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其他类型 > 每天读一点经济学常识 > 6—10

6—10(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掉马后:傅少他又粘又撩 哈佛学生最喜欢的数字游戏 千树万树梨花开 哈佛学生最喜欢的逻辑游戏 重生宠爱:短命娇妻哪里逃 哈佛学生最喜欢的猜谜游戏 剑道狂神 斗罗:武魂殿万岁 风水相婿 团宠小奶包:疯批闺蜜是我娘亲

6.Amazon在赔钱中高速发展

电子商务是信息极度发达后在网络媒介上开启的购物平台,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互联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的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Amazon即亚马逊网络电子商务公司,简称亚马逊,是美国最大的一家网络电子商务公司。从它由Cadabra更名为Amazon开始,便开启了疯狂的扩张模式。我们先从亚马逊的定位轨迹上来看它的扩张野心。1994年至1997年,贝佐斯把亚马逊定位成“地球上最大的书店”。1997年至2001年,贝佐斯把亚马逊定位成“最大的综合网络零售商”。2001年至今,贝佐斯把亚马逊定位成“最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在以往的发展经验中可以看出,为了实现它的每一个战略定位,亚马逊不惜以高出传统零售商店6倍的代价来提升市场知名度。也就是说,每收入一美元,传统零售商店花4美分就够了,而亚马逊则要花费24美分。在定价方面,亚马逊采用最低折扣策略,以巨额亏损换取营业规模。

截至目前为止,亚马逊收购了包括卓越网在内的众多电子商务平台,且不论亚马逊在赔钱状态下高速运营的策略是否正确,零售业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盈利,待亚马逊逐步实现了从掠地到攻心的战略计划,这些

年的努力能否带来回报,才是对Amazon在赔钱中高速发展正确与否的唯一评判标准。

7.永和豆浆的连锁经营

连锁经营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个企业,以一定的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在整体规划下进行专业化分工,并在分工的基础上实施集中化管理,把独立的经营活动组合成整体的规模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益。

连锁经营的集中优势就在于把分散的经营主体联合起来,形成统一的规模,统一的文化,然后进行统一配送,统一管理,在商品的质量上给予保证,让消费者对其产生信赖。

永和豆浆从产生到发展就是一个成功的连锁经营案例。20世纪80年代中期,永和豆浆在台湾注册商标并成立公司,向当时风靡中国市场的洋快餐“肯德基”“麦当劳”等发起了挑战。截至2005年,永和豆浆在大陆开店150余家,除去13个直营店之外,其余全是加盟店,总营业额超过4亿元,成为全球中式餐点知名品牌。它的成功在餐饮行业引起很大规模的复制风潮,一大波餐饮品牌开启连锁经营模式,加盟店成了当下餐饮行业的主力军。

永和豆浆的成功除了归结为其连锁经营策略之外,还在于它的品质优势。2012年,永和豆浆提出低碳经济的营销策略,将环保、健康、养生等文化融为一体,向消费者展示了一个“绿色”的餐饮形象,再度将企业的美誉度提升至国际化水平。现在,永和豆浆已经褪去了成立之初的街头小店模样,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食的代表食物而被世界各国消费者所喜爱。

8.惠普公

司“Flash创意大赛”:病毒式营销

病毒式营销是一种网络营销方式,又被称作病毒性营销。它是指经营者利用公众的积极性和人际网络,让营销信息像病毒一样传播和扩散,从而达到提升产品或服务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目的。也就是说,企业通过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一部分消费者,然后通过这部分消费者自发的体验分享来达到宣传的目的。

这种营销的最大特点就是受众自发的口碑宣传,和传统营销比起来能节省一笔很大的宣传费用。病毒性营销的宣传方式有很多,最常见的是口头传播,其他还有:人际关系网络传播,精美网页传播,节日祝福传播,便民服务传播等。

惠普公司的“Flash创意大赛”就是病毒式营销的成功经典案例之一。当时惠普公司事业部为了推广惠普笔记本电脑,和专业的Flash网站闪客天地达成合作,举办“Flash创意大赛”活动,成功地吸引到众多参与者。经过两个月的作品征集,惠普在没有任何营销成本的情况下征集到很多优秀的Flash作品,这些作品传到网络上,浏览量超过1500万次,短时间内达到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连带着惠普笔记本的销量也大幅上升。惠普的这次近乎无成本的病毒式营销策略也一跃成了营销领域津津乐道的经典案例。

类似的营销案例并不少见,例如前阵子很火的“杜甫很忙”系列涂鸦,经查实都来源于国内营销策划公司。可以看出,成本低、高效率的病毒式营销在广告界很受欢迎。

9.为何要买壳上市

买壳上市又称“

借壳上市”、“后门上市”或“逆向收购”,是指非上市公司购买一家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来取得上市的地位,然后注入自己的相关业务及资产,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通常情况下,需要买壳上市的企业多为民营企业,因为民营企业常常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约,无法实现直接上市的目的,只能通过买壳上市来达成目标。

民营企业碍于自身的劣势,通过买壳来实现上市的目的不失为明智之举。以往经验表明,收购者通过买壳上市具有三大好处。首先,能节省一笔中介费用。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申请上市的中介费用水涨船高,和直接上市相比,买壳上市所需要的时间和工作量都较少,相对的所需费用也较少。其次,买壳上市可以省去很多的工作,节省筹备时间。收购者若不改变公司的主营业务或者把大量的资金剥离上市公司,就能省去很多中间程序,节省数月的准备时间和上市时间。最主要的是,买壳上市对上市公司的要求比较灵活。借壳上市最大的吸引力在于能够给那些对上市比较感兴趣但是目前又没有达到上市要求的企业提供方便。比如20世纪90年代的中信泰富,在并购重组案例中称得上经典。当时,“中信香港”通过一系列的配股发展,将原有资金注入了“泰富发展”,成功实现买壳上市,仅1991年到1996年几年时间,股价从1.3元每股涨到了44.9元每股,按股价计算,成为跃居香港前十位的上市公司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买壳上市并不是万无一失的上市途径,收购者在注入资金之前要

对卖壳公司做好调查,以免遇到突发的潜在风险。

10.什么是管理者收购

管理者收购是一种企业收购方式,用英语表示就是,Management BuyOuts,简称MBO。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与经理层利用所融资本对公司股份的购买,以实现对公司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的改变,实现管理者以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一的身份主导重组公司,进而获得产权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这种企业收购方式最初起源于美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十分流行。管理层收购的方式让经营者实现了一种心理上的转变,由为老板工作变成了为自己工作。当管理层和其他员工自己出资认购公司股份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便把自己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绑在了一起,因此更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司的经营管理中。从这个角度来说,管理者收购对于调动企业内部员工积极性,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有很大帮助。在国内,管理者收购开始是近几年的事,目前试行管理者收购的公司并不多,比较知名的有新浪、宇通客车、美的、深圳方大、佛塑股份等上市公司。

管理者收购最突出的贡献就是解决企业内部激励机制问题,通过管理者与经营者身份的重叠,降低企业所有人与企业管理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成本。同时还能避开相关法律对诸多问题特别是股票来源的限制,使持股方案能顺利实施。

但是,在管理者收购实行的过程中,若对经营者的监督不力,有可能出现国有企业负责人中饱私囊的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国有资产损失。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覃宛陆修 千术 闪婚财阀:江总出价一千亿要宠妻 火影之瞳术巅峰 本宫不想倾国倾城! 木叶:我宇智波,开局通灵宝可梦 入夜 全民转职:死灵法师!我即是天灾 重生七零:狠戾军官被我撩红眼 夜阑卧听风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