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立太子是国之大事, 建章帝虽然和礼部说国家内忧外患,不必大操大办,但依旧从内帑拿银钱出来让礼部为册立太子一事费心, 再起复太子妃之父前三辅罗至正, 其兄罗敬熙被赏正三品锦衣卫指挥使带俸,其弟罗敬熙已经是举人身份,另行赏赐古董彩缎等等。
消息传到高平时,罗至正正和弟子在爬山, 他年纪虽然上来了, 但是精神矍铄,没有疲倦之色。
身边围着的弟子们反而劝道:“先生不若在此歇息一二,这里正好有一座亭子。”
罗至孝抚须笑着点头坐下, 一路谈天说地, 心情极为畅快,口中吟诵起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公退之暇, 被鹤氅衣,戴华阳巾, 手执《周易》一卷, 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 送夕阳,迎素月, 亦谪居之胜概也。”
“老夫平生心愿已了啊。”
众人知晓罗至正正是大展宏图之时却是辞相回京, 心里哪里会这么平静, 他身边的弟子们也知晓他的报复,冀望他能尽快起复。
如此清闲虽好,但国家到了现在,有识之士都隐居山野,朝廷怎么会有可用之人?
就在此时,罗家接到三百里加急传来,罗家下人带了本地巡抚、布政使全部过来了,来人道:“老爷,咱们家的五姑娘已经被封为太子妃,皇上又下旨将您起复,即刻入阁,还有咱们家大爷恩封正三品锦衣卫指挥使带俸。”
罗至正自己都没想到这么快就起复,女儿还被封了太子妃,他又带领众弟子跪下谢恩。
弟子们当然知晓罗家出了一位宸王妃,这位王妃当年不少人以为会嫁给罗至正的门生,到底罗至正最看重的就是科举正途,而且宫中结亲也都为勋贵,哪里知晓宸王妃罗氏脱颖而出,嫁给了皇上最宠的皇子,现在更是成了太子妃。
整个罗家已经沸腾了,郁氏那里范氏汪氏等人都来恭喜,再有范氏之媳妇,也就是罗敬柔的女儿颂姐儿也过来了。
她和丈夫是表兄妹关系,她又继承其父母的容貌和聪慧,嫁回自己外祖家,简直如鱼得水。
范氏因为听闻她被窦氏苛待,对儿媳妇百般怜惜,管家时也是带着她,颂姐儿自以为自己已经是做到顶峰了。
但今日所见,五姨因为封了太子妃,外祖父外祖母甚至连自己的舅舅兼公公人人都沾光,甚至罗敬熙似乎都已经忘记他的亲妹妹,自己的娘亲了。
见到郁氏一口一个太太,还道:“等儿子奉命送您和父亲上京时,正好能参加太子的册封礼,这可是我们罗家莫大的体面了。”
“是啊,瑶娘也算是熬出头了,真是要谢皇上的天恩。”郁氏心里知晓女儿是很委屈的,孩子差点被陷害,丈夫常年不在家中,洪家也是虎视眈眈,可谓是强敌环伺,只不过她自己熬过来了。
宫里的人事浮动是很快的,尤其是身处其中,瑶娘都能觉得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不一般。
这个变化当然是好的,但她依旧依礼而行,从不因为身份变高了,就露出得色,饶是洪皇后看到她都忍不住点头,这才是持重之人。
多少男人,乍然富贵,一朝得势,都忍不住自鸣得意,整个人抖起来了,可她就是和平常一样。
以前还常常提孩子,现下基本都不提承运他们,在她这里陪着说话,也只是说些佛经或者人情往来,还有她平日做的针线,时常说几个笑话,但也绝不多言也不多问。
若非她梳成妇人发髻,看起来完全是云英未嫁的姑娘家的模样,博学多才美丽聪颖,处理事情又公私分明。
果然是很有国母之相,其实她原本就是最喜欢高玄策,也喜欢瑶娘,只不过当初因为周王是嫡长子,她为了保全小儿子,才对瑶娘有些不好的看法,认为她野心很大。
但现在看来,她只不过是一个女人,即便有些谋略,但也没有害人。儿子也并非是为她,也是为了自己的野心。
“母后,这是儿媳新抄的一本经文,这本经文听说是当年五祖弘忍所讲的《金刚经》,玄妙又不晦涩,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您看看。”瑶娘把自己所抄写经文递给洪皇后。
无论如何,她的孝心是做到了。
这个徐青容不同,徐青容晨昏定省来的勤,但是真正花心思送给婆婆的却少。
甚至,她还不明白一个道理,即便是婆媳,关系过分亲近了也并非好事。瑶娘就保持一定的度,不会过分亲密。
人一旦太过亲近,就是灾难的开始。
洪皇后接过经书,见她抄写的如此秀雅的字体,且知道她年纪大了,字体写的颇大,就知晓她的用心。
“你现下忙,怎么还做这些。”洪皇后对于她的孝心还是笑纳了。
瑶娘则道:“儿媳这是应该的,您很不必这般客气。”
洪皇后点头,又问徐青容,知晓周王病体稍愈,她就在她们请安之后去见大儿子。
周王正卧榻养病,其实病已经好了多半,只是被降一级,加上日后还要匍匐在弟弟跟前,他心里过不去,更不愿意出去,已经上了折子请求就藩了。
提前就藩还不必参加弟弟的太子册封礼,真是“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
