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天空中,金光巨龙飞腾之间,显出觉山大师的身影来,觉山大师阴沉着脸,忽然间转眼看向了远处的两人,一纵身便已经来到二人身边。
只见他两条胳膊上盘踞着两条金色小蛟,鱼贯而来,冲向两人。
那两条长着角的蛟龙,体型虽然比之前的金光巨龙要小得多,但却极为灵活,一转眼,就要碰撞在安九黎的胸口。
就在此时,安九黎身周的真气护阵现形,那护阵如同金钟罩一般,小蛟撞在上面,一声凄厉的惨叫过后,回身盘旋在护阵周围,不敢近前。
安九黎端坐在护阵里,两手捏诀,拉开两掌,激出数道闪电。见蛟龙盘桓不定,身体外围的护阵强度远超他的预料,硬生生阻挡下了小蛟的攻势。
而左密早已飞身而起来,祭出了乾坤袋,将那只小蛟收进了乾坤里。
安九黎掣开两掌,将闪电拉开,此时他手里的闪电有八条之多,小蛟一时不能进前,他倒也不着急,把八条闪电在掌中来回揉转,不一会儿火花四溅的闪电像是树根一般,盘根错节,相互缠绕,聚合在了一起。
安九黎心想,果然,实战才是提升修为最快的途径。
经此一战,他打败了墨门弟子痴山雀,玄雷掌第二层雷霆之用,已经从四条雷电增多到了八条,这样的效率,要是放在平常,没有一年半载不太可能达到这种程度。
即便如此,距离雷霆之用圆满境界还差很多,要知道,雷霆之用一旦圆满,触发掌中雷电便可称心如意,像中秋节那天,燕双贺使出的雷团,便是玄雷掌的第二层雷霆之用。
当然,以燕双贺的修为,修炼雷霆之用到圆满境界并不奇怪,安九黎还是希望能像他一样,一出手就能抓出一团雷电,到时候在遇到痴山雀这样的人,必能数招之内解决战斗。
痴山雀虽然修为高于他,可此人是墨门弟子,墨家历代巨子向来宣扬非攻兼爱,在武道一途上的造诣要远逊于其在机关术上的贡献。
安九黎目力所及的远处,那座高大的祭台,正出自痴山雀之手笔,其技艺之精巧,可见一斑。
就在安九黎将手中雷电聚成雷团时,觉山大师连结数印,两条臂膀窜出数只小蛟来。
那些蛟龙一经脱手,如同水蛇一般,御空游来。
那些小蛟胜在数量,乾坤袋虽然法力强盛,无法短时间将所有的小蛟收入袋中,有两条绕过乾坤袋射出的光芒,围在了左密周围,左密只能单手捏诀,另一只手结一层护阵,护阵范围不及安九黎,对付两只小蛟绰绰有余。
安九黎双手手腕相抵,在胸口旋转,将一团雷电使劲推出。
无论是护体罡气还是真气护阵,说到底都是小型的护身阵法,像这一类的阵法,一般都有一个特点,外攻而不能入,向外御敌却毫无阻隔。
那雷团经安九黎揉合,推出真气护阵后,裹住雷团的真气松散,雷团涨了三四倍,途经之处,迎着那小蛟,便将其融化。
雷团以极快的速度逼近觉山大师,他似乎有些故意嘲弄的意思,单手向后借力,再向前一划,稳稳接住了雷团。
“玄雷掌?可惜只到初窥门庭的程度,这种拙劣的伎俩拿出来对付我,年轻人,是你瞧不起人呢,还是修为捉襟见肘,就只能到这种地步?”
安九黎怔在当场,那嘲讽的话听起来尤为刺耳。
那雷团在觉山大师手里疾速运转,他抬手将雷团扔了回来,砸在安九黎外层护阵上,那护阵随之凹陷下去,雷团攻势依旧十分强劲。安九黎引动护体罡气,在真气护阵里再结护阵。
那颗他亲手揉合出来的雷团,此时破开了他身周的真气护阵。
安九黎捏诀将丹田内先天罡气尽数外引,那雷团旋转撞击,两下力道相触,擦出了绚烂的火花。
“嘣——”
震耳欲聋的响声过后,远处的天迹,那块坚固的冰块四分五裂,碎冰如同下霜一样的落向地面。
觉山大师神色大变,转身浮上高空。
“老和尚,就这一块冰就想困住我,未免太草率了吧。”
觉山和尚一脸怒容,继而又哈哈大笑。
“哈哈哈,不愧是李冬官,是老衲小觑了你。”
刚才和李剑山苦战了一遭,深知此人剑法之厉害,他如今又破开封印,毫发未伤的样子,觉山大师当下心里暗暗叫苦。
安九黎用罡气挡下雷团,此时丹元受损,要不是有左密赠与他的一粒凝气丹,只怕他撑不到现在。
转头看去,左密已然将小蛟收入了乾乾坤袋里,那乾坤袋刚掉在左密手里还是鼓鼓囊囊,不一会儿的功夫,袋子就扁了下去。
两人此时都已着陆,各自盘坐下来,朝着空中望去。
觉山大师此时又驱动法术,化作一条金光巨龙,吐出一团火焰来,李剑山挥动袖子组成一道真气护障,那金光巨龙竭力向前推进,李剑山连退数十丈才止住身形。
浑厚的声音从金光巨龙体内发出:
“李冬官,劝你早点束手就擒,我还能饶你一命,若你执意跟我作对,就休怪我无情了。”
李剑山淡然一笑,说道:
“我给你一个替天行道的说法。”
那浑厚的声音发出惊疑:
“哦?我倒是很想听一听,所谓逆天而行的修道者,何以说出替天行道这句话?”
