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历史军事 >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 第113章 不配

第113章 不配(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苏格兰怀孕后我死遁了 玄学,我就会亿点点 桃花令 从盒而来 和孟律师结婚之后 相亲对象他长得很凶 和竹马协议闪婚后 千亿宠婚:总裁的天价小娇妻 重生之盛妆山河 她作死向来很可以的[穿书]

好吧, 朱雄英确定朱元璋和满朝的文武大臣们都有心听他慢慢道来,那他也就不必长话短说。

这事儿说起来其实大部分算是陈亘的功劳。

陈亘有朱至撑腰,聪慧的女子不放过任何机会的努力让自己立足于世, 生意要做, 拉拢人的事也得做。

正好,西安的官员大清洗了一回,以至于刚到西安的官员们相对来说都比较怕事,在不明局势的情况下,对于打着朱至旗号行事的陈亘, 自然而然的礼敬三分。

说句不好听的话, 陈亘是一个别人给她三分颜色她就能开起染坊来的人,靠上朱至的人, 再有一个秦王,刚入西安的官员既不敢肆意枉为, 也得小心试探, 陈亘理所当然的跟人搭上,与人一道合计, 该如何让西安变得更好!

此事, 正是当官的迫切想要解决的事。西安官员面对伸出橄榄枝的陈亘, 多少也要听听。毕竟, 陈亘身后的人是朱至,朱至身后的人是朱雄英, 是太子,更有可能是朱元璋, 当官的谁敢不把这些人当回事?

陈亘便给人出主意, 发展商贸, 互通有无, 收容无家可归的人。

这些事,哪个当官的不想做好,这要是做好了,就是实打实的政绩,完全可以借此机会扶摇直上。

因而没有人舍得不配合陈亘。一来二去,陈亘一方面发展经济,做出相应的成绩给那些官员们看,争取得到了他们的信任,相互达成共识,也就是陈亘将主意打到青.楼之地的时候。

不能否认青.楼之地背后都牵扯了各种各样的人,但是,既是因利而动,也同样可以各个击破不是。

想赚钱的人,那就帮他们想出一个更赚钱,又能为善积德的办法,难道他们会拒绝吗?

陈亘背后靠的人可是一向擅长生财有道的朱至,也就意味着陈亘想出的办法可以得到朱至的支持。

生意生意,女人能做的难道只有皮肉生意?

陈亘给出答案,制作首饰不是生意?制衣售衣何尝不是生意?

虽然谁都知道这些姑娘的出身,但这些女子愿意从良,如今做的也是本本分分的生意,总的来说,让青.楼名存实亡的办法就是为这些女子创造出可以让她们养活自己的工作机会。

只要她们能养活自己,也能让那些人得利,还怕有人非要开青.楼不可?

当然,这样一来确实那些人赚的钱少了。

架不住,不乐意配合的人下场只有一个,官府日常站在青.楼之地,每每喊着捉拿大盗。

对,他们背后是有人,再有人,要是朝廷下定决心要对付他们,他们的生意能做得了?

比起没有半点进项,有多少都算好事吧?

当然,其实面对真心愿意从良的女子,陈亘是真正花了钱从青.楼将人赎出来的,自此这些人就算卖身于她,陈亘让这些女子慢慢挣钱还,至少得给她们机会,让她们像个人一样的活着。

这一番操作后,更得想办法杜绝新人被卖入。朱至给陈亘出主意,让陈亘到处宣传招收员工,尤其是女工。

但凡不是泯灭人性的父母,不会轻易卖儿卖女,尤其是卖入青.楼。只要家人能活下去,谁都希望可以一家团聚,安宁太平。

听朱雄英说完,饶是西安经过三年确实有了成果,脑子灵活的人都在第一时间捉住了重点。钱!

硬是要从青.楼的老鸨手里把人抢出来是抢不了的,唯一的办法是什么?砸钱!

可是,朝廷有钱吗?

