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女生小说 > [三国]你管这叫谋士? > 第48章 048(一更)

第48章 048(一更)(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救赎不了的反派 我被亲自养大的魔尊一箭穿心了 沙雕师姐每天都在换人设 别人求生,我送外卖 贵妃佛系养儿爆红了 历史直播,开局为李世民剧透玄武门 视频通古代后我被秦始皇打赏了 躺平后,全京城求着我营业 我是武则天的双胞胎妹妹 诸天聊天群从西游开始

颍川戏志才——

这是个在曹魏阵营中作为郭嘉前辈的存在。

在他病逝之后, 荀彧方才对曹操举荐了郭奉孝。

这也完全是一个乔琰并未想到会出现在自己这地盘上的人物。

此前于颍川长社平定黄巾贼寇之乱的时候,乔琰尚且没见到几位汝颍名士,也自然更不会在已经来到自己的封地上之后, 还会抱有这等期待。

却万没料到居然还会有送上门来的。

这跟赵云找上门来与她商议剿灭黑山贼的行为绝不是一个意思。

尤其是……

戏志才既然一开始并未选择袒露身份, 而是以一个酿酒行当的“员工”的方式来到乐平,他这个忽然自报家门的行为便多少显得有些深意。

乔琰对上了他的目光,问道:“戏先生何以先示以假名, 现如今又以献策为由前来?此好像并非是君子往来之道。”

戏志才连写信给何颙都是这么个画风, 又如何会以君子自居, 此刻听到乔琰这句藏头露尾并非坦荡君子行事的调侃, 他也只是笑了笑,便回道:

“献策之人自要明晓所助者行事几何,方略高下,如此一来此策方能切合利弊实际。何况在下于乐平小住一月, 不曾窥探一分机密,不曾踏足一地要害, 不曾领一钱俸禄,虽不敢称君子, 却也未有冒犯乔侯之意,还请见谅。”

他说的倒是个事实, 这么说起来, 连他这个只要有酒喝,完全可以没有钱拿的酒鬼行径,都在这句话里变成了他拿捏分寸得宜的证明。

这种找补的本事的确是能将黑说成白的谋士能有的。

而他说到这里也就足够了。

他实在没必要继续说出, 他选择坦言身份乃是因为他见乔琰铲除黑山贼的行为之中, 虽执掌也不过一县之地, 所应对的也是临时兴兵而起、并无多少谋略可言的黑山贼, 但她在其中拿捏人心的表现,着实值得戏志才直呼一句精彩。

这拿捏人心,拿捏的是太原王氏对抚平南匈奴怨气的需求,是那黑山贼对粮食的需求和两位首领的行事差异,也是这乐平县民如何情况下能对她这位县侯全力支持的判断。

而她对自己麾下诸人的调配自如,以及对赵云这位不速之客也器重有加,无疑更是让在旁观望的戏志才对她的印象又拔高了一个层次。

那夜黑山贼来袭之时,虽这样说起来有些不合适,但他好像的确从这年幼的县侯身上看到了几分潜在的人主之像。

所谓谋士,有上等世家出身的还可做个王佐之才,王允和荀彧便是这样的情况,可如他这样的呢?能替自己寻到一个合适的主公,能尽显才华已经是极不容易的事情。

这样说来,他主动坦诚身份前来献策,也着实不是什么说不通的事情。

乔琰随即的表现更是让他确认,自己对她做出的判断的确并无什么问题。

在得到了戏志才这个回答后,乔琰当即离榻起身,行到戏志才面前,郑重其事地说道:“既是如此,不知先生欲以何策教我。”

这表现中全无计较他隐藏身份的意思,也分明并未因为他此前名声不显而对他有所小视的意思。

戏志才回道:“乔侯聪颖,如今需要的不过是个过渡之法而已,故而在下所献乃是一道奇策。”

奇策?

这种自称可不太常见。

但在戏志才将这个建议说出来的时候,即便乔琰自己也着实很喜欢用那些个剑走偏锋的法子,此时也不得不承认,戏志才此法,的确不是一般人能想得出来的奇。

三日之后,上党郡、常山郡和太原郡的郡守都收到了一封乔琰送去的书信。

乔琰初来乐平的时候,出于表示礼貌的态度,是给这三位写过一封问好的书信的。

彼时这三人对这位“邻居”好奇得很,毕竟年少封侯,还是万户侯,是一件着实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事情,这也无疑让乔琰有了足以自傲的资本。

然而在接到信后,从她言辞之中所表露出的谦恭态度,却无疑让他们松了一口气。

这并非是个难相与的天才人物。

因此这次接到乔琰书信的时候,三人接过信的时候只当这是她抵达乐平一月后的寻常问候而已。

然而这信的开头就是个大消息!