李剑山字字铿锵:
“我辈练气士,修道一途,意在长生,所谓天道之下我行道,天道之上我长生,觉山和尚,你身为佛家弟子,不念众生疾苦,在此地造下这无边罪孽,李某不才,今日愿为众生讨回一个公道。”
说罢,李剑山尽散体内真元,只见一道磅礴的真气冲出体外,在红尘谷上方聚合,遮天蔽日,将整座山谷都笼罩在了真气里。
那李剑山两指捏了一个最简易的剑诀,顿时真气涌动,谷里凭空卷起一阵剧烈的风沙。
安九黎和左密不约而同,衣袖遮脸。
此等惊天地泣鬼神的大动静,两人都是头一次见,不觉骇然。
天空的真气云雾倒转向下,凝聚在李剑山前方。
那真气涌动之间,风沙迷眼,尘土漫天。
金光巨龙一声咆哮,巨龙摆尾,龙首向上,飞腾而起,吐出的烈焰融化真气护障,直冲李剑山而来。
风沙渐渐平息,天空中赫然横着一柄数十丈长的巨剑,银光一闪,剑身在蒙蒙的真气云雾里露出真容,只见其寒光凛凛,气势惊人。
李剑山不慌不忙,将剑诀抬手划向巨龙。
神意一动,牵引那大剑而来,刹那间的功夫,那大剑已在金光巨龙之上。
李剑山静神冥想,剑诀向下一挥。
大剑随之轰然挥下,只见一道气息波浪如同水中涟漪,荡漾在山谷的上空,带动气流挂起一阵强风。
安九黎和左密两人此时不约而同衣袖遮脸,等到二人拿开袖子时,轰然一声巨响,大剑已在巨龙身上开了一道口子,而那强盛无匹的剑气未及收拢,呼啸而去,远处隐约可见的山谷硬生生被剑气豁开一道沟堑。
而那巨龙,龙身上已然话划开一道口子,金光漫溢,直至散尽,巨龙失去了光芒,化为灰烬,消散在半空中。
李剑山见状,收了剑诀,大剑复又化为真气,从身体各窍府流入丹田
李剑山周围波光粼粼,他仿佛不在空中,更像是在水底。
波光散去,李剑山飘落下来,走到了二人身前。
“你们俩怎么样,有没有事?”
二人眼神中充满惶恐与敬畏,此时缓缓站起身来,不约而同拱手道:
“并无大碍。”
李剑山袖子拍打着衣衫,刚才散出一身真气,衣服上沾染了不少尘土,他轻描淡写地说道:
“没事就好,对了,我看刚才有一帮穿着黑衣的鬼魅,去祭台那边看看,找到他们,这些人身上还有活人气息,虽说都是没了魂魄的傀儡,可好在还有救。”
李剑山坐在通往祭台的石阶上喝着酒,手里摩挲着灵珠,凝视良久。
安九黎左密及剩下来的护卫,将在场的尸体翻了个遍,找出了所有黑衣鬼魅。
众人将黑衣尸体在祭台前摆成一排,安九黎不经意一瞥,看到远处树丛里隐隐有黑色晃动,转身走了去查看,原来是一块黑布,他扯动黑布,却感觉沉甸甸的,使劲一拉,露出一个头颅来,再一看,此人正是玉娇娘。
安九黎扛起尸体,走向祭台来,他回身望了一眼远处那一道沟堑,透过沟堑,能看到夕阳最后一缕残影,宛如丝绸一般拉伸的云层外,透出鱼肚一般的白光,豁开的沟堑在白光里清晰可见。
数百年后的一个上午,安九黎身负两柄剑,带着一个紫衣小姑娘来到剑门谷谷口山崖一侧,原来的红尘谷更名为剑门谷,作为宁国北面防守北齐的最后一座军事重镇,这里除了守关的将士外,还有定居在这里的百姓以及云集而来的商贾。
他回忆起当初红尘谷一战的场景,心里的敬佩油然而生,李剑山当初那一剑,单论功力,当得起神仙一剑的赞誉。修为只有圣武境李剑山,挥动手中长剑就能比肩神仙,他在剑道上的造诣,依安九黎看来,古往今来,无人能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