朝中的这些官员都很清楚的知道一点,朝廷并没有多少钱。

正是因为没钱,想要参考陈亘配合西安官员的办法解决青.楼的问题,难!

朱元璋不是不清楚想做好这件事有多难,可是朱元璋是真有心。

“既然有人做到,你们该不会再想告诉朕,你们做不到!”朱元璋不善追问,底下的官员不禁苦笑。做得到做不到,难道是他们其中哪一个愿意就可以的?

“但不知陛下会让朝廷如何支持办理此事?”朱元璋问出心中疑惑的同时,有人站了出来。

考中进士,得以入朝为官的杨士奇,虽为最末的官吏,但有了上朝的资格,也是不怕事的站出来,就站在众人可以看见他的位置对朱元璋提出问题。

朱元璋半眯起眼睛瞅了杨士奇半响,“这是新科进士?”

虽知是新科进士,可是人太多了,朱元璋没能记住他们所有人的名字。

“杨士奇!”太子接过话,这个人太子早年就从朱雄英和朱至的信里听说过他了,当看到进士的名单有他的名字时,当时太子就在第一时间让人调来他的文章,不得不承认,确实很有见地,是个人才。

朝会之上,其实似他们这些小官轻易是不会开口的,但杨士奇问了,朱元璋就得回答。

“你想要朝廷怎么支持?”朱元璋满意于终于有人愿意出面,不管这个出面是为了什么,只要有人接话就很好。

“西安可成事,皆因上下一心。各方通力合作。”杨士奇就事论事,“人、钱皆须到位。”

谁都知道这个道理,正是因为都清楚,因此才觉得难。

“若朕可以保证这一点,你敢让应天变得跟西安一样吗?”朱元璋有此问,杨士奇既然敢出这个面,代表着他很清楚的知道,这件事未必不会落到他的身上。

满殿的臣子果真无人听出朱雄英所说的西安一系列事中,所费的人力和财力?

但他们太清楚大明的家底,岂敢保证他们有心办事,后面都能配合?

况且,青.楼之地,秦淮河上,牵扯了多少人的利益,那远非一个西安可比。谁要是揽下此事,得做好准备。

“臣敢。”可是,杨士奇游历四方,既长了见识的同时,也见到了大明的第三代是什么样子。

大明是真正的有心人,有心于救那些苦命的女子脱离苦海。

纵知晓此事千难万难,并没有因此而有所迟疑,反而更坚定。

既为人臣,本就为君为民,若能救人于苦海,试问他何以不为?

杨士奇知道,不管是太子或是朱雄英都喜欢干实事的人,因而他们若想平步青云,须得有不怕事的决心。

恰好,杨士奇并不怕事,尤其不怕在做可以解救万民的事时遇上何种困难。

“好!”朱元璋赞许一声,很是满意。“年轻人就该是这个样子,行事知难却不退,敢于担事。好!”

朱元璋赞许着好,也不能只一味的赞许好而已。

“从现在开始,各部衙门还有应天的军队都配合他的行事。”朱元璋下令,这刚好也是杨士奇所追求的。

“另外要多少钱你跟朕提,朕一定会满足你。”朱元璋没有忘记刚刚说好的人和财都得配合上。

既然答应了,朱元璋还得让人办事,那就得该配合的配合上。

“必不负陛下所望。”杨士奇立刻拜谢朱元璋。

“让这些老臣看看什么叫初生牛犊不怕虎。”朱元璋扫过底下的这些臣子们,并不掩饰自己对他们这些老臣的不满。

的确,这些老臣们已经在官场上摸爬滚打的够久,久得几乎已经忘记他们为何读书,为何为官。

朱元璋是高兴了,可是不高兴的人大有人在,尤其朱元璋更是称赞杨士奇初生牛犊不畏虎。

但是,杨士奇可也不是背后没人。

一番交锋在所难免,而这一切何尝不是对杨士奇的考验。

“那个叫陈亘的女子倒是有几份本事。”私底下,朱元璋和太子、朱雄英评价起陈亘来。

陈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西安的情况变成现在朱元璋满意的样子,更是让朱雄英当成例子,向朱元璋进言。可以看出朱雄英对陈亘评价不低。