乔琰上来就说,她这乐平弹丸小地,因囤积了一批粮食,遭到了太行山中黑山贼的觊觎,在贼人来犯之中,她为保乐平之安定,设计将贼人都给尽数擒获了。

这样一来,诸位就不必担心黑山贼了。

虽然山中还有一部分流寇正在某处屯扎,但是作为贼首的张牛角和褚燕都已经被她擒住,现在镣铐加身,而被他们带来的都是黑山贼之中最为精锐的部分,其他人实在不足为虑。

三人当即一惊。

这位乐平县侯这才来此地多久?

在这么个还不足以让她说动县民,形成本地武装力量的时间内,她就已经完成了这样的一出,或许该当称之为壮举的行为,着实是太过惊人了。

而在各地除却王师经行之处外,多少还有些遭到黄巾贼影响的当口,她若是将此事上报于中央,虽然县侯之上已经没有更高的列侯位置可以封赏,却必定会得到从洛阳而来的赏赐,以及来自那位当今天子的嘉奖。

但这三人刚打算因为这个消息再重视一些这位近邻,便看到她在随后的信中写到——

按照现在处置黄巾的方略,这些贼寇虽然不是第一时间就响应了张角的,但到底也形成了一支相当可观的势力,其实是应当参考先前广宗曲周那些个黄巾余党的处置方式来的。

要么给他们花钱赎死的机会,要么直接本着就近原则,直接送去五原郡服劳役。

但是乔琰思前想后觉得有一个更好的处置方式。

她专门提到了,此番黑山贼来袭之时,那贼首张牛角明明有机会杀掉看管仓库的小吏,却也只是将他给打晕了过去,还有些仁善之心。

——当然这事实上只是因为张牛角觉得这样也够让他稳定住局面了,哪里是什么潜在的仁慈。

此外便是在已经将贼寇尽数控制住的时候,在最终决定如何处置他们之前,乔琰安排他们先为修建乔玄的祭祀社庙出一份力,这些人也自知自己罪孽不小,竟然没有选择逃跑的。

——起义是为了吃饱饭活命,现在也能吃饱饭,他们还何必要做这种事情。

在经由乔琰一番美化的表述之下,黑山贼顿时成了本性不坏之人,只是逼不得已之下做了贼寇之事,着实还有劝导向善的余地。

这三位太守看着这信中数句,几乎可以脑补出,乔琰此时怀着的,到底是一种何等理想化的想法。

他们一边琢磨着,得想办法纠正一下这位有前途的晚辈一些没必要的想法,一边继续往下看了下去。

【琰念及,重罪不得轻罚,否则人人效仿,必成大患。】

还好还好,还能救。

【然既有向善之心,又非张角嫡系,遣派边防未免分寸失度。】

要这么说也好像确实不是不能说通……

【以在下浅见,不若令其以劳工赎罪,期年之内必为美谈。】

【琰自抵乐平之地一月,深觉周遭群山环绕,虽有丰饶物产,却也不免行动不便,不若令黑山贼开垦山中通道,行抵贵地,届时乐平与贵地之间往来畅通,贸易可成,必有双赢之局面。】

“……”

如果能用语言来概括出这三位太守现在的表情,十之八/九就是——

你不要过来啊!

乔琰这话中的想法乍一听还是挺好的。

这乐平周遭前后左右都是丘陵山地,右边还是太行山,通过丘陵之间的山道和太行八陉之中的井陉,才能与外界联通,此前晋阳王氏给她运送食粮都不太容易,若是能够利用现在手头的人力资源来将这些个山道稍微拓宽几分,让车马可以自由往来,岂不是个让两地共赢的办法?

而且让这些个黑山贼寇去当苦力,也不算是对他们轻拿轻放,足以对人起到警告的作用。

可这也只是表面上看来。

实际上呢?

在这些人的认知之中,贼寇就是贼寇,现在是因为乔琰技高一筹先将他们给擒获了,但若是给了他们在山中修建驰道的机会,若是他们趁机遁逃入山怎么办?

