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檐下的栏杆上,安九黎捧着心诀靠着檐柱专心翻读,小虎有一搭没一搭地捋着花园里的竹叶,等摘得多了,双手掬给秋娘看。
“娘,这竹叶有一股香气,不信你闻。”
这竹子是安知礼前几年出任长史时,从江南白岳山求来的石香竹,枝干粗壮,竹叶茂盛,很多长安名士都喜欢用石香竹的竹筒煮茶喝,香气浓郁,又能沾一沾仙气,一举两得。
从开始竹子移到院子里,安九黎就没想着拿来煮茶蒸饭,每次下完雨,竹笋冒出来,安九黎就拿着篮子带着丫鬟们去摘,摘下来让王临瑶拿到厨房腌制装坛,做成下酒菜。
秋娘没工夫搭理小虎,和王临瑶两个坐在庭院里筛糯米,看也没看一眼,随手把小虎拦在一边,把筛好的糯米装进瓷缸里,等临冬用来酿酒。
小雪过后,长安的天气会越来越冷,到时候炉中烧火,炉上温一壶酒,酒里加一点白岳山的灵草,驱寒又能养生。
把装了一整缸的糯米搬进屋里,回头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出屋子的时候看到安九黎手里了拿的那块铁。
心想着少爷不愧是经历过生死的人,都提前进入老年生活了。这日子是一天比一天没了盼头。以前那个整日读书不知疲倦的公子一去不复返了。
老爷还指望着少爷能考个功名,看来大小姐不出马,这事是没指望。
心诀后半部分的功法,安九黎看了许久也没参悟出来什么,除了图画,旁边用小字标注着运气的方法。
至于是什么功法,在小字中间找了半天。看到一句“罡体引元术之要旨,在于修身养意,以固丹元之本”,安九黎猜测这功法大概就叫罡体引元术了。
不管叫什么名字,看到最后,图画上是一个小人,身体周围笼罩着一层气息,看旁边的小字,乃是体内外引的先天罡气。
安九黎觉得这门功法不如叫护体罡气更好,如果真能将先天罡气外引,在遇到像之前蝎子袭击那样的危急时刻,倒是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如此想着,安九黎照着图画捏诀,将体内罡气外引,不一会儿,只见头顶冉冉冒起烟气。这一幕恰好被小虎看到,手里的叶子掉了一地,拍手喊道:
“扶舟哥冒烟了,扶舟哥冒烟了。”
安九黎扔下手上的心诀,急忙跳到园子里捂住了小虎的嘴。院里众人一齐打量过来,看着安九黎头顶余烟不绝,慌得王临瑶连忙抄起身后的扫把,也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大力气,一把摁到安九黎挨了几扫把,在安九黎身上没寻着火苗,又四下搜寻许久,这才放心回去继续舂米。
“小虎,是不是你把火烧到了扶舟哥哥的衣服上?”
小虎愣着一张脸,晃荡到秋娘身边,一脸无辜地张开双手,表示自己并没有做坏事。
安九黎呲牙咧嘴地从地上翻起来,抖了抖身上的灰土。心里一个劲地劝自己不要生气。
女人嘛,不讲道理很正常。
“扶舟少爷,没事吧,要不要我去厨房端盆水过来?”
秋娘站起身来,郑重其事地说道。
“不用,不用,你忙你的,不用管我。”
安九黎谢绝了秋娘的好意。秋娘满脸堆笑,两靥生花,抖擞着胸口的风姿,扭臀落在板凳上,又转过头教训起了不听话的小虎来。
从地上翻起来,安九黎问院里的众人打了个招呼,拾起地上的心诀和那块砚台大的黑铁进了屋子。
安九黎心里暗暗打定主意,以后每天早上起来就练心诀上的功法,可目前以自己水涧境的修为,还不足以将护体罡气修炼至圆满。他还是得花费一些时间在提升修为上。
安府向来都很热闹,除了日常一些杂七杂八的事,丫鬟们偶尔会在院子里玩闹,当然出了院子又得规规矩矩,怎么说呢,安九黎太好说话,只要不是特别过分的事,安九黎一般都不会跟丫鬟们计较。
当然有些比较过火的,比如有一次安九黎正半躺在交椅上乘凉吃瓜,一个叫小月的丫鬟一脚把蹴鞠从院子口踢了进来。那西瓜不偏不倚地糊到了安九黎的脸上。
这样的事,属于婶可忍,叔不可忍,安九黎蹭地一下从椅子上立了起来,连椅子都没反应过来,在那里晃晃悠悠,更别说丫鬟们,一个个吓得再不敢有丝毫动作。安九黎佯装生气,命令那丫鬟抱住蹴鞠在院口站了一下午。
他心里常常感慨,自己算得上是三生有幸,前世虽是文明世界,可生活远没有那么容易,穿越到一个陌生的世界,自己却可以做个甩手掌柜,逍遥自在。
怎么说呢,在这里也还不错。
院子里嘈杂的声音平息下来,安九黎依旧盘坐在床上修炼心诀,屋门吱呀一声推开,睁开眼一看是秋娘,端着一盘子饭菜。特意提醒安九黎先喝药。说着将盘里一小碗黑稠的药水放在了桌子上。
强忍着又苦又涩的味道,安九黎一口喝下碗里的药。
“小玉呢,怎么今天不是她来送饭?”
