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女鬼便用冷聆心的身体跑出了家门。
看着小姐那鲜艳亮丽的着装,听雪有些懂了,她估摸着不是自家小姐,便试探性的问:“小姐,我们去哪儿啊?”
女鬼笑道:“去找算命先生。”
听风有些不懂:“小姐,我们要去算命吗?”
“对,去找本城最有名的算命先生。”
听风连忙驾车,本城最有名的算命先生他不知道,不过本城铺子最大的测字算命店,他是知道的,在东大街。
马车到了东大街,听雪扶着‘小姐’下车。进了店,‘小姐’并没有进内堂,她直接坐在了大堂里。
听风让先生上来测字,先生诧异:“小姐如何不进内堂?”
女鬼笑道:“算命而已,又不是偷鸡摸狗,干嘛要藏着掖着!”
一句话,算命先生没了脾气,他请小姐写下生辰八字,女鬼便将冷聆心的生辰八字写了。
算命先生笑道:“小姐真是写的一手好字,想必是哪家的大家闺秀吧!待我看看这八字......小姐生于七月十五,中元节,午时生人。小姐是想问什么?”
“你随便说说。”
先生笑了:“小姐是不信我的准与否,待我说来与小姐听。小姐生于鬼节,鬼节阴冷,不利命运,故少时有碍父母,青年有碍姑舅,一生坎坷。不过小姐是午时生人,阴气降,阳气生。故而阴不侵阳,虽幼时有难,而后顺坦。总的来说,小姐此命格先苦后甜,后世安稳。”
女鬼笑道:“有意思!”
先生笑道:“不知小姐是不是姓冷?”
女鬼道:“怎么了?我这个命格在你们圈子里,是人人皆知的?”
先生笑道:“若真是小姐,那我可要说一句了。小姐是后来富贵之命格,虽前生受苦,后半生也可以抵偿得过了。而有碍父母姑舅,非小姐命中带来,而是飞来横祸。小姐,要防!要紧要紧!”
联想到祝氏的所作所为,其实大家都心里有数,只是成年人了看破不说破。
女鬼笑着道谢,让算命先生把批文就写在她的生辰八字下面。算命先生写了,双手捧给听风。
女鬼道:“不用拿走,你再写上我冷聆心的名字,就贴在你这墙上,帮你招揽生意。”
听风和听雪吓了一跳:“小姐,您是未出阁的姑娘,这样做不大妥当吧!”小姐的八字怎么能外泄呢?
女鬼道:“无碍,既然我的命格并非天煞孤星,如何贴不得?”
算命先生也是一惊,更佩服她的勇气和格局,再看这小姐说话行事,英姿飒爽,不拘于闺阁束缚,他更是生出一股敬佩之情来。
女鬼转身走出门去,吩咐听风驾车去下一处。半天之内,女鬼将乐城大大小小的测字算命转运馆阁逛了个遍,所有的算命先生得出的结论都大抵相同。女鬼也不含糊,让那些算命先生把冷聆心的生辰八字都写了,贴在店内或者店门口。
马老爷的马打一店门口过时,见一群人围在那里看呢?他恍惚听到有冷聆心这三个字,便让牛蛋去打听。牛蛋喜欢凑热闹,待他打听清楚了,便跑回来告诉老爷:“是贴的三小姐的生辰八字呢,下面还有这店里算命先生的提笔。”
马老爷思忖,冷聆心定是想破天煞孤星的恶名,他想了一想,指点牛蛋如此这般。牛蛋立即跳上马去了。
冷聆心主仆三个并没有走多远,在转角的一家测字店,牛蛋找到了她们。
看到冷聆心,他连忙上来请安,告诉他们:“城外有个徐先生,算的极准的,他在乐城颇有声望,比这些开店测字的都要高出不少,老百姓都颇信任他,你们何不去哪里算一算?”