届时这些人重新流窜入山中,在已经被乐平给打败过的情况下,难保他们就不会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干脆绕着乐平走,选择去找常山、上党、太原其他各地的麻烦。

下一次还能不能这么顺利地在放出一个鱼饵之后就将人给钓上来,那就当真是个未知之数了。

要说他们以一郡太守的身份朝着朝廷上书,要求朝廷给乔琰施压,将黑山贼予以严惩,也未必不是一种可行之法,可偏偏……

一来乔琰年岁尚小,还有乔玄这个大汉忠良的祖父,她这种稍有些理想化的行为本心不坏,若是上奏,则难免有点上眼药的意思,说出去还是欺负一个孤女。

二来,在戏志才给出的方略指导下,乔琰在信中又加上了一句。

大致意思是,如若足下觉得,这些黑山贼曾为贼寇,只是让其从事境内苦役,有些轻拿轻放的意思,并不是按照律法办事,那么也可以先按照律法走一个流程。

光武帝的时候提出了一条应对贼寇的方法,叫做“五人共斩一人者除以罪。”

这一条律令也被后人用于和汉武帝的除贼方略进行对比。

在这一律令下,盗贼的内部如果五个人将另外一人贼人给拿下了,斩除后到官府来自首,是不算他们的罪名的。而后也被沿用了下来。

所以乔琰此时也大略就是这么个想法,你们要是觉得我只是想让他们当劳工,打通这个贸易渠道,有些罚的太轻了,那也问题不大,我们走一下这个程序。

我从他们里面选出罪名最重的一批人,按照六选一的方式把他们解决了,这样剩下的人就等于是除掉了贼名了,如此一来,我为他们供给食粮,以善行劝谏,在修建驰道的过程中,必定让他们改过自新,也并不算是对罪党轻拿轻放。

“……”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是合乎律法办事的,但就是有一种让人如鲠在喉的感觉。

若是此时还是战国时期,那么打通太原各地,或者说拓宽井陉的想法,或许会涉及到什么国事争端。

但现在是大汉,京师乃是洛阳!

太原各地继续保有这个易守难攻且有山岭庇佑的状态,可以,但不能放在明面上说,而乔琰想打通各地也是完全说得通的。

可就是——

一想到这些先前在太行山中流窜的贼寇可能下一刻就会祸及到自己的地盘,他们三人都觉得有点不妙。

在乔琰手握大义和颇有人性本善合该教化的圣人思路之下,他们还不能写信去斥责她这做法太过幼稚。

这三人思前想后,最后都想出了个好主意。

反正只是要“劳动改造”而已,拓宽山中道路是劳作,难道给你那乐平搞建设就不是了吗?

不如这样,出于对乔侯擒住贼首行为的肯定和嘉奖,他们给出一笔食粮补贴。

但既然有了人力和维系这些人的粮食,就先别忙着去打通什么商路了,总归现在的路也不是不能走,倒不如先发展发展你乐平本地的建设。

乔琰先前在乐平出于君侯莅临后的福祉,给他们减免了税赋负担,这些事情或多或少会传到他们的耳中。

在减免亩税的情况下,乐平的田产种植必定有所发展。

但——

目光不要只放在已有的良田上,完全可以看一看还被划归在她领地范围内的那些个山地嘛!

总归她只要想办法让人不要出乐平就是了,在自己的地界上爱怎么教化怎么教化。

随同三方各自给出的五万石粮食抵达的书信中所说的,大略就是这么个意思。

虽然这三方都送了粮过来的行为,多少都会被彼此获知,可算起来,乔琰的来信中又不曾有欺骗的成分,毕竟这结交友邻之事,自然是要多方面考虑的。

也没人说她不能将自己手中的黑山贼俘虏分成三份,送去不同的地方来开凿山道。

何况,都是当太守的人了,自然该当知道什么叫做不可朝令夕改,这批粮食既然已经到了乔琰的手中,那就绝对没有被她吐出来的可能了。

而对乐平县本地,乔琰对这批粮食的说辞却是,此为除贼之嘉奖。

自乔琰离京之时的六月末,到如今已经临近八月中旬,不过在乔琰印象里几乎根深蒂固的中秋节却是始于唐初,在如今并没有这个节日,但因这个时间的接近,也并不妨碍她在此时寻个八月十五月圆乃是个好兆头的理由,将其中一部分粮食作为给县民的奖励发放下去。

这部分粮食并不多,更像是个礼物的形式,但着实传达出了一种“上有所获,下亦有所得”的信号。

自乔琰抵达乐平以来,虽县侯是领地的“主”而非是官,也并不妨碍这年头颇为淳朴的县民,将自己近来上山采摘的山货,或者是什么粗麻布之类的东西送到了县衙这里,作为给乔琰的礼物。

这自然不能跟她给出的东西相比,可已经足够让她看到几分此地民心对她归附的迹象。

在连年的天灾人祸面前,要收拢得到民心实在是一件比此前更容易的事情。

对内的仁政,能庇护一方,能让人吃饱饭,满足……不,或者说只要表露出能够满足基本的活命需求的可能性,就足以让这些汉末的百姓倒向己方了。

乔琰一边看着手中的一小篮堇菜一边想着,倒也没忘在此时对着戏志才再度致谢道:“先生实为大才。”

