去的是施老太爷的府上。他总是能找出症结所在……

他与施老太爷下了两回合的围棋……

久违的师生相聚,“你比从前沉稳多了。”

“老师却是比从前意气风发了!”

“人老了,还谈什么意气风发?只是你的顾虑似乎多了。”

“人非草木,单是无为,我方然发现,竟需耗费全身的气力。”

“这便是人活着的样子。困顿,艰难,难,不易,易,容易,轻松驾驭……”

“那老师可乘风扶摇而上九万里了吗?”

“我非鲲鹏之类,亦无鸿鹄之志,安于一隅便是善终。”

“老师谦虚了。许久不见恩师,今日一见,老师比从前还年轻了。”

他说的是他的心。

人至纯便无杂念,自然显得年轻。

“爷爷,你在和谁下棋?”

施景琰看背坐着的那人,衣裳颜色居然是俏丽的天青色,一般都是老者来找老太傅下棋的。

“王爷……”

“不用行礼了……听李桓说,你近日得了一件极为珍贵的砚石,我想亲自来讨要了去,不知可否?”

“砚石倒是有,王爷是不是也觉得珍贵,我实在是不知。毕竟文房四宝还是王爷驾轻就熟。”

这话里话外全是影射之意……

老太傅那般聪明,看出了王爷的来意,不过他并不好奇,他的孙子虽说年轻气盛,可是也知进退,必能审时度势!

“桃子酒,女子喝的,你爱喝这个?大老爷们就该喝甘洌又浓稠的西凤酒!”

……

“桃子酒是她爱喝的!你不知。”

“此地不宜她久留,你不知。”

“谁对他坦诚,她便对谁坦诚,你不知。”

“这里是她讨厌至极的地方,你不知。”

……

他并不是说给他听的,他劝说的似乎也不是施景琰,是他自己。

……

他们都没醉,醉的是令人心碎的空气,弥漫着的酒香浓郁,化不开的绵绸……

他拂了拂衣摆,“我走了。你好自为之。”

……

他也有心不甘,“爷爷,若是身份位阶不一样,会不会我所得会是不一样的结果?”

“纠与人的因果都是一样!这一关不过,下一关只会更加艰难。与人相遇的缘分,好的要把握,坏的要及时放手。坏账的时候,还抱着赌徒的心态,那一定会输。”

(花朝节,是指中国百花的生日,简称花朝,也称“花神节”花神生日”、“挑菜节”,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一般于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二月二十五举行。

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各地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等风俗。

旧时江南一带以农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这一天,家家都会祭花神,闺中女人剪了五色彩笺,取了红绳,把彩笺结在花树上,谓之赏红,还要到花神庙去烧香,以祈求花神降福,保佑花木茂盛。正月的花神是柳梦梅,二月的是杨贵妃。

花朝节与中秋节相对应。据《广群芳谱·天时谱二》引《诚斋诗话》:“东京(今开封)二月十二曰花朝,为扑蝶会。又引《翰墨记》:“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花朝节日期可因地而异。

清代,北方一般以二月十五为花朝,而南方则以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中国南北气候条件不同,南方比北方提早几天为节日是合理的。

风俗习惯:祭花神、赏红、扑蝶、挑菜。

典故传统:花朝节在汉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因地而异的现象,可能与各地花信的早迟有关。世界上像中国那样定出花的节日的民族是不多的,可见汉民族对花的热爱有悠久传统。“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是旧时江南民间庆贺百花生日风俗盛况的写照,夜间在花树枝梢上张挂“花神灯”,灯火与红花绿枝相映成趣;更是一展各自手艺的好时节。

花朝节,是纪念百花的生日,因古时有“花王掌管人间生育”之说,故又是生殖崇拜的节日。中国古代的农耕、鱼猎全靠人力完成,人数越多,才越能显出生产力的强盛,所以在古代,人们是希望子孙繁衍,人口众多的。

关于花朝节的记载,南宋杨万里的《诚斋诗话》谓“东京二月十二日为花朝”。陶朱公书亦载:“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其风俗多是郊游雅宴,盛唐即有此风,参加者多是些骚人墨客,有时也有亲朋好友,在观景赏花中饮酒赋诗,欢声笑语……

宋代以前,过花朝节的一些高雅习俗只限于一些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之中,在民间并不普及。自北宋开始,其活动又有了新内容,增加了种花、栽树、挑菜(采摘野菜)祭神等,并逐渐扩大到民间的各个阶层。

中国是花的国度。它的由来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至于“花神”,相传是指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女夷,传说她善于种花养花,被后人尊为“花神”,并把花朝节附会成她的节日。

晋人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一书:“浙间风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所常言。”春序正中就是农历二月十五。 南朝梁元帝有花朝诗云:“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张正见花朝诗云:“诘晓三春暮,新雨百花朝”;唐代诗人方干诗云:“花朝连郭雾,雪夜隔湖镜”。对于花朝节的歌咏,在古代诗人们的笔下是很多的。

花朝风俗,各地不一。东北是要为花神设置神位,用素馔祭之。开封是举行民间的“扑蝶会”,优胜者可获大奖,《诚斋诗话》载:“二月十二日曰花朝,为扑蝶会”。

在洛阳,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市井百姓,在花朝节这一天都要到龙门石窟等处游玩,挑食野菜,品尝时鲜。商丘人更注重天象与丰收的关系,是以花朝日之阴晴,占卜全年小麦与果菜的丰收。在苏州,人们要在虎丘花神庙前宰杀牲畜,祭祀花神,恭祝仙诞。在节庆中,一般都有酒食宴乐助兴。

明清时的北京,花农一般多住在右安门外南边草桥和丰台一带。据明人刘侗《帝京景略》载:“右安门外南十里桥,方十里,皆泉也……,土以泉,故宜花,居人遂花为业。都人卖花担,每辰千百,散入都门、入春而梅、而山茶、而水仙、而探春。中春而桃李、而海棠。春老而牡丹、而芍药、而孪枝……。”清初冯勋《六街花市》也说“丰台种花人,都中目为花儿匠。

每月初三、十三、二十三日,以车载杂花,至槐树斜街市之。”据说,这座花神庙始建于明朝,庙门上方曾悬有“古迹花神庙”的牌匾,庙内前殿有花王及诸路花神的牌位。

传说洛阳牡丹等十二位花神因得罪了玉皇大帝,被打入凡间,花神们便来到京城南郊大地,使得丰台一带开满各种鲜花。人们为感谢花神对人间的恩赐,于是京都各花行集资建造了这座花神庙。 在花卉中,牡丹、芍药素有花王之称。)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离谱!刚满月就要联姻 嫁给跑山人夫君(种田) 武侠世界刺客行 西游:猴子,这生我帮你 神明的恋爱游戏 穿成星际唯一圣雌,绝嗣兽人疯了 错把上司当成crush闪婚后 妻叛:我跌入谷底再攀巅峰 惊悚鬼域:契约鬼潮的我震惊组织 天灾养家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