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2月31号的上午10点18分,在城乡结合部的卫生院手术室里,经过一番准备和惊险的操作,产科主任高医生就满意的结束了手术。她同时也为躺在手术台上的准妈妈而感到高兴。
“恭喜你当妈妈了,孩子很健康,感觉怎么样啊,不疼吧?”
“不疼,谢谢高大夫。”
产妇立马又有些虚弱的问道:“是个小子?”
“好好安心休养吧,不要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啊,是个女孩儿,多好的孩子啊。”
而当,焦急等在产房外的张大山和母亲沈翠花,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刻,他俩的脑袋里却得到了相同的答案:我们老张家这辈子,算是断子绝孙了。
虽然没有抱上儿子,可张大山毕竟也有了一个六斤九两的大胖姑娘,并取名为张萍。
身处城郊农村,没大喝过墨水的张大山,只希望他的女儿一辈子平平安安。至此,好酒抽烟的张大山,就再也没有如愿抱上儿子。
一晃就好几年的时光过去了,凭借出类拔萃的身高优势,还有那一腔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初中刚毕业的张萍,就被体校教练选入了排球队。
张萍在进入体校的第一年,就和同校田径队的黄永祥谈起了恋爱。而在第二年刚开学不久,黄永祥就做出了辍学回家的决定。在一天训练结束之后的下午五点半,黄永祥就找到了,在宿舍里洗衣服的张萍。
“张萍,给你说个事啊。”
“说吧,我听着呢。”
“我明天,就回家了。”
“怎么了?”
“我不上学了,我要出去打工挣钱。”
听到这个消息的张萍感到意外而恍惚,情窦初开但涉世未深的她,却无法理解黄永祥要辍学打工的原因,毕竟他俩都未成年,而张萍却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你去哪里打工?”
“咱们这里靠着大海,都说靠海吃海,总会有办法的。”
让张萍没想到的是,两年之后的黄永祥,却成了父亲张大山的救命恩人。
自从黄永祥离开体校,张萍就渐渐的忘记了他,并继续努力着为自己的梦想而训练。
而在体校毕业的第二天,陪父亲到医院检查身体的张萍,就从医生口中,听到了父亲身患重疾的噩耗。这让张萍第一次体会到了走投无路。为了挽救父亲,随母亲四处借钱却处处碰壁的张萍,就突然想起了黄永祥。
当天晚上,张萍就跑到住在邻村的初恋家里。但她却没有见到黄永祥。隐瞒来意的张萍,也从黄永祥父母口中打听到,他此时正在码头上班的消息。
第二天一早,动身进城的张萍,就在中午时分的海边码头的鱼市上,找到了黄永祥。
看着眼前这位个头和他差不多的初恋,却让黄永祥感到吃惊和意外。那一头熟悉的短发和温柔的语调,却又让身为鱼贩的内心感受到了温暖。黄永祥的心里认定了,眼前这位善良单纯的女孩,就是他要迎娶的新娘。
在听完张萍的诉说之后,黄永祥就毫无保留的答应,要帮助张萍度过难关。
“萍,你放心吧,我明天就去家里看你爸爸。你呢,就帮我收鱼再把鱼卖了。”
“永祥,可是我不会啊。”
听张萍这样称呼他,黄永祥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你现在的个头,差不多有一米七五吧?”
“怎么了,卖鱼,还要量身高啊?”
“哈哈哈,我的意思是,我能做的事,你难道就学不会吗,不会没关系,就怕你害羞不肯学,一会儿就教你,你放心,给我供鱼的都是我的好哥们,明天就介绍你认识一下。”
待一切准备妥当,黄永祥就怀揣自己的全部家当,接着马不停蹄的买好车票,就赶去了张萍家中。张萍则提心吊胆的开始了经商贩鱼的生活。
三天后的中午,带着一身鱼腥味儿的张萍,就看到了陪自己母亲一起回到鱼市的黄永祥。
“萍,你就帮永祥打工吧,他不会亏待你的,永祥是个好孩子,帮你爸爸联系住院还交了医药费,都是永祥在忙前跑后的,可要好好谢谢人家永祥啊!”