若非戏志才的判断和给她的叙述指导中神来一笔的光武除贼之法,难保让这三郡太守找到从中钻空子的机会,极有可能并不能按照预期的方向发展。

他说自己此法是个奇策诚然是个事实。

戏志才本不那么讲究礼数,现在也颇有些闲情逸致地翻了翻这些乐平县民到底都送了些什么东西。

他倒是没觉得自己有必要在其中居功,毕竟能让这些县民送来野菜山货酬谢,可并不只是因为乔琰手中多出了这一笔粮食。

这其中顶多有些推动作用而已,归根到底还是她自抵达乐平此地到如今,行事之中的桩桩件件都全无错处。

他这表现,更像是个颍川人想看看这晋中地方的赠礼中能拿出点什么不一样的东西。

然而他早前已先往云中山一游,又在那晋阳城中小住了几日,显然也难见什么尤为新奇的东西。

他便转头问道:“以乔侯看来,如今既有人力和食粮在手,在山岭之上打算种植何物?”

“看来先生是又有奇策要教我?”乔琰回问道。

“这民事种植之事,自该当因地制宜,又哪里是能走什么奇策的。”戏志才笑道,“不过是……嘶!”

戏志才突然一个激灵跳了起来。

他在回乔琰话的时候手还漫不经心地搭在那堆垒起来的山货上,正摸索到个棍子便伸手握住意欲当个斜靠的支撑,哪知道这不是个木棍,而是薯蓣!

他收手回来一看,不出意外地看到手上红了一片。

薯蓣此物算来也不是个太过罕见的玩意,颍川便有些野生的,但到这太行山脉中因品类的不同,便长成了这么个长条的样子,也就是昔日卫桓公敬献给周天子的怀山药。

而怀山药,正是属于山药之中的一种。

这现如今还该当叫做薯蓣的山药,着实是跟戏志才有点犯冲,他此前在颍川的时候便发觉自己对此物有些过敏,旁人摸了这薯蓣皮,顶多就是觉得有些手痒而已,他却是起红疹还红肿。

“去取些醋来。”乔琰连忙吩咐下去,当即就有腿脚够快的县吏将醋给送了下来。

戏志才将其接了过去,听乔琰这么说,将信将疑地将醋涂抹在了手上,果然觉得好受了不少。

“请乔侯见谅,这薯蓣当真是……”当真是他戏志才的克星。

可他话还未曾说完,便已先被乔琰给打断了,“此物当真是个救星!”

他一回头就见乔琰将那支薯蓣从山货堆里抽了出来。

在她看向这薯蓣的目光中,这灼灼神态里并不难看到其中的满意之色。

也或许比起满意,说这态度是惊喜要更加合适。

她又随即问道:“以先生看来,我若是在山地丘陵之间种植薯蓣如何?”

在如今的这个时间,薯蓣还未曾从野生的状态转向人工种植,大约是切段栽培的方法还不曾扩展到这种从外表上看来丑陋的东西。

可《神农本草经》中就已经记载了此物有益气力,补中,长肌肉的效用记载,张仲景后来在《金匮要略》中也写道,“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在汉末大疫横行的时候,这无疑是一剂潜移默化增强抵抗力的良药。

太行山脉作为薯蓣的一片重要原产地,也无疑有着种植此物天然合适的地理条件。

但这并不是乔琰做出这个决定的根本原因。

倘若她此前不曾看到此物,无法在第一时间想起来便也罢了,但真看到的时候她却陡然意识到,同为薯类食物,山药和红薯在刨除掉极端情况下的产量之外,若只论平均亩产的话,约莫都是三千斤!

固然出于水肥利用效率的考虑和多食的风险,此物的确不适合当做主食种植被大量推广,但在如今的时局之下,却未尝不可以种上两年。

也正是对这山地环境的合理利用。

何况薯蓣的培植,其实还麻烦在各个阶段所需的人手,可如今乔琰擒拿了这黑山贼在手,岂不是正好用这流程来打磨打磨他们的心性。

若非如此,她还真不敢贸然将他们收编。

决定了,就种薯蓣!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穿越之我在如懿传重生当皇后 异世界穿越日记 穿越雪豹成为周卫国 鬼灭:开局就给错了系统 不当人的精灵世界玩家 穿越无期,我给局长送禁闭者 神雕:重塑杨过,女侠为我沦陷 龙珠之逆袭传奇 我在南洋当皇帝,朕才是最终赢家 我,萨摩耶,可爱崽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