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在小朱标无效的抗议中,他和可恶的嫦小娥定了娃娃亲。
这是大人们的政治联姻,是为了两家走的更近,却没有给可爱的小朱标带来任何实惠。
论理,小朱标既是常小娥的夫君,又是她的弟弟。
于情于理,嫦小娥都应该让着朱标一些。
可是在嫦小娥的世界里,根本就不存在夫为妇纲这么一说。
在她小小的世界里,朱标是一个可恶的臭小子,来抢她的吃食。
平时还好,两个孩子还能耍在一起。
可一到饭点,嫦小娥就要对他劈头盖脸的一顿打。
小小的朱标,小时候是饱受嫦小娥的猛女的摧残,经常给揍的鼻青脸肿。
朱元璋人到中年,喜得麟儿,和能征善战的常遇春结为亲家。
老朱一高兴,就对集庆民团头领陈野先发起攻击(地主武装用来对抗义军、土匪,清末的湘军和淮军还有民国的保安团,都是民团。)
陈野先有勇无谋,怎么是足智多谋朱元璋的对手?
一场大战下来,陈野先的民团两万多人,死伤数千,不得不投降。
一时间朱元璋志得意满,就要带兵攻打集庆。
可是集庆是长江重镇,依山傍水,朱元璋第一次打集庆,就是没有水军策应而失败了。
就在朱元璋不知所措的时候,探马来报巢湖水军的廖永安、廖永忠兄弟和邓愈前来归顺。
老朱顿时大喜过望,真是想啥来啥。
信心爆棚的朱元璋联合郭天叙,张天佑三路大军对集庆发起第二次进攻。
只是这陈野先贪财好色,首鼠两端,朱元璋也不敢深信,就让郭天叙和张天佑为前军,把头功送给他们。
这可是不世之功,朱元璋居然把这么好的事给了他们。
一心要在战功上压制朱元璋的郭天叙和张天佑,眼见就要立下赫赫战功,也不管有没有机谋,领着本部兵马就去打头阵。
元朝的统治者虽然昏庸,却也知道集庆是江南水陆交通要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一旦失守,整个江南就不再属于朝廷。
他们不得不拉拢叛将陈野先,徐以高官厚禄,让他在红巾军背后捅刀子。
可怜的郭天叙和张天佑,甥舅二人架起云梯,攻打城池的时候,浑然不知陈野先已经拔刀霍霍。
陈野先和金陵守军联手灭了郭天叙,就假装继续攻城,还派人邀请朱元璋前来助阵,说是马上就要拿下城池。
朱元璋让郭天叙打头阵,除了是不相信野先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想让他们打一个两败俱伤之时坐收渔翁之利。
郭天叙的人马被元军和陈野先合围,没有人逃脱,所以朱元璋不了解真实情况。
而且拿下集庆这个功劳的巨大诱惑下,一向是精明的朱元璋竟然也上了当,听了传令兵的话,当即就引军前进。
常遇春是先锋,率先赶到战场,已经是横七竖八倒了很多尸首。
他这人粗中有细,正要发起攻击,却看到很多尸体都是背后中箭。
老常情知不妙,连忙下令退军。
陈野先本来布置好了口袋,正等着朱元璋进套,发现老朱的前锋褪去。
立功心切的陈野先就率军追击,双方混战在一起,现在一度十分混乱。
朱元璋和徐达引兵杀到,元军才退去。
元末明初,各路义军风起云涌,元帅多如牛毛。
他们借着驱除鞑虏的口号,争地盘,抢女人,作威作福,说是替天行道,其实是男盗女娼无恶不作。
朱元璋想要小鱼吃大鱼,别人何尝不想带兵去攻打他,吞了他的地盘。
小朱标正在吃饭,马秀英抱着他也难得落个清闲,抱着小家伙吃的正美。
忽然间探马来报,说是张士诚的弟弟张士贵率领大军三万前来进犯。
马秀英听了大惊,朱标也顾不上吃了。
【这个张九四真不是东西,连吃饭都不好好让人吃!】
朱标想替老娘出头,可是他才刚满月,连话都不能说,更何况是替老娘出头了!
为了攻打集庆,主力都被老爹带走,太平如今只有两千老弱病残,还有就是数万的女营。
那张士诚、张士贵兄弟贪财好色,这些都是将士们的家眷,万一被他们掠去,就把朱元璋大军的脊梁骨给抽去了。
老婆孩子都给整丢了,大伙谁还愿意替你打仗?
马秀英不敢怠慢,也顾不上还在嗷嗷待哺的朱标,当下就是组织营中人撤退。
大家在太平城中过的好好的,自然是不愿离开。
马秀英就骗大伙说,“大帅和兄弟们攻克了集庆,集庆又称为金陵,是江南第一繁华的 城市。大伙让我带着大伙去享福!”
大伙们一听,都忙着翻箱倒柜收拾东西。
这么多人,要都收拾妥当,那不是等着张士贵来吗?
张士贵在张家兄弟中是最为好色的,落他手里还有个好?
马秀英当机立断,下令士兵们强迫这些女人和孩子迁徙。
一开始好还,大伙朝集庆有条不紊的后退。
马秀英、张老太太,蓝菲儿、郭惠和蓝玉坐着车,就要出发。
张夫人听说朱元璋拿下金陵,高兴的和什么一样,“女儿啊,元璋真的拿下了金陵?”
为了安定人心,马秀英硬着头皮说:“是!”
“那为什么走的那么匆忙?还把那些金银细软都给扔了?”
蓝玉鬼灵精一样的说道:“那还能为什么,我们是去逃难去了呗!”
张夫人大惊:“逃难?”
“可不就是逃难吗?金银所有人只能带两日的干粮,却不能带财物。一定是有人来袭,我们猖狂的逃命!”
听蓝玉这么一说,蓝菲儿也觉得蹊跷。
可是夫人不这样说,作为下属怎么好猜忌?“你不要胡说,夫人说是带着我们去金陵享福,就是去享福。”
“我没有胡说!”蓝玉对马秀英说道:“夫人,蓝玉不才,愿意带着我手下的儿郎军去灭了那些来犯之敌!”
蓝玉说的儿郎军就是自己手下的一般孩子,都是些十二岁到十五岁的孩子,有七八百人。
别看蓝玉年龄小,可是打架特别威猛,这些人都打不过他,就自愿尊他为大哥,做他的小弟。
蓝玉平日里教这些孩子演练阵法,练习武功,早就想找个机会试试。
就是在襁褓中的朱标听了,都心生敬佩。
【不愧是老爹要留给我的护教法王,果然是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