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九日就过去了,方瑜早就准备了一车的礼物,今日随胤昭回府省亲。
司马府上下一早就准备妥当,在门口迎接小姐和姑爷的到来。
“恭请五皇妃下轿。”随从掀开轿帘,方瑜伸手,把胤昭扶了出来。
“岳父大人快请起。”方瑜转身扶起司马老爷和胤暄,胤昭则去扶了母亲,“擎苍擎宇留下,其他人先回府吧。”
众人将车上的贺礼一一卸下,行了礼,转身回府。
几人步入厅堂,禀退下人。桌上放了精致的茶点,擎宇擎苍两兄弟在门口值守。
简单的寒暄过后,胤昭抿了一口茶,淡然开口。
“解释解释吧,从大婚前一晚,衣衫不整出现在我闺房开始。”
胤暄用茶杯遮着翘起的嘴角,家庭地位还真是一目了然。
“遵命。”方瑜一本正经的行礼领命,“大致情况那晚小婿已经简单说明了。岳父大人也定知晓年前走私盐流入西北一事…”
“你们说着,我先出去。”方瑜一开口就是朝事,司马夫人急忙打断,想要离开避嫌。
“我听胤昭说,岳母大人娘家是在江南?”
“正是…”
“此事事关江南韩家,我们对韩家在江南的产业并不熟悉,有些情况还想请教岳母大人。”
方瑜把她留下,一家人都在,没有必要因为需要避嫌,让司马夫人一人独自离开。司马夫人的娘家在江南当地有名的商贾,也许能知道更多韩家的秘辛。
司马夫人听后,看向司马爻,司马爻见方瑜开口把人留下,点点头,同意了方瑜的提议。司马夫人这才重新坐下。
“我们有理由怀疑韩家在江南给了韩垒支持,不然以他和兵部尚书贪墨的那点钱,养不起如此庞大的军队。”
“五殿下确认了他们豢养私军的人数?”
“至少五万人。”
室内陷入一片沉默。
“岳母大人,韩家在江南的势力到底如何?”
“韩家几乎垄断了江南的布业和茶业,其他的产业所有涉及,但也仅是家族产业的冰山一角。他们在商界虽只手遮天,但也只是对同行如此。他们不会哄抬物价,若遇天灾人祸也会施粥布善,在百姓中声誉极好。”
“韩家因商发家,贵妃因貌美…被皇上选进宫。若韩家一直都是如此行事,只能说明他们并不是因为要在百姓心中树立形象,前几年才开始做的。韩垒和十一皇子的勾当,他们虽不会直接参与,但毕竟真的成了,他们也能从中获利。”胤昭喝了口茶,不经意开口道,“哥哥,这案子你怎么看?”
胤暄略微沉吟,整理思绪后,沉声开口,“五殿下应该是想抓到十一殿下参与此事的证据。韩垒有军功在身,若想回京,直接上奏即可。他的脾气秉性我虽不清楚,但也听闻一二。以他的学识定不足以治国,可以猜想到他背后之人定是十一皇子。可案子拖到今日五殿下也并未收网,只有一种可能,那便是找不到和十一殿下直接相关的证据。”
方瑜轻笑一声,“以你的学识,当个教书先生着实可惜了。”
“爹,让哥哥入仕吧。”
胤暄愣住,他是想入仕的,可他也明白父亲不希望他卷入朝廷的纷乱。他学富五车,他一路考到会试,成绩一直很好,可到最后的殿试,他父亲犹豫了,如此一拖再拖拖到了如今。
“是啊,老爷,暄儿的才学只做个教书先生实在是浪费了…”
看胤暄没说话,父亲出声问道,“你想吗?”
“想的。”
“爹,现在女儿是五皇妃,司马家已经不能独善其身了。就算爹不想参与党争,不信的人自然还是不会相信的。”
“岳父大人放心。”
司马爻沉默了,屋里静的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着他的回答。
“想去就去吧。”司马老爷终于松口。胤昭也松了口气,就怕爹不同意。
胤暄高兴的起身行礼,“谢谢爹。”
司马爻一摆手,“看看你妹妹现在伶牙俐齿的样子,有几个人说的过她?”
司马夫人笑起来,“我们昭儿本来进了书院就不一样了,如今嫁人了更不一样了。”
“行了,你们三个小的出去转转吧,一回来就叽叽喳喳的,吵的我头疼。”
几人行礼,胤昭一手挎着她夫君,一手牵着她哥哥走出了正厅。
司马爻笑说,“你看看你这姑娘,真是哪一个都不放下。”
“她是我一个人的姑娘?”司马夫人笑骂道。
晚上在司马府用过膳后,两人回了五皇子府。这次还带回来一个——胐胐。
小家伙祸害完司马府的鱼塘,转战五皇子府。跳进池塘追鱼玩,结果被胤昭拎着后脖颈,顺着围墙扔到了隔壁。
方瑾拎着小家伙找来的时候,胤昭死不承认,就说是它自己跑过去的。
方瑜最后在鱼塘里圈出一小片,每天都让膳房的家仆买点新鲜的小河鱼,放里面养着,胐胐可以随便抓着吃。这可给小兽高兴坏了。
许久没在书院露面,第二天在方瑜上朝之后,胤昭就动身去了书院。
几人在简玉珩处喝茶聊天。没一会儿就来学生通报,说贵妃请五皇妃去宫里用茶,马车也派来了,在门口候着。
胤昭一抬眉,请人都请书院来了。她看了一眼身穿的书院衣服,勾嘴一笑,“走吧。”
“跟五爷说一声吧。”敖亓说。
“让他直接去宫门接人就成,她那个样子,谁能欺负的了她?”
“可怎么说也是五皇子的新妇…”
“五皇子新妇大闹将军府的事,你没听说?”
“…怎么可能没听说,现在市井都在说书院十先生是个有文化的流氓…”敖亓也放下心,重新坐下,安心喝起茶来。
胤昭来到后宫,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