“是。”朱雄英这么回了一声。

朱元璋回头瞄了朱雄英一眼,“出去一趟的确沉稳了很多,可这话越来越少,不是什么好事。”

显然朱元璋还是喜欢朱雄英和朱至年纪小的时候,在他耳边叽叽喳喳个没完没了。

“这是好事。言多必有失,他已经长大了,又是大明的太孙,更应该谨言慎行。”太子倒是持有不同的意见,认为儿子这么变化挺好的,沉稳干练,少说话多做事。

朱元璋拧起了眉头,不太乐意儿子跟他唱反调,他夸孙子挺好的干啥?

太子冲朱元璋笑了笑,没觉得自己说错什么。

朱雄英不吱声,毕竟破嗓子一样的声音,实在难听。

“你娘选了几个不错的姑娘,让你挑一挑,你可挑好了?”不是朱元璋想多管孙子的闲事,但太孙是朱元璋册封的,这太孙妃将来也是要母仪天下的,人要有什么问题,耽误的可是大明。

且朱至的婚事早就定下了,朱雄英要选个什么样的太孙妃,要不是因为他出门几年,早就该定下了。

“奶奶和娘做主就是。孙儿没有异议。”朱雄英这么多年下来也终于是过了那道坎,不再认为非得要找个自己多喜欢的女子。太子看在眼里很是欣慰。

“当初你娘早就想给你选了,还是你不乐意。我还以为你心里有喜欢的姑娘了呢。”不怪朱元璋有此想法,谁让从小到大没对一件事抗拒过的朱雄英,听说常氏动了心思要给他选未来的媳妇,当即拉上朱至,表示这件事应该要往后放一放,莫着急。

当然,这件事还是朱雄英寻上太子的,太子也没有要瞒着朱元璋的意思,毕竟这点事他们家还不至于容不得。

这么多年过去了,朱元璋其实也觉得会不会是朱雄英心里有了哪家的姑娘呢?

为这件事,朱元璋也曾偷偷的问过朱至,可朱至坚定的告诉朱元璋,绝没有这回事。

在朱至看来,朱雄英纯属是尚且没有做好自己即将长大成人,担起一家重担,成为别人依靠的准备。

这点心理很正常的,不至于成了朱雄英有喜欢的人的代表。

“爷爷,没有的事。”朱雄英赶紧解释,并不希望引起朱元璋的误会。只是朱雄英垂下眼眸,并不再与朱元璋对视。

“你的年纪也不小了,要趁早定下亲事。既然他没有意见,你们夫妻两个赶紧安排了。”朱元璋显然也希望赶紧把朱雄英的事情安排妥当。成家立业,就能让朱雄英一心扑在国家大事上。

“是。”太子已然得到了朱雄英的回答,既然朱雄英没有意见,亲事还是要尽早定下的。

“你们看,杨士奇能不能把事情办好?”朱元璋聊起了朱雄英的婚事,也没有忘记国家大事,尤其是刚刚交代杨士奇办的事。

太子中肯的道:“西安能够办好,并不代表应天也能处理妥当。儿臣希望父皇不要抱有太大的希望,毕竟这并不是一件小事。自古而成的事,自有他们存在的意义,况且这涉及的不仅仅是利益,更有律法。”

