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邺相比起凤临就要逊色不少,凤临国兵强马壮国富民强,完全不是其它四国可比的。
这也是近百年来几国能和平共处的原因,可百年过去了谁还想着一直屈居人下俯首称臣?
这不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东楚。
这次北邺就收到了来自东楚的密信,
信上说的清楚如果北邺肯出兵助他攻打凤临,他就会让贵国的疫病不再蔓延。
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北邺皇公孙易惊诧不已,他明明让人封锁了一切关于北邺那病的事。
东楚又是从何得知此事的?难道……
是楚皇那个老东西又耍了什么花招来害他?
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信件手越攥越紧直至那封信完全变了形。
公孙易恨得咬牙切齿,原来的那些子民都是死于你手啊!
他就说这场病怎么来的那么突然,完全就是一点征兆都没有。
好像就是突然之间就有一群人有了一样的症状,
也怪自己当时没有太过在意,
直到有一天一个村落里的人竟突然一下子死了半数之多。
这才引起了他的重视经过重重调查发现那病最初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症状,
先是发烧然后是呕吐浑身长满脓疮,最后不是被疼死的,
就是被脓疮堵住了咽喉,导致食物无法吞咽而饿死的。
而事情发生到结束也不过七天。
北邺皇当即命宫中所有太医为城中百姓医治,
并寻找解救之法,就连民间都张贴了皇榜遍寻名医。
可如今半月过去他就连缓解百姓的痛苦都做不到,
看着每日上报给他的死亡人数,他其实已经不抱希望了,
就光是那些尸体都快没地掩埋了,最后北邺皇又下令,“死去之人统统烧毁”
这下子百姓不干了纷纷围在宫门口讨要说法,可这样一来那些没病的也不知怎的被感染了。
就这样那些围在一起的百姓才散开,可心里也已经埋下了怨恨的种子。
无奈北邺皇只能再次张贴榜文,写明自己焚烧尸体的原因,城外快没地方葬人是一回事,
焚烧也是因为他翻遍以往病历典籍才看到的防传染的法子。
至于已经焚烧的尸体官府会给每户十两银子做补偿。
就这样那些百姓才算是消停了下来。
考虑到别的城镇的人北邺皇当即下令封锁各城门不许百姓进出。
就是希望别牵连别人,可如今楚皇却说这些都是他带来的,这让他怎能不恨。
恨楚皇带给他的一切,恨他为了一己之私害死了那么多无辜之人。
现在却还要让他配合带兵攻打凤临?
且不说北邺有没有一战之力,就现在这些被痛苦折磨着的士兵哪还有一战之力。
他又怎忍心让他们在刚经历了病痛就要去送死。
也许凤临会有办法也说不定,他就再等几天暂且假意答应对方,等到解药到手再说。
想到这他立马写了封信,让人把大皇子秘密让人叫到书房,这才起身拿起那封信,
郑重的交到了自己的大皇子公孙千彰手中。
并嘱咐他秘密前往凤临,务必要交到魏皇或圣王手中。
等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外这才回身冲着空气中叫了一声。
然后重新找了张纸给东楚写回信。说明自己打应对方的条件,
希望对方可以先送一批解药过来,他的子民撑不了太久。
而且时间长了对军队影响颇大,到时候能用的士兵就会减少许多,
希望对方想明白其中关键不要延误解药送达的时间。
最后署名公孙易,交给另一批人带走。
捏了捏眉心长呼出口气,这些天因为这些事他都没怎么休息好。
现在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他也可以暂时喘口气了。
于此同时南国也发生了和北邺一样的事。
只不过对待百姓的态度各有不同,先来说说南宋。
此时的他们也才刚爆发第一场疫病,死亡人数远不是北邺可比的。
事情刚发生的时候南宋皇还在寝宫里跟两个妃子你侬我侬好不快活。
当高公公匆匆跑到房门外敲响房门他才因被破坏了好心情而停下动作。
冲着门外怒吼出声:“什么事?”