秋娘若有所思地顿了一会儿,反应过来这才说道:
“小玉她出门了,听说长安灵药店铺最近有卖妖丹,那是稀罕物,平常花再多钱也不一定买到,老夫人特地让她去寻了。”
“买妖丹做什么?”
“听说终南山的道士都是吃它来修炼的,普通人更是难得一见,少爷最近身体欠佳,拿来给少爷吃正好大补。”
五阶以上的妖兽才会结丹,妖兽吸取的天地精华都在那丹元里,对提升练气士修为极有帮助。不过要说大补嘛,好像也没错。
自从他修炼心诀以来,身体已渐渐好转,浑身气力在这几天了增长不少,早已不是当初那个羸弱的少年了。
即便是院口那块数百斤重的大石,他稍微使上点力气,就能举起来,不过他并不想在秋娘面前演示。
秋娘抱怨小虎在学堂不好好读书,在街上她遇到学堂里的先生都不敢问候,生怕对方责难于她,他孤身一人来到这长安,原想着长安人家都是书香门第,能让小虎耳濡目染学点本事。
谁曾想这孩子不长进,从早上出门,怀里就偷偷揣着个竹笼子,把个蛐蛐都带进了学堂里,说着秋娘眼里泪光闪动。
安九黎一边扒拉着碗里的米饭,一边想着怎么教训一下这恼人家伙。
秋娘走后,安九黎回到床榻冥想入定。修炼起第二层心诀来。在命门已经贯通的情况下,不断运转气息,将水涧导引为小河,到小河境命门才算彻底打通。这一层的修炼难度不大,主要得花些时间。
安府后花园一棵柳树上,安九黎躺在一根粗壮的树枝上,嘴里叼着一根艾草,拍着膝盖哼着小曲等小虎从这里经过。
过了一会儿,听到一帮小孩子喧闹的声音,偏门处一个小孩手里攥着一个蛐蛐笼子,小跑而来。安九黎随手在树杈间将一个鸟窝扔了下去,鸟儿已经弃巢,鸟窝轻飘飘地盖在了小虎头上。
由于树叶遮挡,小虎一时未发现安九黎,四处张望了一会儿,确定没人,把头顶的鸟窝一把扯下来扔到了地上。嘴里嘟嘟囔囔地往花园外走去。
安九黎从树上跳下来,从后领提起小虎,小虎慌得顾不上手上的笼子落地,哇哇地叫着。
“臭小子,你还敢带着蛐蛐到学堂去,能耐不小啊你。今天我就替你家娘亲、你父亲、你爷爷、你奶奶、你学堂里的先生,好好教训你一下。”
小虎听着是安九黎的声音,心想扶舟哥向来儒雅随和,怎么今天活像个瘟神。连忙一边哭,一边求饶说再也不敢了。
安九黎将小虎扛在肩上,准备回去让他在秋娘面前立个保证。
一道稀薄的气流从安九黎印堂附近流出,而后如同烟气,附着在小虎周围,像是融化的雪水一般,慢慢消失。
安九黎诧异地看着流过眼前的气流,放下肩头的小虎。按住自己额头,怔怔地看着血色的气流,心里疑惑不已。
“扶舟哥,怎么了?”
小虎跑回去捡起掉落的笼子,跑回来问安九黎道。
“没什么。”
回过神来,安九黎又把小虎扛了起来,小虎依旧在那哭喊。
“小冬瓜啊,小冬瓜,滚落地头到天涯,到天涯啊到天涯,花轿小娘盖红纱,盖红纱啊盖红纱,来年生个胖娃娃。”
哼着小虎听不懂的小曲,安九黎大概试探了一下小虎筋脉情况,发觉肩头这小孩子真算得上天赋异禀,身上气脉十二窍无师自通。武道十二窍普通人想要打通,没个四五百年别想。
可眼前这孩子却得来全不费工夫。
以后的路途,如果安心读书,想要功名利禄以他的资质,想来不难,如果走上修行道途,只怕注定要经历不平凡的一生。
彼岸花的灵气在安九黎体内仍有残留,因为这孩子窍穴之异常,故而从安九黎体内摄取这股灵气。
他不能确定,这残留在身上的灵气什么时候散尽,如果不能短时间吸收,只怕会引来其他练气士的注意。到时候可能会造成不小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