明显太子并不认为,杨士奇出面就算真能让应天再没有青.楼花船,也并不代表青.楼之地可以完全废除。

“那就一样样的解决。”朱元璋最不缺的就是办事的决心。真要是打定主意非办成一件事不可,朱元璋就会一步一步安排。

“儿臣只是担心后续会有别的影响。”朱元璋想要解救天下苦命的女子,本意是好的,并不代表事情会按照朱元璋所想的发展下去。

西安不比应天。应天是大明的国都,更值得一说的是,当初陈亘之所以能够和西安的官员达成一致,何尝不是因为原本西安的官员几乎已经被朱雄英连根拔起。

没有经营到位的官员,到了新的地方,怎么着也得按耐住等待时机,而他们等待的空隙,刚好是陈亘趁机扎稳脚步的机会。

现在应天集聚天下人,尤其这秦淮河也算是扬名久矣。

杨士奇纵然不怕事,不代表他一定能够妥善处理好各方势力。

“不管有什么样的影响,还能难得到我们父子吗?”朱元璋却无所顾忌。

一个个若是安分守己的配合也就算了,倘若他们敢暗地里使出什么手段为难人,那就莫怪朱元璋对他们手下无情。

得,太子不得不说,朱元璋这股狠劲恰好就是朝中这些大臣们所恐惧的。

朱元璋硬生生把事情拖了几年,就为了等着能有一个例子亮出来,证明事情的可行性。

西安的成功让朱元璋看到了希望,自然也要在应天推行。

“还有一件事,至儿之前从各地教坊司征召那么多的舞伎,她是要干什么?”朱元璋之前没抓着机会问问,如今总算是等到孙子孙女回来了,不问清楚朱元璋可放不下心来。

“跳舞。”朱雄英如实回答,朱元璋更是拧紧了眉头,“跳什么舞?要那么多人?有几百来着?”

不怪朱元璋揪着这件事不放,谁让朱至每到一个地方就往教坊司挑人。粗略算了下来已经有好几百了。

“将近500人吧。”朱雄英的眼神有些飘,这个数目秦王之前就没少在朱雄英的耳边嘀咕,提醒朱雄英应该要劝着朱至点。要这么多的舞伎,朱至是真不怕被人参吗?

果不其然,就算是朱元璋也倒抽了一口冷气,不可置信的瞅着朱雄英。

“教坊司的人不是挺乐意吗?毕竟这么多年以来,朝廷白养着这些人,支出还是挺大的。好不容易有人能把她们带走,我听二叔说,当地的官府还挺高兴的。”朱雄英倒也不是要让朱元璋不痛快,而是提醒朱元璋,这些人本来就是朝廷白养着的,自打朱至把人要过来之后,这份支出可就全让朱至自己出了。

朱元璋!!!

“至儿说,人不能白养着,总得让她们挣钱,否则还让她们进教坊司干什么?”朱雄英还是得帮朱至说话,可却让朱元璋横眉竖目的怼道:“我不许教坊司他们乱动歪心思,现在倒是你们兄妹动起歪心思来了?”

“爷爷,至儿只是想要物尽所用。至于是不是歪心思,爷爷很快就会知道。”朱雄英努力的安抚朱元璋,朱元璋却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明摆着不相信。

“北元的人已经进京,他们冲的谁来,不用我提醒你们。”朱元璋别管对朱至的作为有多少不满,坚定相信朱至不会乱来的皇帝只好转移话题。但这件事何尝不是大明现在需要应对的事?

“北元之内也不是所有人都想战。”朱雄英冒出这句话,让朱元璋和太子都微微一愣。

太子立刻问:“至儿又跟你说了什么?”

