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剽眼睛像是一只贪婪的发现了黄金矿藏的西方魔龙,红闪闪的。
这和空气炼钢这种无耻的P社卡bug行为有什么区别?不过我喜欢,嘿嘿。
能源利用效率上了百分之十的氢能源技术就和红警里开了无限金钱的科技一样,可以全方面暴兵,堆工厂,开基建,而那些石油之类珍贵的化工资源就可以拿来氪航天航空工业了。
氢能源是人类已知的的最安全的无污染的能源,储量远超可燃冰之类的,就是简单的电解水成氢技术,或者是更加大规模的工业制氢技术。
目前的应用已经有了些眉目,但是氢的运输和利用是大问题,不到万分之一的利用效率和高昂的运输密封费用让它被排斥到人类的常用能源外。
甚至可以明确的说,蒸汽机的弊端就在于利用效率太低,而第二次工业电气革命实际上的能源利用效率实际上只比第一次蒸汽革命大概高了七个百分点左右。
而这个数额差距,足够让普鲁士用三十年的时间反杀日不落,以一隅之地将世界超级强国打残。
只要这种技术的效率有保障,那么它足以媲美甚至于碾压核聚变,还更有可操作性。
那么早年豪华的战争堡垒计划和全面要塞计划也就有了可以执行的基础。
发动机和基础材料则是大夏离世界一流装备核心技术最远的东西,有某种传言,F22领先歼20四十年。
对自家空军历史就和老婆一样知底的林剽来说,的确如此,但是应该这么表述:F22超前世界四十年。
如果说大夏海军追及漂亮军还在有生之年有可能的话,那么空军就是大夏永远的痛,对于林剽来说,海外控海权和制空权从来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痛苦别人感受不到。
每一次海外作战就和加了减益加成一样,被别人压着打。
如果是体量不够的小国,可能就会被一波空中战略突击直接带走。
比如某次沙漠军刀行动,还有沙漠风暴。
俗称盾牌风暴军刀三件套。
直接一套连死了沙达姆。
至于那个通史,这和拿着剧本走剧情有什么区别?这么枯燥的剧情,谁能忍?
我林剽就可以!
这三个任意挑选?
小孩子才做选择,我全都要!
什么孤魂野鬼自力更生绝地求生。
老夫这就投入祖国母亲的怀抱当中,集中力量办大事,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完成前世的夙愿!
好不容易挨过了老教授的课,毕竟这个小而精大学是什么成分大家也都知道,除了中青以外组织的小儿子。
里面的老师都是大佬,随时可以学而优则仕的那种顶级智囊学者。
林剽简单的解决了一下口腹之欲,向自己辅导员软磨硬泡了三天的假期。
就直接前往了图书室,找一处自习室准备好的平板就开始把自己的大政方针续写下来。
作为政。治嗅觉非常灵敏的神奇动物,林剽基本上不参与决策之间的派系斗争。
他跟随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自己可以交出后背的战友,另外一位则是自己的启业恩师。
也就是那一位。
至于怎么打动这位大夏现代首屈一指的野心家,堪称当代秦昭襄王的千年青丘有苏氏,就要靠自己拋出来的肥肉够不够有吸引力了。
作为最有野心的善于动员民族情绪的极其强硬的国家领袖,那一位在世界舆论史上可以说是遗臭万年。
但是,敌人的谩骂不就是对于我们的畏惧与认可吗?这难道不就证明了我们的正确性吗?
那一位也是最果断,敢于壮士断腕,能尽全力给前代人收拾烂摊子,甚至于喊出得罪千百万,不负十五亿口号的巨佬。
只有这样一位领袖,林剽才敢赌他可以接受自己的参与,因为自己就是秉承着他的薪火意志,他太清楚那一位对于大夏深沉的爱了,当然,每每想到恩师临终前紧紧拉住他的手,那冰凉无力枯萎的老手,和那一句:“保护好家国”便抱恨而去,林剽真的是内心一阵酸楚和难受。
整整过去了九个小时,也不管图书管理员的催促,林剽还是聚精会神的码完了自己的两万字预测与规划大纲,讲清楚了东亚局势和大夏军事力量的发展前景和正确的方向,当然,最重要的,是在文档后面放置了那一位的生平传记。
名字很简单《三年计划》
待三年之期到来,我林剽龙王归来!
将一切资料存入自己的U盘中,并且处理干净了平板内的使用痕迹。
在图书管理员喃喃的念叨着:“如今这么艰苦爱学的学生娃可不多见了的”的感叹声中,林剽如释重负伸了个懒腰,眼皮昏沉沉的爬回了宿舍,将这些好东西发给自己隔壁院系的大佬院长后,满脸黑眼圈地在舍友不可置信的凝视中上床睡觉。
什么也不说了,因为直接通宵。
实在是太困倦了,因为这些文字工作实在是太繁重了,自己成为甩手掌柜这么多年,这些文秘的工作基本上就没有亲自动手过。
只要等这位学术领袖看过自己的东西,那么这些规划进入国家层面指日可待了。
大夏社科院院长,同时监理夏科大校长,并且身居大夏社科部学部委员长的张政刚刚开始了自己繁忙的业务生活,他负责起草地是大夏军事战略改革和统一问题。
这两个课题格外繁重,何况是迫在眉睫的必要问题,只有他这种献了青春献终身的学界泰斗才有把握能处理好其中的规律。
他一生呕心沥血,从面临被那些豺狼虎豹到拿起刚枪保卫家国,再苦读十年书,在各地实地调研研究,经历过许许多多的大风大浪,他为夏国的加速崛起做出了不少贡献,当初五院的战友们先后离世,自己的同僚满目尽凋零。
而他,也是准备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完全的奉献给祖国,功名利禄?对于他来说在三十岁时已经足够了,现在只是想要让自己发光发热而已。
作为一名老学究,他照常打开了自己的学校邮箱,自己还就是喜欢给这些清澈又愚昧的大学生们改论文,虽然这让他很折磨,但是又给了自己满满的成就感,好为人师,培养出来的学生们愿意俯下身子来做事,这便是他这位心系家国的学者最好的礼物了。
因为目前的问题还是很严重的,与其坐而论道,不如多培养一个年轻人,多一个清廉能干的公务人员,能多为人们尽一份力。
浏览着一篇篇密密麻麻的文字,不厌其烦的修改着,张政不由自主的苦笑道:
“还真是每个人都要有这一遭啊,干脆让我重写得了。”
一边感慨着自己同学当年的惊才艳艳,一边挑剔这些有待改进的一份答辩,张政感受到了这届年轻人的活力不足和少年老成,这,说实话,不太符合他对于少年儿郎的预期。
自己上大学时,老师给他们讲当年的学长。
兴风作浪,才高八斗,风云际会,青云直上,龙争虎斗,专挑大师打,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雨便化龙。
那是万类霜天竟自由的时代,师范生为有青春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军校生一声枪响,不爱红妆爱武装。
可现在这些,太拘束,太老油条了。
正值做梦狂想的年纪却已经为了柴米油盐考虑生计,进体制只是为了一个饭碗,这怎么能成大事呢?
这样一个失去了斗志的民族又怎么继续崛起呢?
张政曾经多次提出过类似的提案,但还是被首席大长老给否了,大会上涉及的利益太多,而他的提案却是在给那些吃的肥头大耳的家伙放血,首席大长老明显是同情却不得不违心的否掉。
突然,张政瞳孔一缩,他在这百无禁忌中找到了一个极其简明扼要的题目《三年计划》。
这般大胆的题目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到要看看,是谁敢这么大胆,给自己这只老虎讲空话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