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沈璧君,肖楚河开始思考了人生的意义。
那天晚上,生日庆祝会结束后,肖楚河邀请她到广场上去散步。
沈小姐身材高挑,穿粉红色的连衣裙,高跟鞋,扭动着细腰,成了一幅曼妙的风景浅……
肖楚河俏皮地学着她的样子,走起路来。
惹得她哈哈大笑:“你的身板僵硬,要不然像个女孩子!”
“我玉树临风!”肖楚河笑道。
“嘻嘻,少臭美哟,你呀!”她嬉皮道。
这时,广场中心动感音乐响起来,肖楚对她说:“走,我们去跳舞。”
“你会跳舞?”沈璧君感到意外。
“去了,不就知道了,”他们手牵手走向广场中心舞池。
随着闪光灯的闪亮,只见肖楚河两脚并拢,上上下下的跳动,显得动感十足。
他这一噱头,自然引来很多目光。
沈璧君再次哈哈大笑:“你这也叫舞?”
“对呀,我自创的,”肖楚河答道。
“一起来呀?”肖楚河发出邀请。
“不了,我今天穿着高跟鞋呢?”沈璧君说道。
“呵呵,好吧,悉听尊便,”肖楚河只跳了一会,也停了下来。
两人只好,继续在广场上散步……
“肖楚,你是不是认为我品位过高了?”沈璧君问。
“想多了吧,你是个单纯的姑娘,我很喜欢你,”肖楚河答道。
“其实,我也有皮肤过敏症……”沈璧君告诉她。
肖楚河来不及多想,把她拥入怀中,轻声说:“喜欢一个人,是彼此的心灵感应,甘愿为彼此付出,不用多想!”
此时,肖楚河轻抚着她柔软的身体,他能感觉到她身上散发着妙不可言的麝香……
往后的日子里,休闲时光,他们逛莲花山,去虎门销烟馆,感受林则徐在禁毒时提倡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璧立千仞,无欲则刚”的精神洗礼……
正如一位朋友对肖楚河说过的,当男女之间真正走到一起的时候,往那方面想的心思其实很少。
何况,当时肖楚河的思想还是比较保守的,他认为婚前性行为不利于婚后夫妻之间搞好团结。
“甜头”尝完了,往后尽是酸楚……
几个月之后,肖楚河觉得这家五金厂只是一个加工厂,不是自己理想的栖身之地,便蒙生退意。
然而,万生已将他划到业务部管理,用意很明显。
万生知道,以肖楚河的个性,一旦决定的事情,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便不再强留。
只是对他说:“我看人不会错的,你这个人将来一定发达!”
肖楚河心里明白万生只是给他一个信念而已,但还是很感激他的“知遇之恩”,说道:“谢谢,万大哥一直以来的支持,我会努力的。”
“要不,我有个妹打算在这边开一家美容院,你跟她一块干吧!”万生再次捥留他。
“不了,我还年轻,只想靠自己,”他直言相告。
就这样,肖楚河离开了这个五金厂。
肖楚河与沈璧君的最后一次会面是上岛咖啡厅,肖楚河知道她在办公室时常喜欢喝,一杯少糖,是留给她的,他了解到她有皮肤过敏。
两人对面而坐,肖楚河信誓旦旦地说:“阿君,感恩你这段时间,意克我这颗冰封已久的心,为了你我将全力打造自己成为一名职业经理。”
“你的心意我明白,好男儿志在四方,你决定了,我都支持你!”她含着泪说道。
肖楚河握着她的手说:“我们还很年轻,多留给彼此一些时间和空间吧!”
这是肖楚河留给他最后的一句话。
此时,肖楚河还很年轻,只有二十初头,“初生牛犊不怕虎”。
彭司机无奈地说:“初恋一般都不会成功的。”
其实,肖楚河早就看出来了,像沈璧君这样的女子,一般来说虚荣心都很重。
曾有人当着肖楚河的面问她:“那个人开车来接你的对吗?”
她欣然一笑。
因为工作上的失误,还有师傅背地里骂她:“沈小姐,这个八婆!把这点事都搞不好。”
可见,她的心根本不在工作中,虽然偶尔犯点小错,也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衣不在贵,而在于配”,此时名不经传的肖楚河觉得给不了她幸福,才果断决定离开她。
肖楚河,始终认为一个风尘女子她是不会放过一切恋爱机会的。
“入了心的人”,相忘难度不一般。
既相爱过,就没必要恶语相向,不如随缘,顺其自然。
后来,肖楚河在一家上万人的大型湾湾资电子厂做一名副组长,遇上了小梅,才断了这个念想。
三年后,万生连忙在电话中对他说:“她一直都没变,你们有必要好好聊聊。”
她一直都没变,意味着她还在等肖楚河,想到这些他一直觉得内疚……
“万大哥,我不想过多解释了,只怕越解释,越说不清,”肖楚河感叹到。
原来,离开那家五金厂之后,肖楚河应聘上了这家大型电子厂,本以为QE助理可以胜任。
谁知,面试他的是品保部陈经理,他说:“你在这方面没什么经验,愿不愿意从基层的一名品管员干起?”