朱至和朱雄英出去都几年了,这几年的时间,朱元璋和太子在信上也就说着重要的事,哪有朱至和朱雄英在一块说话方便。

对于北元,最关心也最关注的人一定是朱至。

朱雄英说出口的话,一听就像是朱至会说的。

“仗打得多了,对我们大明而言也不是好事,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甚至可以让北元相争,难道不是一件好事?”朱雄英也算是有目标的人,大明朝久经战事,天灾人祸不断,对天下人而言最重要的是安定,休养。

朱至说了一些方案,朱雄英听进去了,也在努力的想要推行。

“我也不问你,你们两个在打什么哑谜。总而言之,好好的应对这些使臣。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吧。你已经是我们大明的太孙,你的一举一动代表着大明。正好也让他们看看,我大明后继有人。”朱元璋得了好儿子好孙子,理所当然的想要炫耀,好让天下人都看看,尤其得让他的敌人看清楚了。

“是。那我把至儿带上?”朱雄英回来了也并不认为需要歇着。关乎北元的事更应该把朱至带上。

朱元璋微拧了眉头,却还是点头道:“带上吧,她也坐不住。”

语气中透露的无奈,叫朱雄英听在耳中,微微一笑。

“汤家那小子是不是进宫了?”朱元璋末了又想起这么一件事,朱雄英错愕的抬头,呆呆的问:“进宫了吗?”

“怎么?”太子发觉朱雄英的反应不对劲,立刻追问。

朱雄英倒也落落大方的承认,“我觉得至儿有些委屈了。”

此话叫朱元璋马上附和道:“听听,你都听听,跟我想一块了。”

太子只觉得头疼无比,一个亲爹好不容易才拍老实,没想到关键时候儿子还扯后腿。

“这桩婚事已经定下,既然至儿回来了,差不多也该商量成婚的日子。”没有办法,太子只好继续出言警告,让儿子和老子都给他老老实实的,谁也不许胡说八道。

朱元璋不情不愿的撇撇嘴,太子指着朱雄英道:“不许在至儿面前胡说八道。”

指桑骂槐什么的,当朱元璋听不出来吗?

“爹,我不胡说,我就说实话。”朱雄英不打算反省自己,反而相当实在的回了一句,朱元璋听着忍俊不禁。

对呀,实话还不许人说了,太子也太专横霸道了一些。

“你要是真闲得慌,赶紧让你娘把你的婚事定下。”太子还能管不住儿子吗?朱雄英自己的婚事还没定好呢,莫要以为太子不知道朱雄英心里想着什么。

“不是已经说了让你们夫妻两个定下,还让孩子想什么?你们要是不乐意选,那就让他自己去选。”朱元璋赶紧接过话,怎么着也得把朱雄英拉到他的阵营,以后面对汤显的时候,他们爷孙一起上。

太子面对前后夹击,一个接一个的扯后腿,那叫一个无奈。

“总而言之,你们要怎么定雄英的婚事都行,至儿的婚事不许再讨论。显儿进宫,莫要落了至儿的面子,也丢了我们朱家的脸。”太子也是莫可奈何,提醒这爷孙二人莫要忘记这门亲事已经由朱元璋亲自下诏,板上钉钉,如今等的就是选个黄道吉日让朱至和汤显完婚。

信国公这些年镇守在北京,事情办的怎么样?难不成朱元璋心里没数?

所谓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念着信国公为朝廷殚精竭虑,他们也不该再对汤显挑三拣四。

朱至都已经被太子亮出来了,朱元璋和朱雄英当然不能忘记汤显是朱至选定的人,真要是再挑三拣四,第一个不高兴的人该是朱至。

“爷爷和爹要是再没有别的事,我出去看看。”朱雄英未必没有听进去,但是汤显进宫,好像他这个当哥的也该去见见。

朱元璋耳朵动不动,其实也想跟着去看看,不过看了一旁的太子。这绝不可能。

“三年不见了,我也想知道汤家老三长成什么样了。”面对太子一扫过来警告的眼神,朱雄英理由充足。

太子也明白,拦得住一时拦不住一世,还能觉得汤显和朱雄英能一辈子不碰面吗?

面对不吱声的太子,朱元璋立刻明白了,太子答应了。

“快去快去。”朱元璋挥挥手,同时和朱雄英一通挤眉弄眼,无声的提醒,朱雄英要是能挑刺,就多挑着点。

太子看在眼里,干咳了一声。

朱雄英垂下眼眸,恭敬的朝朱元璋和太子作揖,“雄英告退。”

送走了朱雄英,太子再也忍不住的冲朱元璋道:“父皇莫要教坏雄英。”

朱元璋哪能承认呢?立刻反驳,“我怎么教坏雄英了?”

