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是一季一次的大集,长河镇和附近的通远镇,焦镇,还有三个镇子附近的村子几乎每村都有人来了这里。因为长河镇是这几个镇子里最大的,所以集市也被设在了长河镇外面。
大集时候不仅东西种类丰富,还能自由摆摊,价格也便宜不少。可以说,是绝对不能错过的。而且,明天就是中秋,提前买些东西回去也好过节。
元妙妙也看上了这次大集的机会。
之前拜托元父做的车已经做好了。木头打的车上面有两个灶,是用泥土砌的,与木头隔开,一个灶上放了一口大陶锅,另一个灶却放了一块陶板,灶台上面钉了一行木架,大小刚好能够把陶罐放进去,是用来固定油盐罐的。最旁边还堆了一条烟囱,用来排烟。毕竟是要烧火的,要是烟熏火燎的不说别人会不会来,自己也受不了。
小摊子上面还有几个挂勾,能够挂油纸,也能够挂菜单。底板要比摊子宽一些,还有坐人的地方,最前面的车辕下面有一个被收起来的支撑车架的地方。这样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因为牛被卸下来导致车子一段掉在地上。
十三日晚上元妙妙就把卤味炖上了。这两日她在附近村子里找批量养殖的人家买了五只鸡,还有不少鸡蛋,两大条条猪五花。再加上自家园里种的蔬菜。
第一次做生意,虽然她之前说的很好听,但真正要干了,还是免不了想谨慎一些。
卤味她打算肉就卖三十文一斤,菜十二文一斤。鸡爪鸡翅鸡架买八文一个,鸡腿十二文一个。剩下的鸡肉就便宜一些,买十五文一斤。卤过的鸡蛋买五文一个。
另外一个锅,她打算做煎饼。煎饼好做啊,只要面糊,鸡蛋,还有酱,再加上馃子。至于可以加料就加旁边的卤肉,一块肉两文钱。一个原味的煎饼卖六文钱,加肉八文,加蛋七文。可惜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可以加,比如现代的火腿肠,热狗,鸡柳,培根,辣条,肉松等等。
那个馃子她也是十三号早上就开始做了。馃子要把面粉里加泡打粉,然后擀成薄片,等面发后放入油炸。但是没有泡打粉,索性放鸡蛋也可以。不过面团要多对折几次,这样起泡能力才好。炸之前最好再划几刀,这样受热更均匀,炸出来的馃子也就更酥脆。
炸这个馃子速度很快,几乎一分钟就能炸好,只是费油。家里的油其实是不够的。还好现在手上有钱了,元妙妙就直接买了一大块猪板油回来。足足有五斤,花了两百文。
炼油很简单,首先就是把板油洗干净,切成小块,然后焯水,可以放一些葱姜去腥。然后捞起来洗干净浮沫再放进锅里,加水熬。在熬的过程中水分慢慢被蒸发,肉里面的油脂就慢慢被炸出来。这个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出油量也大。最后把油盛起来,事先在油罐里面放入一些花椒,不仅可以增香,还能让凝固后的猪肉洁白如雪。不过现在天气太热,猪油是不会凝固的。
炸剩下的猪油渣加上一点盐,一点花椒粉就又是一道好吃吃的零嘴了。不仅可以直接吃,还能用来炖汤,包饺子等等。
锅里还留了一点油,元妙妙把事先发好的面片放进去炸,不一会就得到了三盆馃子。炸过东西的底油里面会浮一层油渣,颜色也会变黑,这种时候可以往里面到一些淀粉水,等淀粉炸好之后在把它捞出来,留下的油就能变清澈。
当然现在想要找到淀粉是很困难的。淀粉应该是在土豆,番薯这些传进来之后才被大量应用的。虽然还有其他的比如绿豆淀粉,豌豆淀粉,木薯淀粉,莲藕淀粉等等,反正她是没有找到。当然这样的油还是可以用的,只要把里面的油渣捞出来就可以了。虽然油的颜色不想没炸过东西的那么清澈,大不了另外放一个罐子就是。
因为事先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十四号早上,把车套上自家的黄牛,一家人就一起去赶集了。
