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殿下!醒醒,该上早朝了,今儿可是殿下的大日子,可不能迟到啊!”东宫内侍监俯身在元昊耳畔轻声叫唤,小心的推搡着。
元昊一夜好梦,一时竟不知快误了早朝的时辰。元昊于朦胧中听清内侍监的呼喊,急忙起身梳洗更衣,随着早早备好的车马往大明宫太极殿赶去。
一路上虽是有些局促不安、不知所措,好在有一众内侍官指引,并没有出什么大的纰漏。
大明宫太极殿上聚集的官员、皇子越来越多,元昊却是一概不识,只得逢人一脸陪笑,暗自尴尬。中途并没有官员主动上前同他交涉攀谈,倒是有些许官员在他窃窃私语,虽是声音不大,元昊还是听得几分。言语中好像是在讨论着他的身世之谜啥的,有一句没一句的猜疑八卦着。元昊还注意到几位看着官服打扮应该是比较尊贵显赫的官员对他时有白眼相向,颇为不怀好意。
元昊心中虽有疑惑、又羞于人言,只得暗自压抑着,期待着张隆基———那个挂名老爹早些出现,至少能够缓解当下尴尬境地。
“太子殿下,昨日可歇息的好?”一熟悉的声音自元昊身后传来,来人轻拍着他的肩膀。
元昊应声回头一看,大喜道:“哦!是你,吴将军!本宫昨夜很是惬意自得,多谢将军挂怀!”
吴子仪长吁一口气,赶忙回道:“那就好!这往后会越来越好的!”
元昊这会儿也就没那么局促紧张了,作揖回道:“承吴将军贵言!”
“恭迎皇帝陛下临朝,百官跪拜!”
原来张隆基在一众内侍簇拥下正端坐于金銮龙椅之上。
百官应声跪地群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恭贺父皇寻回天佑太子,此乃父皇之福,我天朝上国之福!”一年轻打扮贵气的男子率先自人群中走出,同张隆基叩首相贺。
“亨儿!你倒是消息灵通啊!昊儿昨日入城进宫,今日朝政第一件事便是同昭告百官、张榜于九州,朕的天佑太子已经入主东宫,顺天应人!来啊!昊儿,出列见过百官!”张隆基颇为快意,放声示意元昊见过群臣。
元昊应声自人群中大步走出,高声道:“父皇万岁!天佑太子张昊,拜见诸位高贤!”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交头接耳,窸窸窣窣攀谈不绝,众人纷纷将目光聚焦到了元昊的身上。
“嗯哼!”一四十岁上下站在群臣之前第一排的男子拉着嗓子哼哧一声,诺大的太极殿再次恢复寂静,莫有私下攀谈者。
且见他迈着流行大步,作揖道:“陛下,臣听闻天佑太子自天启三年便流散民间,当时不过几岁的娃娃,离散归来之期相距二十余载,世事变迁、容貌大变,陛下可要好生辨识啊!”
“国舅爷所言在情在理!值此多事之秋,臣恭请陛下明察!”不待张隆基回话,又一站位极为靠前的男子同之前进谏的男子站作一排,正色劝谏道。
张隆基听罢,哼哧一笑,大手一挥,放声道:“朱国舅、李宰辅,二位爱卿过虑了!你二人且仔细端详天佑太子的五官品相,也就什么都明白了!朕难道还会认错自己的儿子不成?”
进谏的朱国舅同李宰辅二人应声回头望了望一旁的元昊,叩首再拜道:“这……这人却有几分陛下龙颜,只是天佑太子身份尊贵、更是事关我天朝上国国祚,断不可轻率大意啊!”
元昊也是听得明白,想来这朱国舅、李宰辅二人对于自己打了他们的公子一事还是心有不甘,对他太子身份存疑也是情理之中。
张隆基并不恼恨也不急躁,回道:“吴将军,将卷轴传阅于朱国舅、李宰辅二人。这可是天机阁通天国师所赠,由吴将军月前奉召入蜀依图寻得的昊儿!朕即便老眼昏花认错了儿子,难道通天国师也卜错了不成?”
