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 比起以前,显得衰老不少的孙权,此时终于像是个进入暮年的老人。 坐在主位上的他,抬起头来,但见这位吴国帝王,神情有些疲惫,目光不复以前的锐利,而是变得有些浑浊。 “没了。” 下边的秦博肃手垂首,语气恭敬地回答道: “汉国大司马,就提了这两个要求。” “哼!” 听到上头陛下的冷笑声,秦博心里头就是一紧。 虽然早就料到陛下不可能答应,甚至还做好了陛下发火的心理准备。 但孙权长久以来的积威,让秦博真要去直面孙权的怒火时,仍是让他有些不由自主地心颤。 谁料到他等半天,除了听到陛下冷笑了一声之后,就再无任何声音传来。 这让他不禁有些奇怪。 而坐在上面孙权,目光落在桉几上的三封信上,久久不语。 其中的两封信,都是汉国的大司马写的。 一封是写给孙权,一封是写给陆逊。 写给陆逊的信,换成以前的话,往来于汉吴的使者,在经过荆州时,就直接交给上大将军了。 但校事府不一样。 因为校事府只听命于孙权,他们也只对孙权负责。 除了这个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那就是校事府的人,不愿意面对陆逊;而陆逊,也不想和校事府打交道。 双方之间的恩怨,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老死不相往来,那都是往轻里说。 说是欲除对方而后快,那都不算过份。 不知过了多久,孙权终于把目光从给陆逊的那封信上收了回来,再扫过第三封信。 这是汉主刘禅,写给吴主孙权的。 但听得孙权开口问道: “那汉主呢?汉主又说了什么?” 秦博没有迎接到想象中的怒火,愣了一下,然后马上又打起精神,回答道: “回陛下,汉主倒是没有提及其它,只是要臣向陛下转达庆贺之意,说大吴有上大将军,乃陛下之福。” 孙权闻言,嘴角一抽,又问: “还说什么了吗?” 秦博略微犹豫了一下。 看到秦博这个小神色,孙权的脸色顿时就是一变,但见他一拍桉几,怒骂道: “狗奴,欲欺瞒吾耶?!” 吓得秦博连忙趴下: “不敢,臣不敢!” “那还不快说!” “是,是!” 秦博不敢抹去额头的冷汗,有些颤声地说道: “汉主说,合肥与襄阳,一东一西,乃魏贼挟制大吴之要地。陛下与上大将军,一东一西,举兵向北……” 秦博说到这里,不由地咽了一口口水,这才敢继续说下去: “陛下虽不能克合肥,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上大将军却能攻下襄阳,大吴除去一枷锁矣!荆州从此无忧,此可谓陛下之福,大吴之福耶?” 孙权的拳头紧紧地捏住了,牙齿咬得“格格”作响。 秦博虽看不到孙权的表情,但也知道,汉主这些话,似乎有些不太妥当。 他心里暗暗叫苦。 汉国丞相去世后,无论是汉主还是冯大司马,年纪皆尚浅,乃锐气正盛之时。 再加上这些年来,汉国对魏贼连战连胜,君臣未免有些骄纵,说话自然也就有些不知轻重,怕是要惹恼陛下了。 只是苦了自己啊! 往汉国走这一趟,真是不容易。 不如实说吧,那就是欺君之罪。 如实说吧,又要承担陛下的迁怒。 这两年来,特别是前太子病亡以来,陛下的脾气,似乎就变了不少。 听说宫里常常有宫人,莫名其妙地就触怒了陛下。 只是想想冯大司马承诺下的好处,秦博咬咬牙,觉得自己可以赌一赌。 富贵险中求! 正当秦博在胡思乱想的时候,只听得一声怒喝! “滚出去!” 虽说是让自己滚,但听在秦博耳中,却是如闻仙乐: “是是是,小人这就滚,这就滚。” 秦博忙不迭退了下去。 “你们也都下去!” 退出来的秦博,听到了里头陛下在大声呵斥。 接着就看到宫人们有些惊惶失措地鱼贯而出。 秦博不敢再回头看,连忙离去。 “欺人太甚!” 孙权独自一人在殿里,再也不掩饰自己的火气,把桉几上的东西狠狠地一扫! 似乎犹不解恨,站起来,狠狠地往陆逊的信上踩了几脚: “什么一东一西,陆伯言是乃是朕的臣子,什么时候也配和朕并称东西了!” 打了二十来年的合肥,在称帝后更是几乎年年出兵北上,都没能打下来。 陆逊只需要出兵一次,就能攻下襄阳。 换成以前,孙权对汉天子的话或许不会多想,甚至还会很高兴。 毕竟汉国诸葛亮在时,刘禅也不过是个坐堂天子。 但当诸葛亮去世后,特别是吴国太子孙登也突然病亡后,孙权这才蓦然发现: 汉国和吴国,根本不一样! 刘禅还很年轻,但自己已经老了。 更可怕的是,自己精心培养的继承人没了! 最可怕的是,无论是朝中还是军中,江东本地的大族,都已经取得了优势地位。 最最可怕的是,自己已是花甲,不知上天还能给自己留下多少时间! 而陆逊攻下了襄阳之后,声望达到了顶峰。 压不住了! 江东本地大族独大的势头已经压不住了! 对于上位者来说,一家独大,不是什么好事。 往最坏的方向想,搞不好甚至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更坏的是,孙氏和江东大族,那是有血仇的! 作为一个帝王,孙权心里最深处,从来就不敢完全信任江东大族。 向来憨厚老实的刘家天子,本来是让人转述祝贺的话,却是刺激得孙权心底那根刺在隐隐作痛。 甚至汉国大司马写给吴国上大将军的信,都让孙权忍不住地有些疑神疑鬼起来。 发了一通脾气,孙权本想把汉国大司马送给自己的礼物也砸出去。 但他拿起那个暗金色的木盒子,几次扬起手,又几次放下,脸上的神情,忽阴忽晴,甚至还带了两分犹豫。 颇是精彩。 最后不知是想起了什么,终还是把木盒子放到了桉几上,打开。 但见盒子最上面,放着一张纸,上面赫然写着:阴阳和合丹。 孙权看到这个名字,童孔一缩,勐地转身,从一个不易被人发现的暗格里,拿出一个册子: 《八荒六合唯我长生诀(丹药篇)》。 翻开第一页,但见上面写着: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故天道恒在,而人道常灭。 天道恒在者,衡也;人道常灭者,失衡也。 万物起于阴阳,孤阴不长,独阳不生。 阴阳和合,衡之至理也。 人分阴阳,男女是也。 …… 是故寻仙问道,须仙侣并修,以互调阴阳,世人不明,愚矣! 这《八荒六合唯我长生诀(丹药篇)》的开篇,孙权不知看过多少回。 所以他一看到“阴阳和合丹”,就立刻想起了自己在哪里看到过。 “阴阳和合,衡之至理……阴阳和合,衡之至理……” 孙权的目光,再次落到被打开的盒子上。 准确地说,是盯着“阴阳和合丹”这五个字。 他的脸上,出现了极为挣扎的神色。 对于一直在秘密苦苦寻仙问道的孙权来说,冯大司马送来的这个东西,绝对是个极大的诱惑。 但他的眼前,仿佛有某个人在戏谑地看着自己: 你敢试试吗? 孙权捏紧了手里的《八荒六合唯我长生诀(丹药篇)》,从喉咙里发了一声野兽般的低吼: “冯明文!” 他这是在试探! 冯明文他绝对是在试探自己。 他已经在怀疑自己得到有关他师门的秘录。 再想
“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