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三夫人带着虞宁初去给沈氏上香,虞尚则带着沈逸去挑选礼物,沈琢留在虞府,监督下人们运送沈氏的嫁妆上车。
等舅甥俩上香回来,虞尚给京城预备的“薄礼”也置办好了,女眷送扬州有名的织锦小吃,男眷送扬州特产的美酒茶叶,分门别类地将一辆马车装得满满当当。
三夫人看向沈逸。
沈逸悄悄朝母亲伸出五根手指头。
侯府勋贵,自然不在乎这点礼物,只是喜欢看虞尚明明吝啬却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的滑稽面孔。
三夫人想,她来扬州两日,虞尚前后花了快两千两银子,够他心疼一段时间了。
“妹婿,我们赶着回去过节,就不多耽搁了,来日你进京为官,我们再好好招待你。”
站在马车前,三夫人微笑着与虞尚寒暄道。
虞尚巴不得他们快点走,再多住两晚,他可能还得花一笔银子。
双方虚与委蛇地表达了一番不舍,三夫人便带着虞宁初上了同一辆马车。
虞尚亲自将他们送到扬州渡口。
沈琢安排了两条商船,一条住人,一条专门放沈氏的嫁妆,随从已经盯着下人搬运好了嫁妆,只等主子们登船,便可杨帆北上。
“妹婿,后会有期。”
站在船头,三夫人朝虞尚点点头。
虞尚很会演戏,竟然扯着袖子擦了擦眼角。
虞宁初看着这样的父亲,只觉得荒唐可笑,等舅母转身,她也毫无留恋地随舅母进了船舱。
这艘商船分南北两个客舱,沈琢、沈逸住在南边,虞宁初与舅母住北舱。
北舱又分内外间,三夫人检查了一遍,便叫虞宁初在外间坐下。
丫鬟已经提前挑起了竹帘,将近中午,七月明晃晃的阳光在河面洒下一片粼光,也照得舱内明明亮亮,甚至有丝热意。
船还没有行远,码头上的一切清晰可见,有百姓排着队伍等待登船,有赤..裸着肩膀的工人来来回回地扛运货物。
虞尚还没有走,一身官袍立在堤岸前方,风吹拂他的衣摆,四十而立的男人容貌俊秀儒雅,好一副道貌岸然。
虞宁初的目光只在这位父亲脸上停留了一瞬,然后便落到了更远处的扬州城。
父亲外放十几年,无论官职高低,一直在扬州一带转悠,她与母亲便一直住在扬州城中。
父亲怨恨侯府不肯提携他,可如果不是舅舅暗中操持,父亲怎么可能一直留在扬州这富庶之地?同是七品县令六品通判,在富庶之地与偏远之地任职,其中的差距可谓天差地别。
“阿芜是不是舍不得扬州?”
三夫人见外甥女对着扬州城的方向出神,关心地问。
虞宁初笑笑,道:“还好,其实我也没怎么逛过扬州城,只是在这里长大,现在要走了,忍不住多看看。”
三夫人皱眉道:“你很少出门吗?”
虞宁初垂眸,低声道:“娘还活着时,乳母丫鬟会带我去街上玩,后来娘去世了,陈氏进门,乳母不敢再擅自做主,也不想去看陈氏的脸色,我们便只在后院生活。”
出了孝,她已经十岁了,很明白自己在家里的位置,所以陈氏带着弟弟妹妹去踏青看庙会,她都安安分分地待在家里。或许她撒撒娇或强烈坚持,陈氏也会带她去,可去了也是看别人母慈子孝,又有什么意思?
虞宁初习惯了无人理睬,也就没觉得这样的生活有多难熬。
三夫人听得心酸,这哪是一个官家小姐该过的日子,寺里清修的姑子至少身边还有几个伴。
她安慰外甥女:“没事,等咱们到了京城,让你明岚表姐带你多出去逛逛,扬州富庶,但也比不上京城繁华,好吃的好玩的应有尽有,有时候还能在街上看到黄头发绿眼睛的番邦人,那种照得特别清楚的西洋镜就是番人带过来的。”
虞宁初:“嗯,我娘送过我一面小西洋镜,我第一次见的时候特别稀奇。”
那是她才四五岁的时候,有次娘亲病了,她去请安,看见床边放着一个从没见过的玩意,玉质的手柄上面嵌着一个巴掌大的圆形东西,周围镶着蓝、黄、红等色的细碎宝石,漂亮极了。
见母亲还睡着,虞宁初好奇地拿起手柄,转过来的时候,镜面里突然映出她的脸。
第一次看得那么清楚,虞宁初吓了一跳,把镜子丢到了床上。
确定那只是一件死物,虞宁初又拿了起来,新奇地看着里面的自己。
她玩得太专注,直到母亲发出一声咳嗽,她才发现母亲已经醒了,目光复杂地看着她。
虞宁初怕母亲,赶紧放下镜子,做出乖乖的模样。
母亲一如既往地少话,听她笨拙地询问两句病情,便不太耐烦了,将那把精致的小西洋镜塞到她手里,让她回房自己玩。
幼时不懂事,现在回忆起来,母亲其实并不是很讨厌她吧?
“舅母,我娘真的很坏吗?”