吴子仪奉命将卷轴展开,高举于朱国舅、李宰辅二人跟前,又四顾奔走,让满朝百官一一细查。
百官细细打量着元昊又同卷轴画像之人来回比对,顿首太极殿再度嘈杂一片、陷入混乱。
朱国舅与李宰辅眼见苗头不对,倒是连连叩首、请罪道:“请陛下恕罪!陛下目光如炬,此人必是天佑太子无疑!恭贺陛下与太子殿下父子团聚!”
百官亦是跟风一般,纷纷跪地恭贺:“天佑我天朝上国!恭贺陛下、太子殿下父子团聚!”
张隆基眼见朱国舅与李宰辅、满朝百官都认可了元昊的身份,很是欣喜,也就不计较朱、李二人的言语唐突,畅快道:“诸位爱卿快快请起!朕意天佑太子失而复得、遇难呈祥皆是得赖上苍垂怜、祖上庇佑,朕欲张榜公告九州、大赦天下、与民共乐!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啊?”
“陛下圣明,臣等附议!”百官叩首群呼。
“好好好!此事就着李宰辅去办吧!”
“诺!”
张隆基眼见事情发展很是顺利,愈发高兴,畅然道:“诸位爱卿,可还有要事启奏?”
半晌见百官无一人出列上奏,张隆基也就摆了摆手道:“退朝!”
百官应声四散而去,内侍奉命走到朱国舅、李宰辅跟前小声传诏道:“陛下请二位大人随太子殿下一同前往御书房议事。”
朱国舅、李宰辅虽心中不解,还是随内侍往御书房走去。
元昊亦是奉召跟在众人身后,正要离去之时被一人唤住。
“大哥!我是你三弟,张亨。”
元昊回头一看,这不正是方才大殿上率先恭贺于我的皇子么?原来是我挂名的三弟,看着倒是挺合心意的,也就笑脸相迎回道:“哦!三弟!幸会、幸会!”
二人算是结识了,本想寒暄一通,内侍走到元昊跟前小声催促道:“殿下,陛下可还等着呢!”
元昊只好尴尬作揖拜别三皇子,朝着御书房匆匆赶去。
元昊一路小跑着进了御书房,此刻张隆基与朱国舅、李宰辅三人正齐刷刷的望着他。
元昊赶忙低着头快步陪侍在张隆基身旁,朱国舅作揖发问道:“不知陛下单召臣等所谓何事?”
张隆基不急不忙起身,回道:“朕知道二位爱卿的公子同朕的儿子于日前为了一欢场女子有过争斗,朕今日是来作和事佬的!”
朱国舅与李宰辅急忙跪地,求饶道:“陛下!臣等也是今日才得悉太子殿下身份,臣家那无知的东西更是不明殿下的来历,这才与殿下有了摩擦。相信不过是年轻人间一时血气争斗,做不得数、更谈不上什么死结。请陛下、殿下饶恕犬子冒犯之罪!”
“不不不!二位爱卿误会了!朕可不是追责、更不会偏袒朕的儿子,让二位爱卿的公子蒙受委屈。怎么说二位公子可是挨了打的,朕于心有愧!太子亦是心头悔恨,朕意:赏朱国舅辽东人参百根、赏李宰辅上好血燕百盒,此事就此作罢!可好?”
“对对对!本是寻常切磋,本宫出手过重,伤了二位大人的公子,请二位大人万莫怪罪!”元昊附声致歉。
“陛下与殿下这般,倒让臣等羞愧难当!明日,明日必让犬子于东宫向殿下谢罪!”
“对对对!明日登门拜访太子,同太子殿下谢罪!”
“好了!也不必谢什么罪!就照朕的意思,领了恩赏,此事就此作罢!”
“拜谢陛下、拜谢太子殿下!陛下万岁万万岁!殿下千岁千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