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国某洲,当地正在举办橄榄球赛。
已经是最后一轮比赛,两队人的体力也接近极限,观众席上依旧鼓舞呐喊着,为了自己的队伍喝彩。
这场比赛很是精彩,几个牛高马大的球员横冲直撞,像是几头野牛般,不断有球员为了阻挡硬是对撞上,几番搏斗下,从中脱离出一颗橄榄球。
他接住了!相比其他球员,他更加灵活,几下左闪右骗,顺利晃过面前门板般的防守球员,在面对最后一位防守人员,他奋力的往队友方向一扔,随后被撞倒在地。
可是橄榄球并没有按照预想的路线直直的抛去,在多了几分阻力下,进攻方的橄榄球顺势落在对方的脚下,一切都预料不到,攻守易也。
这一回的进攻方如鱼得水,颇有一副诸葛亮得东风加持般,此刻的防守方已经火烧赤壁,防线连环崩塌,不费吹灰之力,取下这场不断反转悬念的比赛。
胜者在庆祝之时,原本只是轻风朗朗的惬意清风,突然猛地开启几档风扇,很快该州发布了飓风预警,人们才意识到这场悄无影的飓风到来,那场狂风也扯下它的伪装,开始呼啸着撕扯着一切。
很快,橄榄球场的人群被疏散,再度看去,飓风如同尖利的刀片,正企图将橄榄球场划分为一半,球场上的照光灯摇晃着,被狂风连根拔起并砸向人群。
飓风没有打算放过地面上的人们,人们在发现徒步无用时,他们就像风滚草那样被刮跑了,地面上的人们要么就抵住角落,要么就双手紧抓着建筑。
飓风裹着碎片,车辆被掀起,地面剧烈晃动,它轻松抓起一个人,然后将他甩出千里之外,树木狂怒地摇摆着,互相揪着、扭着,骂着、吵嚷不休,满天的黑云像妖魔一般在空中奔跑,它在咆哮,向他的造物主咆哮。
“我们收到来自M国xx洲的汇报,发生地点在当地的橄榄球场,于M国时间八时四十五分,出现了极为罕见的五级飓风,再度刷新历史记录,且飓风的形成完全没有预警,几乎就是十几分钟内形成,造成当地人员伤亡数量难以统计。”主持人员向着王旭东等人汇报着。
“暂时无法将此次事故与之前的风洞实验联系起来,我们的模型也完全没有预测到这一事件发生。”主持人员补充完后,由王旭东接着发言。
“现在能确定的是,我们的模型不生效了,我们之前的预警模型没有一点报告,很显然,我们的数据被篡改了。”王旭东让人员调出一张图片。
“T33设备,功能齐全,能做包括检测、分析以及服务器功能等等,这是我们建立模型时得到的技术支持,我们的数据都来源于T33。而像这类t33设备,仅仅在我国就已经遍布300有余个,遍布区域十分广,联合上欧美的数据,全球大致遍布了上千个。”图片上的模型画出了t33设备在整个地球的遍布,要往地球身上扎着针管,给地球打点滴。
“当然,我并不是要向各位科普t33的优势,T33设计部门掩藏了部分功能,且完全不公开,如果从头说起,太麻烦了,由高亮同志为我们简单说一下吧。”王旭东把话题转向高亮,众人望过去。
“很简单各位,我大学钻研的是气候型化工材料,我考研也是这个方向,毕业时我研制出一种材料,我称其为“降”。“降”可以降解各类一次性用品,代价是会产生温室气体。”高亮咽了咽口水,接着说道,“但它的副作用最为重要,“降”能被海水稀释,并且随时能做加聚反应,它的结构可以嵌套到一些特殊的分子里,这类特殊的分子也很常见。”
“所以“降”还有一大功能,大家应该吹过泡泡吧,它可以构成像泡泡那种很绵密的结构。但这一点可以忽略掉。”
“简而言之一点,就是“降”不能被用在改变气候上,它用于降解一次性用品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倘若大量的“降”被稀释在海水中,我能猜测的只有一种情况,也请原谅我的想象力不足。”高亮低垂着头,不看向王旭东,此刻的王旭东叹了口气,让高亮讲下去。
整个气氛都凝结住了。
所有人都等着高亮开口。
回想以前,自己在讲台上第一次演讲时会紧张,在做论文答辩时会有紧绷感,在参加学术交流发言时会谨慎,高亮这一次感到是沉重。
“我们的自然系统会更加混乱,举个例子,太平洋的暖流会挟带更多盐分,我们的淡水资源会更加稀缺,台风、沙尘暴甚至是海啸可能会更加频繁。这一次的M国飓风有可能是对应“风洞实验”造成的,但也仅仅只是猜测,我申明过“降”不允许成批大量使用,使用前需要报备,而且能做到改变整个自然系统,要用到“降”的批量要非常多,非常频繁。”
王旭东此刻只有一个念头,跟当初他指出系统数据有误那种直觉相似:倘若跟排污水一样,每天不间断地排放“降”,那高亮预想的情况可能真的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