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其他类型 > 福运农女之屯粮王妃 > 第三百九十九章 时光飞逝

第三百九十九章 时光飞逝(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唐少蜜爱:国民影后抢回家 天才萌宝鬼医娘亲 重生之神域帝王 乱世武魂之风云再起 万历新明 护家小娘子 野蛮娇妻:残王的特工宠妃 不良人之神农不死 我只要拒绝就变强 我有一艘超级战舰

三月的时候边关已经开始乱了,索性当年的教训足够大,延顺帝也憋屈了十多年,再也不敢在粮草上有丝毫怠慢。

一批批的粮草运往西北,这对刚经历过天灾的大泽来说就像一座大山,不仅压在了朝廷的背上,也笼罩了整个大泽的百姓。

百姓不懂什么局势,他们只知道,朝廷加税了,他们的日子又要难过。

可皇帝也没办法,这场仗不是他们不想打就不打的,匈奴这几年的日子那是一个惨,他们才不会给大泽更多养精蓄锐的机会。

延顺帝为此掉了无数的头发,这场战事势在必行,但百姓的日子又要如何过?

虽然红薯推广的很好,但愿意种的也绝对占不到五成,其中还有很多都是地主商人。

本来延顺帝还觉得红薯推广超出预期,到了这个时候却觉得怎么都不够。

要是大泽八成的农户都种红薯,那就算加税百姓也不愁活不下去了。

武将们留下的不多,但大多数人的意见就是硬来,不种就打,要么就抓,武力镇压,能动手的绝不哔哔。

文臣们自然不能同意,计策都是以安抚为主,风正业作为半个朝堂的领军人物却

很是安静。

他不是不想说话,是不敢。

当年的事虽然是皇帝下的令,但他绝对‘功不可没’。

尽管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陈瑜被他赶出了大泽的权利中心,但皇帝心里有没有记着他看陈文锦就知道。

记着陈瑜就代表也记着他,当年的事确实有失误,皇帝的也是他的。

只是陈瑜后来的行为太过火,再加上出了那事之后陈瑜根本无心再为朝廷效力。

他留下来就是为了让皇帝难堪,为了跟皇帝唱反调,所以为了皇家的颜面陈瑜也留不得。

最后他不过小小算计,陈瑜就落了个流放的下场。

这些年他一直以为皇帝是彻底厌恶了陈瑜,之所以不杀他,只是因为师徒的名分。

直到陈文锦的归来,皇帝对陈文锦不着痕迹,不,光明正大的偏爱,他才恍然大悟。

皇帝不见得多厌恶陈瑜,只是陈瑜因为白明鸿的死已经失去了理智。

心里想的不是为国为民,而是怎么让皇帝添堵。

当初他的那个状态,不管是明决还是昏策,只要是皇帝主张的,他就总有无数个反对的理由。

皇帝能忍的下陈老爷子对他的责怪,却不能让一个不在

乎江山社稷的能臣留在朝堂。

风正业甚至绝的,当初他的那点算计皇帝不一定不知道,只是顺水推舟罢了。

陈瑜必须离开,且必须是有错的离开,这样朝堂上的这些文臣才能稳得住,才愿意继续为朝廷效命。

而他能留下来,呵呵,只能说他还算有几分才华。

能与当年风头正盛的陈瑜唱对头戏,他也不是只会算计的。

陈瑜已经离开,皇帝不能再把他这个有些许私心,却也有些才能的领头者也赶走。

当年延顺帝刚登基没几年,朝廷上还有不少先皇留下的老臣。

以前都是陈瑜辖制他们,陈瑜走了,谁还能有这个本事?

是他啊,是当年那个有私心,却也有能力的风正业啊!

这些关窍风正业十多年都没想明白,却在陈文锦归来后逐渐明悟。

他啊,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么多年沾沾自喜,骄傲自得,却原来,全在延顺帝的掌握之中。

该说皇帝就是皇帝嘛,延顺帝就算曾经失败,却依旧能将他玩弄于鼓掌之中。

风正业不恨,也不怨皇帝,毕竟能做到这个位置,已经是皇恩浩荡。

甚至他还能与陈文锦唱反调,只是这

次的事他却不能开口。

一如当初的情况,他要是还蹦蹬,皇帝就会想起当初他的‘功劳’。

谁也保证不了,事过多年,皇帝会不会把当初的决定全推在他的身上。

所以,在这件事上风正业聪明的选择了闭嘴。

当然,他也坏心的想看看笑话,看看没了他这位风丞相,这些人能想出什么样的‘妙策’!

本来一切如他所想,一团乱麻,毫无章法,直到陈文锦收到了陈老爷子的信。

然后两道圣旨应运而生。加税,而且是加重税,全是为了大泽的安定。

但只有一种作物依旧不变,红薯,临安郡主种出的红薯,产量高到是其他作物的三四倍,就算皇帝税收加倍,百姓也不愁没吃的。

当然,圣旨不能直接下,不然百姓还是会很难接受。

所以百姓先收到的是加税的圣旨,一时间举国哀叹,百姓心如死灰。

但很快,他们看到了希望,红薯之名这两年已算传遍大泽。

重税之下已经很难过活,种红薯却还有一线生机,该怎么选择,百姓心中也有一杆秤。

而自陈先生的信寄出去,叶安安便拿出了家中所有的红薯,全部都要用

作今年的红薯苗培育。

皇帝很快就拍了不少押送兵来,一批批的红薯苗都被拉走,然后低价售卖给百姓。

并且将叶安安手里的昆仑奴,赵县令的衙役,南来村佃农,甚至不少临安的农户都被抓了壮丁。

以为皇上分忧的理由送往各地,传授种红薯的诀窍。

各地都陷入了种红薯的热潮,叶安安却因此添了不少麻烦。

她手里那些熟手全被皇帝公用借走,新招的人又各种不顺手。

幸亏杨里正和吴里正仗义,两个村七凑八凑凑出一百多人给她。虽然里面不少妇孺,但都是会种红薯的,都不用怎么操心。

也不用叶安安付什么酬劳,只要每日保证两餐就行。

当然,叶安安肯定是要给的,等种完了再给就是了。

有麻烦当然也有好处,皇帝还是很仗义的,朝廷的人来取红薯苗都是最低价,但那些地主商人可不是。

民田朝廷按低价卖,是为了让百姓能活的下去。

那些地主商人乃至权贵的私田可没这待遇,税照收,红薯苗?自己买!

但他们能不种吗?若是种其他的,就那加了好几成的税收,不赔钱就不错了,还赚钱?天真!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利姆露今天拯救世界了吗 什么叫做斗傩大陆啊 当豪门假少爷穿成雄虫[虫族] 三十而婚 我怀了你的孩子![穿书] 虐文,但是发疯文学 秦始皇来了这题也选A 总有人说我不太正常 位面最强中间商 普通人如何在御三家生存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