听完母亲的诉说,让张萍打心底里重新认识了她的初恋。黄永祥是张萍的恩人,也是引领张萍改变苦难人生的导师。
从此,张萍跟着黄永祥,就开启了自己幸福而艰辛的经商生涯。随后,又在黄永祥的帮助下,还上了为父亲治病借来的全部债务。
两年之后,二十岁的张萍就嫁给了黄永祥。并在自己刚过了二十一岁生日的第二天,就迎来了大女儿的降生。已有一定资金基础的黄永祥,还特意为女儿取名为黄鑫鑫,其寓意是欣欣向荣财富多金。而头脑灵活眼光独到的永祥,也开始涉足餐饮行业。
做完月子的张萍也没有闲着,她一边拉扯孩子照顾生意,还要抽时间去夜校里上课。因为她意识到,随着丈夫的生意蓬勃发展,自己脑袋里那点儿商业和财务方面的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她自己的需要了。
又过了一年多,还不到二十三岁的张萍,又为黄永祥生下了小女儿黄友兰。从小女儿的名字上,可以看出永祥的盼子之心,友兰的谐音不就是有男嘛。但业务繁忙并办起了海鲜加工厂的永祥,真的是有心无力了。虽然经过一番努力,也没能如愿让张萍第三次怀孕。自此,黄永祥也彻底放弃了重男轻女的老观念。他和张萍决定,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壮大企业开拓市场的宏远事业上。
上天不会辜负,努力学习并顽强拼搏之人。
1992年,张萍终于结识了经商之路上的有缘人。
在张萍组织的一次老同学聚餐上,经老同学引荐,她就认识了村书记的女儿张惠珍。
“张萍啊,这是咱们村,张书记的千金啊。”
“您好。我叫张惠珍。”
“您好。您太客气了,我叫张萍。”
“是张老板吧,我可久仰您的大名啊。”
“哪里啊,不敢当,都是孩子他爸的功劳。”
“张老板真是太谦虚了,您今年。”
“我今年23周岁了。我是不是应该,叫您张姐啊?”
“我也不比您大多少,行,您叫我张姐就行。您和孩子他爸,真是年轻有为啊,我之前就和您先生吃过一次饭了,你们现在的生意做的很不错嘛。”
“谢谢您,还行吧,现在有海鲜批发和深加工,还有酒店餐饮这一块,整体来说还行,这也要感谢国家开放了市场,给我们带来了机会嘛,您说是不是。”
“张老板说的很对,首先要感谢国家的好政策,现在正是改革开放的好时机,更应该把握住机会啊。”
“谢谢张姐,能认识您真的很高兴啊!今后也麻烦您多关照啊!”
“呵呵,谢谢张老板。上次和您先生吃饭,也说过这个事儿。现在眼下就有一个商机。”
“真对不起张姐。没听我家那位给我提起过呢,真不好意思啊。”
“哎呀,没事,您别客气,既然咱们都认识,我也不当您是外人了。”
“感谢张姐的厚爱,我认您做姐姐吧,您以后就是我的亲姐姐。”
“呵呵,那好,您以后,就是我的亲妹妹了。既然我们成了亲姐妹,这个机会,我觉得您和先生应该考虑考虑。”
“您说吧张姐。”
“现在是这样,您也知道,咱们村就地处城乡结合部,也是附近最大的自然村,下一步随着城市的发展,咱们那里,也会并入到城市发展的蓝图中。”
“还真是啊张姐,您说的太对了,您继续说。”
“咱村里的想法是,把闲置土地利用起来,搞个大型的批发市场。”
“对啊张姐,这个想法太好了。”
“这也要看您张老板的魄力了,我听说,您是财务总监,是掌管大权的人啊。”
“呵呵,我也只能干点力所能及的事了,行啊张姐,我就听您指挥了,争取促成这次合作。”
当天晚上,张萍就和黄永祥进行了一番讨论。
“永祥,你觉得怎么样?”
“咱们现在确实有了点钱,但这个想法需要不少投资啊,你上哪里搞钱去啊?”
“张姐倒是给我说了,有困难的话,她可以帮助解决。”
“那她说过,需要你投多少嘛?”