但听到洪皇后亲自来探视,他也只好起身,洪皇后难得细细的问他身体状况,又听闻他要就藩,真是觉得人生多变化。
之前,她还逼着大儿子发誓要善待小儿子,那个时候大儿子高高在上,何其不可一世,现在却躺在病榻上,没脸在弟弟面前称臣,只想就藩。
“你身体既然好些了,我也就放心了。你就藩的事情,我已经听你父皇说了,你父皇说选了卫辉府给你。”洪皇后也把自己知晓的透露给他听。
周王沉吟不语。
卫辉府在河南,河南是中原一带,土地肥沃,周王也心下稍安。
即便是周王恨不得立马就藩,但藩地要修建藩王府,还要拨土地,这可不是一时就能办好的。周王只能称病不出,否则还得跟弟弟行礼。
高玄策那里当然知晓,私下和瑶娘笑话,瑶娘却道:“这我就要说你了,人在得意的时候就越发不要计较了,如果你是他,那你肯定也会心里不舒服的。既然你已经决意不同他计较,让她正常就藩,又何须如此呢?枉做小人了。”
睚眦必报固然很好,但人最好的是专注自身。
“知道了。”高玄策高兴的拥着瑶娘。
瑶娘站起身道:“现在你尚且能听的进去我的话,日后怕是要嫌弃我啰嗦了。”
高玄策迅速摇头,他也很会看眼色,忍不住道:“不会的,你放心吧。”
又说承运要被送去建章帝处抚养,头一个舍不得的就是瑶娘,她本来这辈子决定要好好陪孩子来弥补上辈子,哪里知晓高玄策为了前程稳固,让儿子给皇帝抚养,固然这对承运前途更好,但做娘的难以忍受分离之苦。
平日就是面对别人下黑手都不动容的瑶娘,难过的忍不住哭了,这让高玄策手足无措起来。
“你这是怎么了?”他连用手替她拭泪,又怕弄疼她的肌肤,急的团团转。
“我是舍不得承运,前世我就亏待他了,这辈子又是母子分离。”瑶娘眼泪又簌簌的流。
高玄策这才意识到妻子虽然也有野心,但始终都把亲情放在第一位,他自责道:“都是我不好,我以为这样做很好,父皇那么一说,我就答应了,对不住了。”
看瑶娘哭是不哭了,但还是不愿意出声,也不理他。
他一下就慌了,站在她面前低着头,跟做错了事情的小孩子一样:“你骂我吧,好不好?都是我不好。”
瑶娘见他如此,素来知晓他就是这般,但若遇到利益相关的事情,绝对还是果断下命令。
这样的人好也不好,无论他对自己再好,但他永远不会忘记怎么使他的利益最大化。
“好了,我不骂你了,难为你要册封太子这么大的事情,总得开心一些。”瑶娘轻声道。
但高玄策不敢掉以轻心,堆起笑容来:“你放心吧,儿子那里我会让人看着的。”
哪里知道承运根本没有瑶娘想象中的不舍,因为高玄策长期不在家,他反而和建章帝更熟,建章帝作为一个皇帝,脾气呢,反而是更好。
因此,他搬到福宁殿的第一日,瑶娘担心不已,他却呼呼大睡。
建章帝还亲自和自己的小孙子一起睡的,为了让孙子崇拜自己,更是使出浑身解数,以至于承运在建章帝这里更自在。
因为他要什么,建章帝能够直接吩咐人去做,作为皇帝权利比他爹妈还大。
所以,再回王府时,瑶娘悄悄问儿子:“你有什么不习惯的?”
“儿子什么都好,就是想母妃,若是母妃陪儿子去福宁殿就好了。”承运拉着瑶娘的手不放,又说起在皇祖父身边如何如何……
瑶娘这才意识到,男孩子其实他们更需要有自己的一方天地,自己再好,但也只是困囿于内宅之中。
因此,对儿子在皇上身边,也稍稍放心了。
高玄策一直在旁观察,见瑶娘脸上重拾笑容,才松了一口气,只是他养成了习惯,无论在哪里,有瑶娘在旁,他总是先看她的眼色。
这让洪皇后看的尤其心酸,儿子算是被罗氏拿捏住了。
甚至,儿子还对她道:“母后,儿臣已经有了三子,又娶了瑶娘这样的女人,此生无憾。就怕父皇想赐女人给我,到时候还要麻烦母后您替我推拒掉,否则,我不愿意她伤心。”
顿时,洪皇后就有些不喜:“皇上的决定我如何能改变,再说了,你是太子,册封礼还有两个月就要行了。未来天子,本来就要后院充盈才对啊。”
寻常有点身份的男子都三妻四妾,更何况是太子。
高玄策却痛苦道:“儿臣已经视她为生命,她若没了,儿子绝不独活……”
想不到儿子居然到如此地步,天底下没有娘能拗过儿子,除非是自己态度不够坚决,洪皇后也只好答应了。
哪里知晓高玄策出门后,脸色大好,一幅老神在在的模样,浑然没有方才那痛苦之色,再看向杏儿时,走上前,似乎警告的说了一句:“你可千万别多事。”
杏儿大骇,高玄策冷声道:“以前看你传递消息得力,我就相信你,可你却关于太子妃的事情上瞒着我,你好大的胆子。”
“奴婢,奴婢不知啊……”杏儿浑身发抖,“奴婢向来都是关心太子您的事情,别人的就没有多——”
“太子妃的事情和我的事情同等重要,本太子已经视太子妃为生命。你办事不力,还觊觎本太子,自己找机会滚出宫去,算是孤饶你一命。”高玄策声音更冷。
杏儿本来十分温顺的,听了高玄策让她出宫,觉得难以置信:“太子,奴婢可从来都是一心一意为了您呀!”
“为着我的名义伤害我的妻子,严妃的事情我已经得知,别扯虎皮做大旗。”
你们都喜欢我的皮囊,我的外在,我的身份,可那所有的都是表象,只有瑶娘是真心为我。可即便,她不真心对我,她也是为了我的外在,我也不介意,我只是对她不介意,我喜欢的人是她。
其她人多余的喜欢,他不需要也不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