父亲与陈氏只会说母亲的坏话,可信的下人们不会非议母亲,虞宁初忽然想从舅母口中知道,她的母亲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小姑娘眼里转着泪,声音都是哽咽的,敢问,却不敢抬头看长辈。
三夫人轻叹一声,示意丫鬟们退下。
等外间只剩舅甥两个,三夫人拿出帕子,一边帮虞宁初擦掉泪珠,一边低声道:“你娘已经过世了,那些陈年旧事,本不该跟你说,可我不说,你这次进京,可能也会从别人口中听到一些闲言碎语,还是由舅母告诉你吧,外人最喜欢添油加醋,实不可信。”
虞宁初接过帕子,静静地看着舅母。
三夫人看着这张酷似小姑的脸,心中也有些疑惑,那人真的对小姑毫无感情?
“你娘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是咱们京城最美的姑娘,有你外祖父疼爱,你娘就像一只骄傲的小凤凰,什么嫡出庶出,她根本不在意,明艳大方,从不会认为自己哪里不如人。”
“咱们侯府祖上是靠战功封侯的,沈家的枪法亦是一绝,你大舅舅武艺出众,与当时还是王府世子的晋王关系交好,晋王便经常来侯府走动,一来二去,认识了你娘。”
“如果说你娘是京城最美的姑娘,晋王就是京城最俊的公子,仪表气度都无人能出其右,不知多少闺秀想嫁他,其中就包括你娘。”
“阿芜啊,有些事除非亲身参与其中,外人根本说不明白,你娘与晋王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别说我,连你舅舅都不清楚,只知道有一日,被人撞见你娘衣衫不整地与晋王拉拉扯扯,事情败露,晋王拂袖离去,跟着便传出去你娘意图攀龙附凤的污名。”
“侯府怎么能容得下这种事,为了侯府的体面,你娘万万不可再留在京城,于是就有了你娘与你父亲的婚事。”
虞宁初:“当日的情况,我娘没有澄清过吗?”
三夫人摇摇头:“问她什么,她都不说,大家就都认为她理亏,无话可辩,让她嫁人她也不闹,失魂落魄的,变了个人一样。”
虞宁初:“晋王那边有没有什么说法?”
三夫人:“他能说什么,否认你娘勾引,就证明他也不干净与你娘有私情,不否认,就等于承认了。”
虞宁初眉头紧锁,或许是人都有私心,她总觉得骄傲如母亲,再喜欢一个人,也不至于做出那种自贱之事。
“晋王,真有那么好吗?”虞宁初难掩执拗地问。
三夫人悠悠地叹了口气,似是回忆起什么,她苦涩道:“天上的神仙也不过如此了,若非他是皇族,公主都要争着嫁他。你娘对他的痴情没有半分掺假,你在库房不是见到一橱柜的石马吗,就是因为那人爱马如命,你娘才用马睹物思人。”
虞宁初无法再质疑什么,沉默半晌,她问:“我娘离京了,他后来如何?”
三夫人:“你娘出嫁当年,晋王也大婚了,娶的是名门嫡女,婚后不久便跟着老王爷去了太原城的封地。后来老王爷病逝,晋王继承爵位,继续留在封地,除非皇帝召见,再也没有踏足京城,京城这边就很少听说他的消息,只知道他立过数次战功,与王妃感情笃厚,从未纳妾。”
从未纳妾,一个王爷能做到这种地步,显然十分宠爱那位王妃。
虞宁初低着头,心里一片苦涩,难道当初真的是母亲妄图高攀?
“阿芜,旧事便是如此,因为你娘,京城可能有些人会不喜欢你,如果她们故意拿你娘的事诋毁你,你不要信她们的,更不用自惭什么,你娘只是年少冲动犯了一些错,她也为此受到了惩罚,绝不是什么大恶之人。”
三夫人不想外甥女钻牛角尖,为此自卑自厌。
虞宁初明白,她也不会以自己的母亲为耻。
“舅母,你们接我进京,太夫人、大舅舅、二舅舅那边是什么态度?”
平西侯府分为三房,大舅舅平西侯、二舅舅沈二爷都是太夫人的嫡出儿子,只有她的亲舅舅沈三爷是庶出。
三夫人笑道:“咱们三房关系一直都很好,你大舅舅二舅舅都是心胸豁达之人,都支持我们接你过来。太夫人嘛,年纪大了信佛,不至于跟小辈计较,尤其是老侯爷、姨娘去世后,太夫人看你舅舅都顺眼多了。”
老一辈的争风吃醋,人死了也就消停了。
虞宁初莞尔,舅母真是什么话都敢对她说。
三夫人继续道:“你大舅母最讲究礼法,只要你不冲撞她,她喜不喜欢你都会做好面子活儿。你二舅母……她出身晋王府,是晋王的亲妹妹,为人爽朗,跟我走得很近,不过舅母也摸不准她对你会是什么态度,但阿芜不用怕,万事都有舅母替你撑腰,他们就算不给你舅舅面子,也得给舅母面子。”
因为她是尚书府出来的,太夫人都不会在她面前摆恶婆婆的谱。
听说二舅母的身份,虞宁初本来有很多顾虑,可看着舅母一副谁都不怕的样子,虞宁初真就不怕了。
“舅母,我一定乖乖的,尽量不给你添麻烦。”虞宁初绕到舅母面前,跪下保证道。
三夫人一把将她扶了起来,怜惜道:“舅母不稀罕你乖,舅母只想你开开心心的,做你这个年纪的小姑娘该做的事,与其柔顺被人欺负,舅母宁可你学你娘的骄傲张扬,自有舅舅舅母给你做靠山。”
论身份,侯府的姑娘尊贵,她尚书府的姑奶奶也没比谁差多少,三夫人可不想外甥女到了京城后继续做一个小可怜。
如此美貌,就该争奇斗艳,活得恣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