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说什么呀……”
她小心翼翼说出这句话,奶茶都不想喝了。在她的印象里,岑栀是一个老老实实不会开玩笑的人,今天突然这一笑再加上有点玩笑的口吻让俞舒曼觉得不对劲。
岑栀挽起她的胳膊,往她跟前凑了凑:“你就没发现宋学长一直对你很好吗?”
俞舒曼撇了撇嘴:“你不懂!我跟他那是兄弟情!打游戏一起打出来的革命友谊。”
她说得铿锵有力,正义感十足,丝毫没有怀疑过岑栀说得那些话。
岑栀突然就想到了那天去工作室的时候看见宋言飞一个人盯着那个玩偶挂件发呆的情景,她瞬间就理解了宋言飞的难处。
一个男生追一个女生,但是这个女生却完全把这个男生当兄弟处,简直比直接被拒绝了还难追。总而言之,宋言飞想追到俞舒曼比登天都难。
岑栀看破不说破,她也不是什么感情达人,遇到这种问题她还真不知道怎么办,一切只能看宋言飞自己的努力了。
回寝室的时候宋雯雯和董茜都不在,两个人好像约了去外面吃饭,空荡荡的寝室略有些冷清。
她躺在床上玩了一会手机,等到傍晚的时候化了一个简单的妆就出门了。
俞思臣把车停在学校门口,岑栀看见他的时候,他正在打电话,对着电话那头说着工作上的内容,没注意到岑栀已经走过来了。
岑栀也不打扰他,静静地站在他身边等他打完。俞思臣有些烦躁地挂上电话,又在手机上编辑了些什么内容发了过去,一转身才发现岑栀已经站在他身边了。
“怎么不叫我?”
“你很忙吗?你很忙的话我可以自己打车去。”
他笑着把手机塞进口袋,又抬手把岑栀被风吹乱的头发理了理。
“不忙,我说过了,你是例外。”
她不经意地笑了笑,拿着包的手微微收紧,心里那种复杂的情绪再次涌现出来。
这就是喜欢吗?
她不知道,这种感觉太陌生了。这么多年除了岑栾之外第一次有人无条件对她好,她不知道喜欢这个词有多重,又要承担多少爱的重量,现在的她一无所有,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生,但他却是未来俞氏的继承人,两个人未来会有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她觉得她不配。
想到这些,她懊恼得挠了挠头,似乎在为自己刚才的那些想法感到惭愧。在原地站了一会,她伸出手打算开车门。
还没等她用上力拉开车门,旁边就飘来了俞思臣的声音:“今天我亲自开车,又不是王叔开,你坐后面干嘛。”
岑栀像个犯了错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抬眼看了俞思臣一眼,他脸上的表情虽然严肃,但语气却不重,根本没有责怪的意思。
她悻悻地收回手,绕到副驾驶的位置打开车门坐了进去,乖乖系好安全带。
俞思臣启动了汽车,天色渐晚,路边各种商铺都亮起了招牌的灯,不远处的商业大厦上也闪烁着五彩斑斓的灯光。
车里播放着舒缓的音乐,俞思臣开得不快,很稳。她偷偷偏过头,用余光看了他一眼。
俞思臣的目光深邃,正视前方,额前的碎发打理了一下,浅浅地落在眉毛上,从她的角度看去,他的侧脸轮廓分明,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种温柔又好看的笑,骨节分明的手轻轻落在方向盘上。
俞思臣嘴角的笑意加深:“想看就看呗,怎么还偷偷摸摸。”
“……”
岑栀生硬地别过头,几乎要把头埋进胸前,她的脸几乎是一下子就红了,偷看这件事被俞思臣毫不留情地发现了并且还说了出来。
他目光一直注视着前方,嗓间发出几声爽朗的笑声,看起来心情非常好。
岑栀脸都红透了,她糯糯地狡辩:“我没想偷看的……我就是看风景。”
俞思臣光笑,也不点破:“好好好,你说没偷看就没偷看。”
她的手紧紧攥着安全带,心里祈祷着快点下车,眼睛丝毫不敢往俞思臣那个方向看。
短短十几分钟的车程岑栀可以说是如坐针毡。
文学社聚餐的餐厅是一家很高档的餐厅,端木瑞预定了一个包间,包间很大,摆了好几个桌子。
岑栀下了车,俞思臣跟在她身后。
“我自己去就行了,你也不是我们文学社的人。”
他眼里含着笑:“你也太没良心了,我好歹送你过来了,连口饭都吃不上。”
她为难了:“可是你不是文学社的人。”
俞思臣看着岑栀一脸认真但又感觉为难皱起眉头的小模样,愈发觉得可爱。
他确实没吃晚饭,中午把岑栀和俞舒曼送回学校以后他忙工作忙了一个下午,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但他执意要送岑栀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混口饭那么肤浅,他比较在意端木瑞,端木瑞总是会莫名其妙给他一种危机感 。
岑栀看他半天不说话还以为他生气了,从包里拿出和上午一模一样的巧克力递给俞思臣。
俞思臣看了看,笑着接了过来:“拿块巧克力打发我?”
“我身上没别的吃的,你要是真的很饿,和我一起去应该也可以,我跟学长打声招呼。”
俞思臣利落地打开包装,把不大的巧克力整块扔进嘴里,笑着揉了揉岑栀的脑袋:“一块巧克力就够了,你快去吧,我在这里等你。”
她看了眼时间:“可能要很晚,你先走吧,不用等我了。”
“你也知道要很晚,既然很晚,我更不可能把你一个女孩子扔在这里。”
他的声音不大,但是语气却愈发温柔。
岑栀点点头,很小声地说了句谢谢,然后逃一样地跑进了餐厅。
俞思臣看着她离开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嘴里的巧克力很甜,他不爱吃甜食,从小到大都不怎么吃糖和巧克力这类东西,就连糕点都很少吃。
但是巧克力是她给的啊,她还说吃甜的会让心情变好啊……
岑栀比约定的时间晚了几分钟,她走进餐厅的时候看了一眼,已经六点十分了。她按照端木瑞给她发的位置找到了包间,刚打开门就听到了里面叽叽喳喳的声音。
有点社恐的她愣了一下,但还是壮着胆子开了门。
这一届文学社大约有四十多个人,包间一共有六张桌子,但是有一张桌子是专门给老师准备的,剩下的人平均八个人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