集市通常很早就开始了,好在他们有车,起得早加上坐车过去,他们几乎是第二批到的。第一批是那些镇里的人还有离得近的村子里的人。
元妙妙他们到时,因为集市已经开场了,卖东西的好位置也差不多被占完了。她眼疾手快找到了一个空位,算是在中间地段,位置不好不坏,一眼进来是绝对看不到的,但是附近的几家铺子都不是买吃食的,只有一家面铺。
占好了位置,元妙妙和刘慧娘就开始忙活起来了。首先是把自己带来的柴火点上,把卤肉的锅继续用火温着。然后是从面粉袋里面掏出面粉,现场做面粉糊糊。旁边的酱,油,馃子,还有蔬菜都摆出来。
卤肉的香味不一会就飘满了附近这块地方。现在的时间本来就很早,来了的人赶早出发,就算是吃了东西也被这味道勾起了馋虫,更别说还有不少没吃的。
旁边摊子上吃面的人就明显被香味吸引力。
“那边摊上那两个小娘子,你们这买的是什么东西,这也忒香了,勾得我都没心思吃面了。说说怎么卖的吧。”他坐在面摊摆出来的桌椅上,脚边放了一个大竹筐,看不出里面放了什么东西。
“大哥,我卖的叫卤味,菜十二文一斤,肉三十文一斤,还有鸡翅鸡脚八文一个,腿十二文一个,蛋三文一个。”元妙妙回他,刘慧娘脸皮有些薄,只做事没吭声。
“怎么这么贵!你这卖的莫非是什么山珍海味不成。能不能便宜点?”
“大哥,这可真的算便宜了。如今光是瘦肉就要二十五文一斤,我这用的还是五花,里面还加了十几种药材,三十文一斤很便宜了。不过大哥你如果现在买的话就算我第一个客人,我给您打个八折,算是开门红了。”
“小娘子爽快,那就给我拿七文的肉,再加一个蛋。我也尝尝这珍馐。”
“好嘞,诚惠八文钱,是给您另外包好还是直接放在碗里?”元妙妙拿起一双长筷子,把陶锅的盖打开,夹了一长条肉出来。
那肉的色泽赤红,冒着热气。被放下案板上的时候还微微颤动,随着肉被提出来,本就霸道的香味更加浓郁。
周围一些听着两人对话的人都情不自禁的把眼神投到肉上。
随着刀切开肉条,里面却仍然是差不多的色泽,足矣看出这肉是多么入味。
“直接放我碗里吧,不用装。”这位大哥走过来,把碗放在灶台上。
“行。”元妙妙称了七文钱的肉,又把多余的肉放回锅里。再从锅里捞了个蛋。一起放进这位男子的碗里。男子也把钱放在收钱的盘里。
肉刚到碗里,男子就直接夹了一块放进嘴里。连回座都忘了。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
愣了几秒,他回过神。
“嘿,你这小娘子有点功夫,再给我来十文钱的肉吧,对了,好像还有菜是吧,那也来五文的菜,给我包好,千万别洒了。”男子回神就是又买了一些。
“嚯,难不成还真的好吃?”
“我看说不定是真的,那肉的样子你们也看见了,长的多漂亮啊,还有要是不好吃这人怎么会又买。”
“我看不见得吧,说不定这两人就是一伙的呢。”
旁边窃窃私语,有人蠢蠢欲动,想要买来尝尝是什么味道。有人却不信,认为是在演。
“是真是假试试就知道了,这么多人看着的,要是真骗了人他们也别想好啊。”一个人直接冲上去。
“小娘子,给我也拿五文的肉,还要五文的菜。”从刚才第一个买的男子那里可以看出,同样的钱菜明显比肉要多,自然还是买菜划算点。
“欸,您稍等。”元妙妙连忙点头。“后面的客人请您排排队,摊子小,站不了这么多人。”她又喊道。
像这个男子一样心动的人有不少,但行动的人却没多少,无他,还是这东西卖得贵了。总人也算是理解,没说什么纷纷排好队。
然而,尽管这样,元妙妙也忙了一会儿。她把切肉卖菜的事情交给刘慧娘,自己把另一口灶点起来,往上面倒了一勺面糊。
“客人,可还好尝尝我们这儿的煎饼馃子?保证味道好,也绝对是您没尝过的。”元妙妙一边摊开面糊,一边对着排队的人说。
等底下这一层面糊烙熟,她翻了个面,打了一个鸡蛋上去,把鸡蛋打散,等鸡蛋熟的差不多,又翻了一个面,刷上酱,放上馃子,最后把面饼卷起来,从中间一刀两断,拿了张油纸包起来。
