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6、杨家将
时至三月,甲戌日,梁帝朱温以山南东道节度使杨师厚兼潞州四面行营招讨使,御驾亲征,浩浩荡荡从京都洛阳出发。
话到此处,咱们有必要详细介绍一下这杨师厚!此人乃杨家将的祖辈!你没感到意外吧?中原七侠第二号人物“神掌”杨忠凯就是他的同代杨家宗族人。当然,这老杨也是《水浒传》里一百单八将之一“青面兽”杨志的先祖!而杨志乃是杨令公杨无敌杨继业之嫡孙。这下,你可看好了:
杨家将家族名单和辈份排名
第一代
金台侯金刀杨会(杨师厚)、杨桂荣(女)
第二代
金刀王杨会之子:火山王杨滚(杨信、杨君爱、杨弘信)、杨嗣(杨弘远高阳关前阵钤辖保州刺史杨嗣:名将杨信之弟,是杨家将七郎原型,也是演义中假杨滚的原型。)
杨衮,民间小说杨家将早期人物,事迹主要见于《残唐五代演义》、《杨家将 前传火山王杨衮》,《杨家将前传火山王杨衮》中其为杨继业之父,有杨衮大战李存孝、五龙二虎逼死王彦章、火山王战败辽太宗、铜锤换玉带等故事,其历史原型为杨弘信。
人物经历:
“拜师夏鲁奇”:大宋杨家将的先人火山王杨衮字君爱,由北汉宋初时的杨信演变而来。金刀杨会之子,是大宋杨家将的先人,金刀令公杨继业之父。妻金玉荣。杨衮生于乱世的残唐五代,他自幼随父学刀,后又向神枪手夏鲁奇学枪,向飞锤将金良祖学锤,练会全身武艺,名震中原。
“大战李存孝”:李克用的十三太保李存孝为当世第一名将,唐皇御赐“天下横勇无敌金牌”,杨衮学艺成功后,打算抢过这块金牌,直奔太原府找李存孝挑战。李克用很佩服杨衮的勇气和人才,就想收服他,没让李存孝直接上场比试,先让大太保,四太保和七太保上场,结果悉数被杨衮打败,十三太保李存孝上场后,杨衮不敌,黯然离去。
“逼死王彦章”:杨衮后投靠后唐,兴唐灭梁,与后来先后做过天子的李存勖、李嗣源、石敬塘、刘知远、郭威(故称五龙)合战后梁铁枪大将王彦章,除了五龙外,杨衮和高行周未做天子,故称二虎,在此车轮战下,最后王彦章力尽自杀。由此可见一斑“铁枪王”的实力!
“战败辽太宗”:杨衮与刘知远、高行周结拜为兄弟。后来刘知远当上后汉皇帝,时逢辽太宗进犯中原,杨衮联合了三十六寨兵马,在火塘寨自立为火山王。打出“扶汉灭辽”大旗,一举打败辽兵。但是他也认清了刘知远并非明君,拒不接受皇封,仍归火塘寨而去。
“铜锤换玉带”:刘知远之子刘承训继位后,猜忌功臣,郭威起兵建立后周,后汉老臣们不服后周,继续以太原刘知远之弟刘崇建立的北汉为正统,杨衮有杨继忠、杨继孝、杨继仁、杨继义、杨继康、杨继凯、杨继业、杨继亮等八子,不想杨继亮本为高怀德之弟高怀亮,从小失散,被杨衮收养,家人杨洪禀告火山王义子高怀亮,得知自己是高家后代,闯进天汗山去救哥哥高怀德了。火山王得知后带领杨继康、杨继业及火山军来到泗水关,与后周大将赵匡胤对战,两人大战百余回合,杨衮马失前蹄,摔落马下,赵匡胤驻马停手,让杨衮换马再战。杨衮换过马后,使出了绝技“走线铜锤”!赵匡胤掉落马背,杨衮也饶过了赵匡胤。二人惺惺相惜,最后杨衮以“走线铜锤”和赵匡胤的玉带相换。
亲属成员:
父亲:杨会
长子:杨继忠
次子:杨继孝
三子:杨继仁
四子:杨继义
五子:杨继康
六子:杨继凯
七子:杨继业
义子:高怀亮(杨继亮)
历史原型:杨衮历史原型为后汉麟州刺史杨弘信。明代刊刻《资治通鉴》时,把曾参加高平之战,支援北汉的辽将杨兖名字误作杨衮,杨兖即《辽史》中耶律敌禄小字阳隐的另一音译,因此误刻,故此民间有杨衮历史原型为耶律敌禄说法,实误,宋本《册府元龟》、《资治通鉴》等皆为杨兖,按《辽史》中耶律敌禄为孟父楚国王耶律岩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二伯父)的后代,二者非一。
杨嗣(934~1014年),瀛州人氏。生于后唐应顺元年,卒于北宋大中祥符七年。以左龙武大将军致仕。建隆初以信荐为殿直,三迁崇仪副使、大山军监军。雍熙四年,就命知军事。代还,以吏民借留再任,俄迁高阳关战棹都监。淳化二年,改知保州,门无私谒。转运使言其治状,优迁威虏军,改崇仪使,与曹思进同为静戎军、保州、长城、蒲城缘边都巡检使。改如京使,再知保州,有战功。
五年,边人寇保州,嗣与杨延昭御之,部伍不整,为所袭。士马多亡失,代还,特宥其罪。明年,与防秋之策,条陈北面利害,以其练达边事,出为镇、定、高阳关三路后阵钤辖,移定州副都部署,留其家京师,假官第以居。