刚公公战战兢兢的回道:“回皇上城内突然之间死了很多人,
而且死亡人数还在不断的增加,现在众大臣也已经等候在大殿门外,就等着您那,您看这……”
这是屋内的南宋皇早已在妃子的伺候下穿好了衣衫。
打开房门走了出来,他也知道事态紧急也就没计较被打扰的不快。
快步来到盛德殿众大臣早已齐聚一堂,等待他的到来。
见到南宋皇到了,众人就像是一下子有了主心骨,立马跪地行礼。
南宋皇袍袖一挥坐于首位说道:
“行啦都什么时候了谁还讲究这个!说说吧!都怎么回事?
可有查到是此事因何而起?”
“回皇上此事等臣等发现的时候也已经晚了,已经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至于原因还在调查当中,相信不日就会有结果。”
“其它城镇如何了?”
一位大臣有些犹豫的回道“这个!还在统计伤亡人数,臣还听说军营那边现也已经有了伤亡。”
南宋皇起身来回走了几步说道:“朕会下旨调配一些人配合你们,先把得了疫病的人群集中隔离起来,
随后会有太医前去查看疫病的起因,以便也能有解救之法。”
想好后他也不耽搁当即下令让御林军统领接管京中安全事宜。
不要放走一个得病之人,必要时可杀鸡儆猴。
又命张李两位将军各带领手下士兵巡查各城镇,
各自一万人随他们调配,如有发现行为异常之人抓之,
如有漏网的疫病之人抓之,同样反抗者杀。
并命令众太医请务必在三日内查出病因。
就这样雷厉风行的几道命令下去,众大臣也暂时满意了并行礼告退。
可这样一来就让那些原本不知道发生什么的百姓一下子慌了神,最终弄的人心惶惶。
眼看着城出不去了,商人们没办法返乡,进了城的人没办法归家,街道上混乱一片。
孩子的哭闹声,大人的呐喊声质问声,老人的无奈叹息破口大骂。
最终还是以张将军带人前来并斩杀了一名闹得最凶的男子而告终。
有人伸手捂住了身边孩子的眼睛不让他们看到这血腥的一幕。
可好奇是小孩的天性,你越是不让看的东西她越是想看,这不一个小男孩趁着母亲愣神的功夫,
头就从她的手下钻了出来,等到他母亲发觉的时候也已经晚了。
孩子已经看到了那个死不瞑目的头颅,顿时吓的哇哇大叫。
那孩子的母亲赶忙将孩子抱到怀里安慰了一番。
见他稍微好点了这才带着孩子远离人群。
一时之间整条街上寂静一片直到张将军的说话声传来,众人才微松口气。
张将军骑着马不失威严的说道:“各位乡亲父老,请你们体谅一下,现在城内城外疫病横行,
不让大家出去也是为了大家好,希望众位乡亲能积极配合我们。
如有发现情况不对之人请立即上报巡逻之人,
让他们第一时间把人隔离开来,以免照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围观的百姓虽说也能理解北宋皇的一片苦心,可谁又能想到失去亲人的他们呢!
他们也只是想回到自己的家陪伴着亲人,即便那样会让自己失去生命。
有时候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离家那么近却回不得。
可怕的是在亲人生病需要照顾的时候自己不在身边,没人照聊的他们也只能等死。
可怕的是客死他乡,虽然这群百姓商人们想了许许多多,可最终却没人反对。
只一个个垂着头摇头叹息,哎希望这场疫病早些过去。
张将军伫立在马背上良久,看着远去的人群摇了摇头,大马直奔下个街市继续巡查。
两天后南宋皇接到了一封密信,当看了内容后,他同样的震惊愤恨。
虽然他在小事上可能有些荒淫无度,但大是大非他还是懂的。
“呵呵!东楚这是等不及了呢!
如此看来,就不止自己是的国家遭了难那么简单了。”
犹豫片刻后他做了一个和北邺一样的决定,只是不同的是他准备拿回解药后交给太医找出配方。
因此他写了个出兵的日期八月二十这天出兵凤临。
借口他都不用想只道“因此次病情严重导致我方兵力大不如前,
希望东楚皇能给个时间让剩余的残兵休养生息。”
南宋皇把信交出去后也就只能一边想办法一边等待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