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当初以追徐妙云的名义,偷偷去了北元战场,四平八稳,打的元人抱头鼠窜。
马皇后知道后,还担心朱标的安危,不依不饶的让老朱把朱标给找回来。
朱标一路势如破竹,打的元军溃不成军。
这样半路把他叫回来,属实是可惜。
老朱虽然知道机会难得,可是也不舍得好大儿以身犯险。
思量再三,终于还是下旨让朱标回京。
虽然让朱标回来了,可是朱标的战果还是让老朱很是欣慰,这才让朱棣三兄弟一起出征历练。
没有想到,朱标刚回京,没有多久,朱棣就在 漠北被擒。
这一次老朱要是主动提出把朱标给派出去,解决燃眉之急,马皇后不给他拼命?
所以朱元璋自然是不想让朱标领兵北征,至少他不能自己提出来。
朱标知道老爹的难处,就说道:“母后那边,儿臣自己给她说。”
大明朝将星如云,太子是国之储君,断然没有让朱标去拼刀子的道理。
老朱深思熟虑,觉得还没有到山穷水尽那一步。
“你徐叔虽说深入敌境,但是身经百战,手下还有数万将士,一定可以率军突围!”
说来说去,老朱还是不想让自己出去。
可是朱标第一次出征,还没有过瘾,就结束了。
他自然是想要再一次领兵出征,驰骋大漠,直捣黄龙。
“茫茫大漠,方圆几千里,还没有粮草。就算大将军用兵如神,若不救援恐怕会有不测。魏国公是国之柱石,万一有失,我大明如同丧失一臂,元军的是士气则会大涨。况且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老朱为难道:“咱何尝不知道,你说的都是事实?可是你娘那边!”
“爹,王保保是北元悍将,一心以光复大都,恢复成吉思汗的荣耀为己任。他携大胜的余威,领兵南下,克大都,下太原,拿下燕云十六州。即便不能攻打到应天,我大明恐怕也永无宁日了!”
老朱出身微寒,历经千辛万苦,才创下这些基业。
他的心智和眼光,自然是非常人能比。
朱标说的这些,老朱都懂。
他刚要下达成命,就猛然想到:这王保保是北元悍将,如果徐达都打不赢,又怎么能指望朱标呢?
“你徐叔要是输给了王保保,你又凭什么说一定会赢?你徐叔有闪失固然是一大损失,可是你是我大明的太子,要是有个万一,岂不是更大的损失,对我军的锐气是一大损伤?”
“儿子是玉罗刹,手下还有数千的贲雷军。那些北元人,一听说儿子的名号,一准就作鸟兽散了。”
“奔雷军?你一说我就来气,你知道吗,老四的奔雷军全数被王保保抓了,他们调转枪口,杀了我大明多少将士啊!”
原来朱棣率领燕山卫两营,杀的正尽兴,可是却在半路上遇上了一只小白兔--王保保的女儿海别。
海别是漠北第一美人,她又是误入军统的女人,最擅长的就是勾当男人。
朱棣又没有定性,小白兔挤眉弄眼间,朱棣就像是丢了魂一样。
为了追小白兔,朱棣就带着骑兵追了上去。
朱棣仗着有火枪,也没有把元人放在眼里。
结果两百多人的火枪队,就脱离了大部队,失去了友军的掩护。
在一个月高风黑夜,海别带着人摸黑闯进了朱棣大营。
趁着天黑,把一干人都给抓了,枪也给抢了,就是小奶狗朱棣都给拿下了。
等燕山卫的骑兵到的时候,海别公主在路上设置了埋伏,还把枪口对准他们。
砰砰砰,燕把燕山卫打的丢盔弃甲。
可怜的朱棣,因为徐妙云的事情,一直都怀恨大哥。
这次出征,本来想捞点政治资本,回去和大哥一绝高下。
没有想到,第一次出征,就因为轻敌冒进,落得惨败,自己也被抓。
此次出征,燕王朱棣跟随徐达作战。
把燕王殿下给弄丢了,这如何向陛下交代?
徐达不敢怠慢,慌忙派蓝玉前去护卫。
蓝玉紧赶慢赶,还是没有追上朱棣,只看到燕山卫逃散的士兵和调转的枪口。
接下来,徐达也深入大漠,几万大军成了火枪的活靶子。
要是海别有足够的子弹,恐怕徐达现在就和王保保在王帐里喝酒了。
所以朱标一提到奔雷军,老朱就气不打一处来。
朱标却说:“父皇莫忧!儿子还有一支奔雷军在袖管里。只要父皇同意,儿子即刻领兵北上。”
老朱自然是知道贲雷军的厉害,可是让他下令让儿子领兵出征却是不能的。
“可是,你知道你是储君,咱在十岁的时候,就立你为太子,如今怎么舍得让你以身犯险?再说,就算丢了燕云十六州也没有什么打紧,你却是我大明的希望,不容有失!”
嘿,老朱这是油盐不进啊。
朱标没有办法,只好使出杀手锏。
他跪在地上,哭着说:“爹,您时常教讳儿子,作为大哥要照看好兄弟,安抚好百姓。儿子也是一直希望做一个亲政爱民,能文能武,兄友弟恭的好太子。现在老四被元人抓去,我这个做大哥的,岂能无动于衷?”
老朱年幼时遭受天灾人祸,父亲和几个哥哥都死了。
是二哥把家里最后几口米给了朱元璋,朱元璋才活下来。
所以老朱尤其重视亲情,也就是因为这,朱文正就是谋反,朱元璋都没有杀他,反而是封侄孙为靖江王,也是明朝除了他的子孙外,唯一的藩王。
听了朱标的话,老朱长叹一声:“难得你有这份心,可是老四因为徐妙云的事情,一直和你闹别扭!”
“父皇莫忧,俗话说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裳,四弟迟早会明白我的一片苦心的!”
“嗯!”老朱点点头,表示同意,同时也提出了疑虑:“你母后那里···”
“母后哪里好办,父皇可以下旨二妹为和亲公主。”
老朱这人性格刚烈,他制定的政策是“不割地,不和亲”。
听儿子说要去和亲,自然是勃然大怒:“你混账,身为我大明的皇太子,怎么能提出和亲?”
朱标说道:“是假意让儿子带二妹前去和北元和亲。到时候,母后自然舍不得二妹,父皇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派儿子出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