景德初,改镇州路副都部署。上以嗣耄年总军政,虑有废阙,旋命代之。连为赵、贝深三州部署。大中祥符五年,复出为天雄军副都部署。六年,以左龙武大将军致仕。明年卒,年八十一。录其子承宪为侍禁。
第三代
火山王杨滚之子:杨继忠(杨继周、杨继康)、杨继孝(杨继凯)、杨继仁、杨继义、杨继康、杨继凯、火山王金刀王都虞侯金刀令公杨继业(杨崇贵、后更名杨业、杨无敌)、杨继亮(义子:原名高怀亮,高怀德之弟)、杨继祖、杨崇训(杨重训、杨重勋)
第四代
(1)火山王金刀王杨继业之子:忠孝侯杨延平(杨延昭、杨泰、杨渊平、杨延朗)、义勇侯杨延定(杨延浦、杨永、杨延定、杨延广、杨延用、杨贵)、忠武将杨延光(杨延广、杨勋、杨延训、杨延辉、杨延庆、杨顺)、杨延辉(杨延玉、杨贵、杨延环、杨延朗、杨 化名:木易)、杨延德(杨延环、杨延贵、杨春)、金枪将保灵侯杨延昭(杨延贵、杨景)、敏烈侯杨延嗣(杨延彬、杨希)、杨延顺(杨顺义子:原名王平,化名:王司徒)、杨延兴(原六朗部将,自认是杨九郎、六郎义弟、业继业义子、自己号称杨九郎自认义子:原名杨兴)、银枪将假六郎假杨景、杨延惠(因其代六郎而死和生前有认六郎为兄后佘太君认其为义子死后追封:原名任堂惠)、杨延琪(杨琪杨八姐杨春花)(女)、杨延瑛(杨瑛杨九妹杨秋菊)(女)、杨延琼(说呼全传中呼延丕显之妻子)(女)、杨延琅(女)、杨排风(小说中最后佘太君认其为义女,演义中没有)(女)
(2)杨崇训之子:杨光扆
第五代:
(1)忠孝侯大郎杨延平之子:杨宗显(《金枪传》人物)、杨传永、杨德政、杨宗广(杨文广)、杨充广
(2)义勇侯二朗杨延定之子:杨宗魁(刘版杨家将中,最特别的一个人物,长象和其父亲一样十分相似宋皇,最后死因也基本一致)(杨宗孝《金枪传》的名字)
(3)忠武将三郎杨延光之子:杨宗宪(刘版杨家将中,貌似潘安是评书中常见的小生型武将,擅长弓箭有“赛李广”之称,类似薛丁山一类人物)(杨宗繇《金枪传》的名字)
(4)四郎杨延辉之子:杨宗孝(杨宗登《金枪传》的名字)、杨宗峰(杨忠峰)、杨宗原(四郎二妻其耶律金娥之子:原名耶律中原)(杨宗锋《金枪传》的名字)
(5)五郎杨延德之子:杨宗槐(杨宗瑶刘版杨家将中,杨家唯一长象不雅的武将,昙花一现,轻功高强,评书里常出的矬子,力大无穷呼延平类人物使用的兵器也是棒槌)
(6)保灵侯六郎杨延昭之子:定国王平南王杨宗保(杨宗闵)、杨宗勉(杨宗冕杨宗显杨宗闵)、杨宗政、杨宗奎(刘兰芳评书版,六郎、大刀王兰英之子)、杨秋菊(女)、杨心茹(女)(明版杨家将和五虎平南中杨七姐)
(7)敏烈侯七郎杨延嗣之子:杨宗英
(8)八郎杨延顺之子:杨宗连(杨宗德杨宗林杨宗奎)、杨宗飖、杨宗土(八郎二妻其耶律银娥之子:原名耶律中土)
(9)九郎杨延兴之子:杨宗唐(随父并入杨家)
(10)十郎杨延惠之子:杨宗童(任宝桐其是六朗义子也是佘太君认的义子任堂惠之子:原名任宝童)
(11)杨宗齐
(11)杨光扆之子:武伯候杨琪
第六代:
(1)平南王杨宗保之子:太平王御前太尉少令公杨文广、二令公杨文举(化名:木青)、英烈少女杨金花(女)、杨宣娘(杨文姬)(女)、杨充广、杨文贵、杨文藩(义子:原名杨藩)、杨崇勋(杨业是其伯祖。宋朝积弱,最后亡于外敌)、杨文惠(女)
(2)杨宗勉之子:杨文震(杨震)
(3)杨宗唐之子:杨文悦(随父并入杨家)
(4)杨琪之子:杨畋、杨云儿(女)
第七代:
(1)太平王少令公杨文广之子:杨怀仁(杨公正)、杨怀兴(杨唐兴)、杨怀恩(杨彩保)、玉面虎太平王杨怀玉(化名:吴玉)、杨邦玉、杨邦仪、杨邦怀、杨闹红(女)、杨满堂(此女将只有传说北海予风景区号称“甘肃第一园”,其中马踏泉最负盛名,它不仅有宋代杨门女将杨满堂西征的美丽传说)(女)、杨月满(后宋慈云走国全传杨文广二十个月出生的女儿)(女)
(2)杨文震之子:恭武王武安信王武安和王同安郡王殿前都虞侯检校少保杨怀存(杨存中杨沂中杨恭武)、杨怀居(杨居中)、杨怀执(杨执中)、杨怀安(杨安中)
至于各地杨家族谱,终有总、分支、大支、中支、小支之说,就如同大树一般,树根、总躯干、分枝、枝枝叶叶、枝繁叶茂。诸位如果有兴趣,可以翻阅杨家族谱略加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