“有好多东西可以学,如能给我机会,我一定努力!”没想到肖楚河竟欣然接受。
此刻,肖楚河的人生格局是,在书本上学到的,凭自己对质量体系的认识,从基层干起,进一步提升自己,直到目标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暨管理者代表。
然而,往往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他低估了现实的残酷性。
在注塑部品管部,肖楚河意识到和他们“打成一片”的重要性,同时与生产部保持良好的关系,没必要针锋相对,沟通将是一剂良方。
有几位线长常邀请他:“下班后,咱们好好干一杯啊!”
肖楚河泯然一笑:“那是一定的,但是要把品质给我做好了,这酒咱们喝得才有意义。”
他知道,不论发生什么问题,生产部都负主要责任,品管部其次。
一天,他与一位生产组长很感兴趣地聊起来。
他故意问道:“在注塑品管部,“最高行政长官”是QE王桂吗?”
这位组长答道:“不是,是蒋梅。”
谁知,这位组长将肖楚河这个“行政长官”一词传到蒋梅那里,蒋梅觉得有点意思,又将它传到石课长(steven)那里,石课觉得很有意思,他决定以后对各组长发文件函就以“各长官”来代替“各组长”。
“长官”一词,这也是动了湾湾企业管理员的侧隐之心,官本位思想。
肖楚河无意之中,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
肖楚河在工作中是认真负责的,他总能关键时刻把握好要点控制,这是他一贯作风。
一次,一位品管副组长阿军传达不力,致使产品表面杂质超标,直接导致客诉,让其表哥品保部潘副理都下不了台。
而肖楚河所监控的三条线却安然无事,得到表扬。
这让很多人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似乎“上位”是必然的。
在一次新年聚餐上,当着陈经理,潘副理,石课和十余名品管的面,蒋梅主动试图给夹菜,以示好感,肖楚想到沈璧君的好,便说:“谢谢,我自己来就可以了!
“嘻嘻,行你自己来!”蒋梅感觉他没有接受自己。
让大家一阵“扫兴”地笑。
接着陈经理开始侃侃而谈,暄寒问暖地说:“我知道,这段时间大家都很辛苦,在此新年来临之际,祝大家新年快乐!”
蒋梅带头掌声响起!
他对一位当过兵的同事说:“我有个弟也是当兵的,在大陆当兵是光荣的,在湾湾当兵简直是一种耻辱。”
肖楚河劝慰他说:“在和平年代,我们都要学会一视同仁,就像这杯啤酒,没有色差(品管素语),来陈经理,我敬您一杯。”
“陈经理他不喝酒,咱们给他倒一杯茶水,同样是没有色差!”蒋梅说着,给他倒了一杯茶水。
同事们开怀向陈经理,共同举杯一饮而尽。
肖楚河又试图给潘副理敬上一杯,说道:“潘副理,来咱们也来一杯没有色差的。”
潘副理摸了一下自己大肚腩,恶狠狠地说:“我们之间没有色差,有段差(品管素语)!”
现场一度陷入尴尬,陈经理见状忙过来打圆场,俏皮地摸了他的大肚腩,惹大家开心一笑。
潘副理好像在给他一记警示:小子,你有何能奈,咱们走着瞧,我可是“二号人物”。
酒过三洵之后,肖楚河扶着石课一起去卡拉OK,消消酒气。
石课待人真诚,当唱一曲经典巜上海滩》时,他说:“肖楚,咱们你一句,我一句,别搞什么合唱。”
“浪奔,浪流,…淘尽了世间事,”你一句我一句地唱,两人显得尽兴。
这样,让肖楚河感觉石课是可以信赖的人,石课在品管部可是“三号人物”,不属湾湾籍。
在回去的路上,石课坦言:“我有很多同学都开厂,自己创业了,只是自己的资金还不足……”
这让肖楚河觉得,非台干他在这家企业,已干到职场的“天花板”。
事后,很多同事赞到,这次酒喝得“最爽”的当属肖楚河。
随着,他《一生随缘》《让爱伴您一生》等几篇文章在该企业月刊上的发表,一些“高层”开始关注他了。
蒋梅劝他:“别写那么多情啊爱啊,多写写现场管理8S”。
他开始尝试查各种资料,结合自己的实践,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节约、安全、学习”为主轴进行闸述,写了起来……
其实,肖楚河刚经历了一场情场的沉沦,写情和爱这些只为获得内心的一种平静,宁静方能致远。
从此,由石课提名,由他出任一名专管小组成员培训与传达的副组长。
有些人开始对他进行追捧,老远看到他,就喊:“肖楚河,他过来了。”
有如“名人般”的效应。
正如有人所过的,当你变得强大了,人们开始为你让道,因为彼此都是互助互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