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媒婆的话,再因为这姑娘着实年纪大了,想着再拖下去,或许也找不到更好的人家,所以便答应了这桩婚事。
方有仁也急着娶妻,省得李家人时不时来烦扰他,双方你情我愿之下,很快便定下亲来。
方有仁一定亲,李家人知道他再也不可能再娶李氏,对李氏的态度便也越来越差,想着她好歹是个女人,便收了几两银子聘礼,将她嫁给了一个大山里的鳏夫。
说是嫁,其实是卖了,毕竟大坪村这地方就已经很偏僻了,再深处的那种大山,更是闭塞,一年到头跟外界的交流极少,连赶集都没有几回。
至于那江神婆,开始李氏还在家的时候,她要赖着,李家人也拿她没办法,如今李氏都被嫁出去了,谁还管她?见她赖在家中不走,李家两个儿子晚上趁她睡着,用独轮车将她推出去扔了。
对外说是她自己去深山里找李氏去了。
其实是被他们两兄弟不知道扔哪里去了。
江神婆身上还有伤,若真是被他们扔到了大山深处,估计没什么活路了吧。
不过若真有这一切,那也是她咎由自取,毕竟,她假借鬼神之名
,也不知道害了多少人了。
火烧、水淹、活烹,甚至在活人的天灵盖上钻孔,这些都是她驱邪之法。
一个活生生的人,遭受了这样的折磨之后,哪里还能活下来?人都死了,她自然是驱邪成功了。
其实在方思勤看来,被她驱邪过的许多人,并不是中邪,说不定只是吃了些有毒的东西,就好像当初方家人一样,只是吃了致幻的食物,导致中毒产生了幻觉,以至于看起来好像是中邪了。
毕竟这时下,缺衣少食的,很多人饿得受不了了,就去山上找吃的,比如一些蘑菇啥的,村民们都知道许多蘑菇有毒,但是对于一个饿得受不了的人来说,哪里还管它有毒没毒?
尤其是一些孩子们,上山玩耍,有时候看到一些野果子,或者是毒蘑菇,没有大人那样的分辨力,又往往经不住诱惑,忍不住摘下来吃了,结果导致中毒产生幻觉,然后大人们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以为他们是中邪了,连忙请人来驱鬼,最后导致悲剧。
主要还是村民们见识少,愚昧。
当然,江神婆明明就没有这个能力,却故意装神弄鬼,害人性命,死
了也是活该。
江神婆的事算是告一段落。
李氏被嫁入深山后,从此也跟方思勤一家人无关了。
至于方有仁,定亲之后,赶紧请媒婆挑了个好日子,将陈氏娶进了门。
因为是二婚,所以并没有大操大办,只是请了亲戚朋友们喝了杯喜酒,方思勤一家人也去了。
乡下人娶媳妇没有那么多的规矩,所以方有仁成亲这天,方思勤也见到了陈氏,虽然成亲那天她经过了一番打扮,但她模样并不出挑,算是中人之姿,她身量不高不矮、不胖不瘦,没什么特别的。
性子如何倒是还看不出来,毕竟是刚嫁过来的新妇,面庞上尽是新媳妇的羞赧。
希望她在方有仁家能过得愉快,毕竟方有仁家两个女儿都是泼辣自私的性子,方思勤由衷希望陈氏能过得好。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便到了秋风萧瑟的秋季,天气渐渐凉了下来。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方思勤最喜欢秋季,因为夏天太热了,冬天又太冷了,春天忽冷忽热且又太潮湿,还是秋天好,秋高气爽,气候正适宜,不冷不热,不干不燥,又是个收获的季节
,她尤其爱秋季。
这个秋季也给了她很多的惊喜,首先,她养的那些鸡鸭长大了,在八月的时候,小母鸡开始生蛋了,这就意味着,她以后随时都能有鸡蛋吃了。
小母鸭也开始产蛋,每天早上,张丫丫都会提着个篮子去池塘边,将鸭蛋给捡回来,偶尔还能捡到两只鹅蛋,总之每天早上,都大有收获。
以前,方思勤家都是在村里面,找村民们买鸡蛋,但是现在,他们家鸡蛋鸭蛋都吃不完,几乎每天早上,都能够捡到几十个蛋。
方思勤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这鸡蛋、鸭蛋多了,也是一个烦恼。
卖嘛,这时下还真不好卖,这时下,乡下的百姓,谁家不养几只鸡?攒够了蛋之后,等到赶集的日子,许多妇人就提着鸡蛋去集市上卖,很多时候,她们提去的鸡蛋,往往都卖不了几个。
去集市也远,为了卖几个鸡蛋,耽误家中干活的时间也划不来,一般都是些没什么事的老妇人,提着鸡蛋去集市,能卖几个钱是几个钱,因而,每逢赶集,集市上卖鸡蛋的老婆婆尤其是多。
讲真,方思勤还真不想提着个篮子,去跟她们抢
生意。
去县城嘛,又太远了,而且去县城的路又颠簸,为了这些鸡蛋,坐车去趟县城,又有些划不来,万一路上一不下心,打碎一些,那就更划不来了。
当然,方思勤也没打算就这样卖,她打算每逢集市就做些小蛋糕去卖,这样刚好可以消耗掉家中的鸡蛋,而且,每月就那几天集市,她做蛋糕也不累。
至于那些鸭蛋,则是留着做咸鸭蛋跟皮蛋,这样经过加工再卖,又能够再多赚些钱。
说做就做,想要做蛋糕去卖,得先要会做蛋糕。
上辈子方思勤也是有做过蛋糕的,毕竟作为一个女孩,谁还没跟着网上的方子学着做蛋糕呢?
没钱买烤箱的时候,跟着网上学用电饭煲做蛋糕,买了烤箱后,用烤箱做,做了两三次后,手艺提高了,人也懒了,做蛋糕的劲头便也没有了。
因为她一个人在家,往往是做多了吃不完,做少了太麻烦,还不如去店里买,最后将烤箱扔在厨房吃灰。
上辈子很多的时候,她都没有好好生活,因为一个人往往都提不起那一股劲,每天上完班之后,便只想要躺在床上、窝在沙发里,懒得搞东搞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