”看一看,瞧一瞧,新鲜出锅的煎饼,又软又脆,别具滋味,只要六文一个,一个就能饱,吃过饭的没吃饭的都可以来尝一尝。买了绝对不亏。”元妙妙吆喝到。“面糊有限,鸡蛋有限,先到先得。”
刚才看见她做煎饼的人也是瞪大了眼,毕竟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做出来的,除了中间价的黄色的不知道是什么的块块,其他东西都很常见,就是不知道她是怎么想出来的了。
“小娘子,给我一个吧,正好我家孩子还没吃。”排在第四位的妇人说道,她手上还牵着一个小孩,他们身上衣服的料子看着不错。难怪敢尝试,可能对他们来说,这六文钱有些贵,但东西是看着做出来的,安心。
“好,马上给您送来。”元妙妙从摊位后面走出来,把煎饼给这位妇人,同时也把钱收回去。
妇人拿过煎饼,隔着油纸都还觉得有些烫,她蹲下来,把煎饼给旁边的男孩。
“娘,娘快给我,我想吃。”这个男孩见他一蹲下来就忍不住去拿她手里的煎饼。
“行,小心烫,个小馋猫。”妇人把煎饼给了男孩,看来是这个孩子想吃,不然妇人恐怕不知道会不会买。
有了这一单,煎饼馃子也算是开了门,接着又有不少人来买这个。
元妙妙和刘慧娘两人就这么一直忙活着,这一天过得飞快。
“对不住啦,各位,今日的东西卖完了,十六号我们还会在长河镇南街开摊,欢迎大家光临。今日已经买完了,我们要收摊了。”元妙妙看着摊上的东西被卖完,对着后面还在排队的人说。
“那你们下次可要多搞点,就这么一点东西哪里够卖的。”没排到的人自然免不了唉声叹气,对她们埋怨。
“是是是,下次我们一定会多弄点的,抱歉今天没能让您买到,欢迎下次光临。还请以后多多照顾我们的生意。”元妙妙自然是一叠的应声。手上也没停,一直在收拾东西。
集市只持续到了下午一二点的样子就解散了,之后她们就随着人流进了镇子,在南街继续卖。这下倒是买卤味的人多一点了,大部分是打算拿回去当个菜的。
也有不少人是听别人说了卤肉和煎饼果子来的。总之,她们算是一炮而红了。回头客不知道有多少,但名气已经打出去了。
梁珲已经来了,自从集市解散后就跟在她们身边忙活,也是为了保护她们。毕竟两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守着这么大一个摊子,之前东西还卖得那么好,肯定也会有不少人眼热的。有梁珲在,那是要安全不少。
几人收拾好摊子,就打算套上牛回家了。梁父梁母早就跟着村里的车回去了,现在就只剩他们三人。
一路上,刘慧娘一改在摊位上的沉默腼腆,叽叽喳喳说了一路,是肉眼可见的兴奋。说道有多少人来买,赚了多少钱之类的时候还会压低声音,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颇为可爱。
元妙妙也有些期待。
回到家,两人什么都没干,把院门关好后就坐在大堂数钱。
她们两个找了一块布铺在地上,然后把今天装钱的盒子拿出来,往地上倒。
哗啦哗啦的一阵声响,布上面就堆了一堆的铜板。其实赚了多少钱她们心中也算是有数的,她们今天只是试试水,肉和菜都是十斤,那就是卖了大概四百二十文;三只鸡鸡腿鸡翅鸡脚鸡架另外算钱是一百九十二文;还剩下的鸡肉大概是三斤,就是四十五文。然后就是卤蛋,卤了三十只蛋,一只五文,共一百五十文;还剩下七十只蛋做了煎饼果子,一个卖六文,就是四百二十文。这一些全部加起来就是一千二百二十七文。也就是说今天她们就赚了一两银子还有多。怎么能不叫两个人眉开眼笑的。虽然这只是收入,利润的话肯定没有这么多。
除了肉和蛋,其他东西都是家里的。自然就没费多少钱,猪肉是二十六文一斤,鸡肉是二十文一斤,鸡蛋比较贵,要三文一个,也就是差不多七百文。这么算下来纯利润大概是有半两银子。其实也还算可以了。这个绝对是高收入。等之后扩大了规模,那还不是财源滚滚来。
元妙妙想着,脸上笑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