“父皇倘若当真看不上汤家老三,不如由我亲自出面将这门亲事作罢。”太子显然也真是生气了,面对死不承认的朱元璋只好使出杀手锏。

这事儿朱元璋万万是不能同意的,好不容易能让朱至点头答应这门亲事,朱元璋十分庆幸。

眼下北平安宁,北元使臣进京,打着与大明交好,商量再开互市的理由,信国公送他们一程,人也回了应天。

其实信国公回应天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希望朱至和汤显尽快成婚。

怎么说信国公也是年事已高,再这么在北平折腾,身子骨也是扛不住。

朱至要是和汤显成了婚,也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接手北平。

因此朱元璋被太子这么一怼,立刻怂了下来。

“我不是这意思。”朱元璋眼神有些闪烁,继续坚持死不承认。

“咱们至儿也不是世上难得,无出其左右的女子。汤显纵然不是汤家最出彩的那一个,但也绝对不差。我原以为这些年父皇也算看得明白了,不会再挑汤显的毛病,可现在看来,您是越发无所顾忌了吗?”太子将心中的不满脱口而出落在朱元璋的耳朵里,叫朱元璋不由讪讪,赶紧否认道:“没有的事。”

“那您刚刚当着雄英的面说的什么话?跟您一样不喜欢汤显?雄英该不喜欢汤显吗?”太子是越想越气,本以为之前的劝告朱元璋应该听进去了不会再对着汤显挑三拣四,结果怎么着?

朱元璋是不打算对汤显挑三拣四,却支持朱雄英对汤显挑三拣四。真以为天底下的人都是傻子,能看不明白朱元璋的态度?

朱元璋被太子训得头都抬不起来了,这会儿只能赶紧的认错,“是我错了。我以后绝不会再胡言乱语。”

“还有,以后我教雄英的时候,父皇切莫插嘴。否则雄英都不知道该听谁的。”太子还得提醒朱元璋另外一件事,不许朱元璋再跟他唱反调。

这回朱元璋就不乐意了,“你还是我儿子吗?我训训你儿子都不行了吗?”

“若是雄英学了跟您一样,这个天下您还想传到他手里吗?”太子照样使出杀手锏,朱元璋瞬间偃旗息鼓。

“父皇不是不清楚自己的性格有什么问题,您都这么大年纪了,儿子也不好再让你一改再改,让您难受。可是雄英将来的日子还长着,如今正是磨练性子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无所顾忌,明明知道厉害,却因为一己喜好,一意孤行。”太子指出朱元璋的问题所在,听得朱元璋不由缩了缩脖子,挪动着坐下,半个字都不敢反驳。

“父皇可听清了?”可是就算朱元璋不吱声,太子也必须要讨到一个答案。

朱元璋瞄了太子一眼,实在没能忍住的嘀咕,“真不知道谁是谁的老子。”

太子后退一步,躬身与朱元璋赔罪道:“儿臣若有不敬,但凭父皇责罚。”

教训朱元璋的太子,也只是希望朱元璋可以改改态度。哪里是想当朱元璋的老子了?