“这倒是没说,你抽个时间我作陪,咱俩找她具体商量商量。你说呢。”
“好吧,先商量一下再说。”
两天之后,张萍和黄永祥就在自己开的海鲜酒楼里,设宴款待了张惠珍。落座席间,张萍就率先举起了酒杯。
“感谢张姐您的赏光,来寒舍一叙。我平时虽然不喝酒,但这一次,我一定要好好陪您喝两杯。”
“是啊张姐,她平时真的一滴酒也不喝,您能来赴宴,我和张萍深感荣幸啊,今天我们两口子,就好好的陪陪您。”
“这我怎么好意思啊,我的好妹妹,不能喝酒就不要喝了,身体重要啊。我酒量也不行,咱俩以茶代酒吧。主要是好好聊一聊咱们的合作。”
“那好吧,张姐,就听您的安排。永祥,就听张姐安排吧。你喝你的就行了。”
随后,黄永祥也对这个建议表示了赞同。
“妹妹,我们测算过了,这个项目呢,总投资在六百万左右,主要是前期的工程建设费用。”
听到这个报价的张萍和永祥,此刻却掂量起了自己的家底儿。
“张姐,不瞒您说,我俩的家底加起来,也只有总投资额的三分之一。”
“呵呵,好妹妹,只要你们两口子决定投资,钱的事就不用担心了,我能帮你们解决一部分困难。”
“真的吗张姐,太感谢啦!怎么样永祥。”
而黄永祥,却已经明白了,张惠珍话中的含义。
“太感谢了张姐,我敬您一杯。”
喝完杯中酒的永祥,接着说道:“张姐,您的意思是,向银行贷款。”
“嗯,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之前,第一次在酒局上和张惠珍见面,黄永祥就知道了她的身份,一家银行信贷部的主任。当他认真听完张惠珍对项目的介绍之后,黄永祥也只是表面上表现的很积极,而他心里却没把这当回事儿。因为,他更看重实业的发展,对他来说,搞投资并不适合现在的自己。可没想到的是,这个张惠珍又找上了自己的老婆。而这一次,家底儿只能允许他掏出二百万的永祥,倒是要放手博一把。因为通过这个项目,黄永祥敏锐的观察到了另外一个商机。
然后,黄永祥就当即拍板,决定投资这桩生意。
事后来看,黄永祥和张萍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决定。
通过张惠珍的帮助,黄永祥把海鲜加工厂抵押给银行,贷到了五百万。随后,他转让了手上的两家海鲜酒楼,只保留了城里生意最好的一家。再从自己腰包里拿出了二百万。就这样东拼西凑,黄永祥和张萍就拿着七百七十万的支票,开启了不同凡响的人生。
有了六百万的建设资金,那其他一百多万呢。
黄永祥就用剩余的钱,拉着张惠珍一起,成立了惠祥永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而新公司里的建筑工人,则大部分来自于,他和老婆张萍所在的两个村子,这还帮助村里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并且,永盛工程还参与了综合批发市场的建设。本来的六百万投资,却让精明的黄永祥节省了一百万。
历时一年的建设,1993年6月6号,永祥综合批发市场隆重开业。
在当晚的庆功宴会上,面对一路跟着自己艰辛打拼的老婆,黄永祥心里感到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有张萍这位贤内助的辅佐,让永祥深感幸福。于是,当黄永祥在众人面前,准备抱起张萍的一瞬间,却没想到意外的闪了腰。
已经为永祥生育了两个女儿的张萍,也失去了窈窕身材。一米七五的个头再加上九十一公斤的体重,让体重只有七十二公斤,但自信满满的永祥,第一次品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儿。虽然通过膏药缓解了疼痛,但从此之后,黄永祥也烙下了病根。
1997年,黄永祥和张萍又独资成立了永祥房产,开始进军房地产开发。本想着给老婆张萍一个总经理的名号,却被张萍婉言给拒绝了。
“永祥,我没看错你,我不需要这些职位,我还做我的财务总监,继续听你指挥。”
就这样,一路转型一路高升,身为多家企业老板的黄永祥,正如他对大女儿黄鑫鑫的期望那样,欣欣向荣并且还多财多金。
借着改革开放之势,敢于勇往向前的黄永祥和张萍,在进入千禧年之后,更是顺风顺水再攀高峰,他们两人也成功跻身到了亿万富豪的行列之中。
当然,他俩也不会忘记,对他们有恩的张惠珍。不论张惠珍遇到什么困难,黄永祥和张萍都会慷慨解囊相助。
如今,总裁黄永祥的办公室里,悬挂着一张他自己所写的书法作品:乾坤无限好,时势造英雄,不忘大恩,永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