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洲皇城中,孟弘文在书苑里静坐了好久。
回想起种种与好兄弟、好朋友、好同门的往事,更是酸楚之情涌出。
对双洲黑翼卫合并一事,更是想要抓紧办好。
手中的一张信纸阅读了无数遍,仍是不肯放下。
但反观东洲黑翼卫大营,却没有那么多的悲痛气息,更多的是繁忙。
既要抓紧办好新掌事的上位,也要安排要留要走同门的事宜。
‘阔锋’金落峰和徒弟安谷梦当然也回来了。
只是对于安谷梦来说,也没有找到那种熟悉的感觉。
毕竟离开太久了,连联络的时候都是在中洲,此次回来,更是有一种被割裂的感觉在里面。
师父‘金落峰’本就粗人一个,满心都是振兴门派重铸荣光,哪里会管这些小心思里的弯弯绕绕。
让安谷梦只得自己消化这些。
夜深人静时,对中洲黑翼卫大营竟有了些想念。
坐在临时的棚内,杯中茶水凉了又添,真是一口都喝不下。
一来二去,竟是想到了那个要送她一把刀的‘火岁’师弟……
--------------------------------------
中洲边陲,西茫山下赤风岭村。
今日是大楼眼见已经主体搭好,上楼封顶的日子。
赵燧依然在深海内不能自拔,老月拜托陆桐桐带来的一包‘聚气石’也消耗的只剩一点点。
但世间万物不能围着一个人转动,上楼封顶的事情对武丘武老板也是大事一件。
陆桐桐作为代表,更是一大早就去道喜。
而郑直作为赵燧目前唯一能出面的自己人,自然也是一同前行。
房内又只剩下赵燧与月盼柳二人相对。
月盼柳在这几日,满心都扑在赵燧身上。
连递送‘聚气石’的小活,也从郑直手中要来,自己亲力亲为。
看的郑直、陆桐桐、文慷等人是羡慕不已。
却也对赵燧的情况表示更深的担忧,谁都不知道赵燧何时能起来。
家中屋内有月盼柳陪着赵燧,郑直也放心的去代替赵燧参加‘风亭镖局’的封顶仪式。
武老板站在人群当中,也是看着时辰,打量着来客是否到齐。
面面俱到,这是武老板的特性,不然也不会在这三不管的地方混的风生水起。
“今日我‘风亭镖局’主楼建成,封顶的日子,承蒙各位同行、前后辈衬着,能来这些个好友是我武某人的荣幸。”
拱手环绕,不落下一人。
武老板没有安排别人帮忙接应,都是自己来做。
话虽如此,但武老板心里还是有些失落的,自己的儿子武觅风因学业之事跟路途遥远无法赶回,也对自家事宜不太了解,武老板还不知道若是相见之时该如何解释。
再加上同样视为己出的赵燧如今这般状态,若有人问起带着‘風字铭牌’的赵燧为何不来的话,该如何对答。
都是些麻烦事。
还好陆桐桐带着队员,也明说了是顶着嵘城名号跟赵遂师兄的身份来此,让武老板有了些心安的感觉。
郑直更是发挥出了自己的社交天赋,帮着狗哥来回帮忙。
积累了一大波好人气。
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一天天跟着赵燧的小跟班是个能人,能说会道不驳人面子。
文慷作为‘风亭’旧人,自然是带着妻儿早早就到了。
文一和郑直混的很熟,闹着要跟着郑直一起去玩。
但文慷知道今天不是玩得日子,自然是不同意的,惹得文一噘着嘴待在内院乖乖的等着大人们忙完。
有几个伙计扛着一杆大旗从街道走来。
没一会,‘風’字大旗竖起,黑底青字金边,一个大大的‘風’字,直直扎在了这主楼大门边,意味着时辰到了,仪式要开始了。
站在门框前的武老板摆手示意众人时候到了,等安静片刻,稍微运功,开口说话:
“‘风亭镖局’今日重新立旗开张,选址再此也是为了与诸位同行能多有联系,今日起,镖行天下,不负众望,六州三域,有托必达!”
简单几句,却引爆了众人喝彩一片。
“好!”
“‘风亭’新旗立起来,以后咱这一行有靠山了……”
“盼到这一天了……”
不论是‘风亭’旧人,还是新老同行,都是一片欣喜。
都是盼这一天盼的没日没夜,一度都以为没有希望了,谁知这突然立旗,又忙不迭的宣布,没看到这杆旗,大抵是没人相信的,实在是让人惊喜。
其中缘由,可能只有武老板和那日在场的几人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而那几人,自从武老板回来赤风岭后,就很少出现,据其他有过了解的人知道应该是排出去安排其他地方的分号跟办事地点了。
也就是说,这赤风岭知道内幕的,除了武老板,也就只剩下文慷夫妇了。
所以文慷自然也被围了起来,都想打听点内幕消息。
文慷虽然功法不强,修为不高,但也是个汉子,不然不会做出刺杀皇帝这种事情,更何况还能活下命来。
虽然此事没有传出,但也能说明这人不会是个泛泛之辈。
众人自然是不会问出什么,都是被文慷几句哈哈略过。
虽然如此,但来人们也没有什么意见,毕竟文慷是‘风亭’旧人,三分薄面是足够压得住众人口舌的。
至于‘风亭’旧人,按武老板自己的说法,满打满算,也就几十人了。
还都分散各地,每每说起都是泪眼朦胧一阵伤感。
宴席自然不会再这楼内还未装潢摆设的空楼内摆设。
乌泱泱的几波人,约莫有四五十人,三三两两的来到了武老板的客栈。
为了今日午宴,还从其他店面借来了不少桌椅板凳。
就这还有些不够的架势,毕竟还有同村的一些老友也不能怠慢。
还好这么多年,武老板再此落下的好名声,众人对这种细节小事并没有太大诟病的言语,让武老板心中暖了一阵。
郑直忙前慢后,期间还不忘回了一趟赵燧屋内,打包了一些宴会吃食给月盼柳送去。
陆桐桐更是对郑直的心细表示夸赞,一来二去竟还有了拉郑直去嵘城的心思。
毕竟想来这郑直也比赵燧小了一两岁,顶天就十二三岁,虽说入门晚了些,但也还是好年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