“哪里有什么不敬,我的性子我自己清楚,你拦得对。你刚刚说的话我都听进去了。雄英还得你们来教。”朱元璋一看太子低下头便要认罪的模样,哪里舍得,赶紧肯定太子的教训是对的,然后对于朱雄英,他保证不在多教。

追根究底,朱元璋是想要天下传承下去的,传给太子,更要传给朱雄英,最好能够千秋万代。

至于朱元璋自己存在的问题,他是有问题的,所以朱元璋还是更乐意听太子的建议。朱雄英也快长大了,就朱雄英这几年的表现,朱元璋那是相当满意的,自然也不希望他把人教坏了。

朱元璋和太子算是达成了共识。

花园里头,出落得亭亭玉立的朱至,和一个身着绽青色长袍的十六七岁男子正蹲在河边讨论着。

“都说宫里的师傅们都有一双巧手和奇思妙想,就这湖水引入,实在是巧夺天工。”这一位正是和朱至定亲的汤显。

三年的时光让少年长成了挺拔的青年,哪怕相貌不算出众,却也气质儒雅。只是此刻手里拿着一张图,挽着袖子正照着图摆出了眼前的这条河引入这宫中的路线。

“也未必宫里的师傅就是最好的,都说高手在民间。比起宫里头这些只懂得糊弄皇帝的工人,还是外头那些实实在在考虑民生,甚至研究怎么利于千秋万代的师傅们更难得。”朱至对宫里的人也算是有所了解,毕竟朱元璋花了不少钱,养了不少能工巧匠,按朱至的想法,要是把这些人用到实处,难道不比养在宫里只会哄他高兴好?

出门在外,见得越多,朱至越发觉得大明朝实在是百废待兴。

用人的地方多着呢,实在不该把这些人全部困在宫里。

“师傅们的底子还是挺好的,只不过离得实际太远了难免忘了初心,只要把他们放下去磨练磨练,他们一定会变好。”汤显小声的给朱至出主意。

朱至冲他挑挑眉头,“你这些年跟多少人学了多少技能?”

汤显有些不好意思,“也没有多少,就几个师傅。不过我刚学会了雕刻首饰。这个送给郡主。”

话说着,汤显赶紧擦干净了手,从怀里掏出一根银簪,羞涩的递到朱至的面前。

朱至微微一愣,没有想到汤显竟然早早的给她准备了礼物。

银色的簪子上面雕刻着牡丹花样的纹理,簪头是一朵盛开的牡丹,绽放在朱至的面前。

“那我就收下了。”簪以定情,朱至不至于不懂得这支簪子代表的意义。伸手从汤显手中接过,朱至露出了一抹笑容。

汤显小心翼翼的打亮了朱至一眼,颇是惭愧的道:“本来是想给郡主雕一只玉簪的,只是买了一块玉,色泽不是很好,不想污了郡主的眼,所以才雕这支银簪。”

说到这里,视线落在朱至的头上,纵然朱至尚未及笄,贵为郡主,朱至又生财有道,一应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最好的。

此时朱至的头上别着以黄金制成的梅花头簪和梅花钿,世人以为黄金庸俗,可出自宫中能工巧匠之手,头簪也罢,花钿也好,都透着精致大气。戴在朱至的头上,更让朱至显得端庄典雅,谈何庸俗。

三年前见朱至的时候,当时的汤显就觉得,朱至是他见过最好看的姑娘。如今三年之后再见,朱至出落得越发美丽动人,就如同他送的牡丹花簪一样,含苞待放,引人入胜。

三年前的汤显没有想到自己会被朱至选中,三年后再看着眼前的朱至,依然不太确定他果真被朱至看中了吗?

“礼轻情意重,好些话不用说。”朱至说着话,准备将银簪插入发中,可一想又递到汤显手里,“你帮我戴上。”

颇觉惭愧的汤显听到朱至的话,虽然有些迟疑,但最终还是从朱至的手里接过银簪,为朱至簪入发中。

“好看吗?”朱至扬起笑脸问了汤显。

汤显已然被朱至那一笑晃了神,直到朱至含笑的看了他半响,这才回过头来,脸上已经浮现了红云。为免再失态,赶紧别过头,不敢再和朱至对视,却小声的回答了朱至的问题,“好看。”

简洁的两个字,说完后的汤显缩着脖子,连看都不敢再看朱至一眼。

“好看就行。我娘总说得亏我长了这副好看的皮囊,否则就我的脾气,这一辈子怕是要砸手里的。”朱至有意活跃气氛,无意让汤显太绷着,她岂不知汤显面对她的压力之大。

“太子妃会说这样的话?”果然,汤显听着朱至对常氏的吐槽,只觉得不可置信,这不是他所认识的那位温婉亲切的太子妃吧,怎么有当娘的嫌弃孩子的呢?