女鬼听了,知道是马老爷的主意,便让听风驾了车去。
马车从西大街出了城,听风见是郊野了,人客稀少,便分外留心,边驾车,边观察四周,时而摸一下腰间的佩剑。
跑了一个多时辰,听风看见了一处古庙,古庙居于山脚一隅,有些古旧,破旧的门头上认了半天,才依稀认出‘青桥庵’三个字,他笑向马车内道:“小姐,马老爷推荐的应该没错!”
听雪扶了小姐下车,便看到那庙门前挂着的旗番,上面是八卦图。
听雪心中思忖,怕这女鬼是不能进古庙的吧?在观音庙时,小姐就不敢打开那摄魂袋,一直到家了才打开。这么想着,她想劝‘小姐’回去,便看见‘小姐’已经迈步向着古庙而去,听雪连忙跟了上去。
进门便是一尊如来佛像,女鬼站在佛像前,双手合十,心中默默祝祷。
一白发老者迎上来问好:“各位客人是要测字吗?”
女鬼点头:“可是徐先生?听说你这里算的极好。”
“不敢不敢,正是在下,小姐请坐!”
女鬼坐下,将冷聆心的生辰八字写了,她道:“你直接将批语写在这上头即可。”
徐先生照做,将批语写了,来他这里算命的人多,有很多人是帮别人算的,故而他也不甚在意。女鬼看了下,这人与其他算命先生批的并无太大不同。
徐先生写完说道:“这个八字,我见过。”
女鬼道:“我叫冷聆心,全乐城的人都知道我是天煞孤星,克父克母,想必你早就看见过我的生辰八字了!”
徐先生道:“前些日子,有个年轻人,他拿着这个八字来过。”
女鬼一惊,但面上无波,她笑道:“是不是高高瘦瘦,容貌周正的一个公子?还带着个小厮。是我的朋友。”
徐先生笑道:“原来如此!”
女鬼让听风将字收了,三人作辞离去。
徐先生将女鬼送出了门,看着对方上了马车,他眯了眯眼。这个女子,有问题!
徐先生回忆起那个拿来此八字的年轻人,那年轻人的气韵也与众人不同,他从未见过谁的气韵是这样的。
他是百思不得其解是何缘故,翻遍了古书,看到一个故事: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而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尽烂。既归,无复时人。
晋朝时有个叫王质的砍柴人,入山砍柴之时看到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的歌也好听。王质就在旁边围观棋局,小孩给了他一个吃的东西,跟枣核似的,他含在嘴里便不觉得饥渴。看了一会棋,孩子说你该回家啦!王质这才发现他的斧柄已经烂了,回村之后发现他那个时代的人都已经故去了。
故事中的王质因为遇见神仙,而山河转换不自觉。这年轻人又是从哪里误入了这个世界呢?
相较于这个年轻人,这个女子他更觉得异样,她给的是一个琦玉之年少女的生辰,而看她的气韵,却该已是花信之年,与她少女的音容相貌相差甚远。这是不应该的,除非她早已死了。
一个死人如何能到这里?除非夺舍!
世间也有鬼附人身发生,谓之夺舍。不过这样的恶鬼是见不得佛的,她不怕佛,应当不是夺舍。
徐先生拈须思忖,这样的情况,应当是附身。
一个人在身体虚弱或生邪念之时,妖邪鬼怪便能趁机附体。操纵人的身体,行走于光天化日之下,因为与本体的灵魂共生,故而不惧佛道。
一旦人的身体好转,或者邪念灭去,妖邪鬼怪便会被驱逐出身体,本体也就渐渐安康。
这个女子的情况应当是附体之相!
徐先生思忖,他并不是和尚道士,并不会驱鬼。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只能任由对方身体好转,妖孽可自去。
看着马车消失在树荫之间,他叹了口气,只是这女子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附着在她身上的女鬼带着一股煞气。而且本体与附身女鬼并未有争夺身体的现象,似乎是坦然的接受了共生的事实。
马车上,女鬼默默思忖,这个拿着冷聆心八字来找徐先生的应该就是高溪桥。高溪桥这是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