“会。这句话从小到大我听着耳朵都生茧了。”朱至严肃的回应汤显,证明她并不是在说笑。

“啊?”汤显惊得张大了嘴。

“所以你不要觉得我有多好。在你看来我很好,对我娘来说,从小到大我们家兄弟几个加起来,都没有我一个那么让她头疼。用我娘的话来说,那是恨不得把我塞进肚子里再生一回。”朱至说起常氏对她的怨念,虽然在朱至看来这都不算事儿,但对汤显而言,她要让汤显觉得,她也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人。

汤显明白了,再一次和朱至对视,这一回眼中不再是不自信。

“人皆有所长,也皆有所短。我也就这个皮囊还算拿得出手,可是,这也都是用来骗人的。”朱至一直觉得上天赐给她这张人畜无害的脸,的确是让她骗人来着。多少人因为看着她这张脸,上了她的当,受了她的骗?

感觉就连眼前的汤显,其实也是因为她这张脸受了骗的人。

汤显毕竟和朱至的接触不算多,哪里想到朱至会突然冒出这样的话?

骗人的脸?

汤显只想说,朱至这也太实诚了?

“你娘没有教过你一句话吗?越是好看的女人越会骗人。”面对汤显困惑不解的眼神,朱至再接再厉。

只是这话一出来,朱至先笑了,“谁又能逃得过美色的诱.惑。能被漂亮的女人骗了,或许对好些人来说也是一桩幸事。”

汤显咬住唇,一个念头一闪而过,他知道不该问,可不问出来他又忍不住。

“有什么话你直说,不用藏着掖着。你我以后的日子还长着。要是连坦诚相对都做不到,将来我们的日子还怎么过?”朱至一眼便看出汤显有话要说,又怎么能不让人说呢?

“我的相貌并不算出众,连文采也不过如此。人人都说我配不上郡主。”汤显这么多年以来一直被人打击着,他也其实很想证明自己配得上朱至的。但是朱至和朱雄英的所作所为传来,谁人不竖起大拇指称赞。

但是,信国公跟他说,就朱至和朱雄英这样的人,满天下有多少人不得不承认自己不如朱至和朱雄英两个半大的孩子?所以,汤显不如他们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这么多年以来,汤显是这么宽慰自己的,但是面对朱至不断的贬低自己,汤显有些不确定了。

他其实可以算是一无是处,为什么朱至要选他呢?

如今的朱至尚且年轻,如果迫于无奈而不得不选择他,以后是不是朱至会反悔?

“配得上配不上的,别人说了不算,我说了才算。再说了,我们这样的身份,真要是找能配得上我的人,那得是谁国的太子或是皇帝?我成婚又不是为了别人,我是为了自己。你也不用把自己说的那么一无是处,在我的眼里,你的豁达就很好。这世上能干的人不少,可真正做到豁达的又有多少人?”朱至也不算是宽慰汤显,毕竟她说的也是汤显的优点。

“豁达?”汤显听着朱至的话,微微一愣,最终道:“我若真的豁达,就不会把别人的话放在心上,也不会至今依然认为自己配不上郡主。”

朱至一怔,随后一笑,“那我要是跟你退亲,你退吗?”

汤显???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兵王捕头,这个捕头以理服人 2025熊出没之川雨奇缘 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 脑疾太子:殿下,求你做个人吧 青山云海 七页禾 大唐:家母武则天,我重新投胎来得及吗? 夺我兵权?带头反了,我要黄袍加身! 大明:我爷爷是朱元璋 永生者改写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