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其他类型 > 踽踽独行之流水账 > 第4章 打怪

第4章 打怪(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HP你好,斯内普教授 植物大战僵尸恐龙故事 开局送美女,我在古代搞自动化 规则怪谈:我能掌控规则 渡劫失败后我回了末世 将生将死,如梦初醒 时光织锦店 穿书,我在古代当才女 始皇KO大清:终于不用背单词了 待到梨花盛开时

豪猪的刺能射出来,死透的尸体能爬起来,这还是荒漠中人烟稀少的地方,再往前走危险必定越来越多。

为了应付随时可能需要使用武力的情况,何三把车库做了点小改动。

门的直径一丈,若是当随身仓库使用,向前后左右上下都可以拿取六米内的东西,实际是得到了一个半径三米的球形空间。

他在车库皮卡停放位置的前方,两侧各自固定了一个,长宽高为6*2*3的多层货架,中间留出两米多点的过道,供皮卡出入岛上。

这样皮卡往前开出岛后,两侧货架上的物品,可以让他在岛外随手取用。

以后若是嫌空间不够,还可以另建一个六米直径的仓库,车子放在外面不开回来就是。

为了应付危险,货架上当然是先放武器。

先拿了两支AR15出来,这两支枪只要把全息镜调好就行,两百米内近距离的射击精度,放在二战的时候,冒充个精确射手没多大问题。

反正超过二百米的目标,何三也不会用它了。

金手指的好处就在这里,别人恨不得一支枪包打零到千米,一件装备集成十七八九个功能,而这样就必须在性能上做妥协。

何三就不用,功能少不怕,性能强就好,手枪用空尖弹,十米内制止力越强越好,十米外用AR15,再远上狙,还再远~在有大管子之前那就跑路。

测距仪,别人为了减重,为了能装到枪上携行,做得比烟盒还小,性能只能降低要求,测个一千多米就强到爆了,得特种部队才配得起,还得限制出口。

他就可买个手提摄像机那么大的,还能装个三角架来稳定,三五千米随便测,天气好、地势好的话,测个十几公里一点问题没有。

夜视仪,别人为了携行,为了能装在白光瞄准镜前面,做到昼夜一体,能看清五百米外站立的人就算功能强大!

他在凯恩的推荐下买了这种,觉得看不够远不够清,就买大型的红外搜索仪,恨不得把人家坦克上的红外探照灯拆下来。

有金手指,就是这么横。

步枪打两百米外精度下降,那就上狙击步枪!

于是另两支疑似SR25的狙击步枪也拿了出来,这支枪还真不知道什么型号,虽然外型很像M110,但没有消声器,又长了一点,除了有两脚架之外,枪托下还有一根能调整高度的支撑杆。

这两支枪到手之后,用当时与M21一起采购回来的子弹,根本打不中千米靶,拿着与枪一起顺回来的子弹,去枪店购买同款子弹时,才知道这是远程狙击专用弹,比普通弹贵得多了。

没有这枪原本的射表,只能拿着弹道计算器,花了几天时间,重新打出了一张射表出来,并把数据录入进去,以后就可以直接调用了。

这两支枪的性能已经达到,甚至超出了M110竞标时的指标,做完射表时,以何三这种野路子水平,在晴朗无风的环境下,五百米外的不锈钢盆就不在话下了,甚至能勉强击中千码处的胸靶了。

其实远距射击发展到现在,人的因素越来越不是重点了,越来越依赖设备,精制的枪械、精制的子弹、优秀的瞄具、精确的测量仪器等等。

有了这些,现代的狙击记录很快就超过了两公里,而没有这些的时代,白色死神这样的世界顶尖天才也很难狙杀一公里外的目标。

就如那位叫约翰的老式农场主所吐槽的那样,远距离射击靠得不是枪法,而是射手的数学成绩。

而得益于现代电子技术的进步,弹道计算器做得越来越小,越来越便宜,功能越来越强大,迟早能微形化集成到瞄准镜里去。

这又把学霸射手,学渣射手的数学成绩差距,拉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现在对狙击造成最大困扰的因素,就只剩下天气了,最主要是风!

虽然有高精度的风速测量仪,但它只能测量出狙击手所处位置的风速,而测不出目标位置,和两者之间位置的风速,恰恰子弹飞行距离越远,风对弹道的影响越大。

即便如此,就算何三这种普通射手,依靠各种辅助装备,使用手中这把精制的步枪,若是忽略他的射速,也能勉强冒充狙击手了。

主武器放好,各种辅助仪器,用各自的防震防潮保管箱安置到位,各种斧钺勾叉,锤子榔头,电棍弓弩,也一一摆好。

然后什么应急食品,衣裤鞋袜,墨镜手套等等备用物品也放一些,以备不时之需。

再回到废墟之时,那具丧尸边的毒气已消散,它除了脑洞大开之外,也没什么变化,依旧干的皮包骨躺在地上,也没什么可供腐烂的东西。

何三也懒得进去瞻仰它的遗容了,鬼知道进去后它还会不会蹦起来,那毒烟还有没有遗存,反正小心无大错。

离开废墟继续向南,第二天开车途中,皮卡车门又噼喱叭啦一通响,比上次被硬毛老鼠袭击的声音沉闷了一些。

明明之前用无人机搜过路线,这里就一片空旷的沙地,行车时无人机也在头顶跟随,却没提前看到有什么动物。

何三也不管有什么怪物,先使劲踩油,脱离这片区域再说。

一脚地板油往前跑了近一公里,无人机再飞回去一看,一条放大版的地拱牛,学名好像叫蚁狮的大虫子,这只足有电单车大小,正在慢慢往沙地里退,没多久就全身没进沙里了。

再一翻视频回放,车子以三十左右的速度前进,左前方五六十米外的地面,往下塌出一个脚盆大小,漏斗一样的坑。

等这只地拱牛从里面探出头部,车子秒速大约十米,已经接近到二十米以内了,虫子就往车身上花洒一样喷出一团绿色的液体,然后整个上半身爬出来,作势要冲出来夹住车子。

可惜等它那几条短腿刚蹬出来,车子留了阵沙尘给它,一溜烟跑了。

下车往车身上一看,多灾多难的皮卡上,糊了一滩绿鼻涕一样的恶心玩意儿,正缓缓的从车身上往下滑。

无人机螺旋绕圈的侦查了一遍,地面上两公里内无怪物,地面下,除了这只地拱牛退进地下留的一点痕迹,再看不出什么了。

它躲在地下,四周的沙子就是它天然的护甲,用枪不知打不打得透沙层。

地拱牛喷毒冲击力不怎么强,车子能防雨,毒液自然也就冲不进来,看它的钳子和体型,应该拿皮卡也是莫奈何。

这地拱牛躲在沙层下守株待兔的捕猎方式,感应猎物应该靠侦测地面震动。

何三便开着车,盯着无人机的显示屏,正对着地拱牛坑慢慢往前走,直到接近到六七十米左右,那块沙地的沙子又开始往慢慢住下塌。

这就是刚才地拱牛探出脑袋喷毒的前奏嘛,一脚刹车,挂上倒挡大力一脚油,这只地拱牛脑袋刚探出来,就僵住不动了,然后慢慢往回缩。

李楼谋哇,这虫子还能实时判断猎物是前进还是后退,一有不对就悄悄缩头,真.伏地魔啊!

何三就开着车往前慢慢蹭,无人机盯在虫子头顶监视它,车子接近百米不刹车不加油,放进空挡慢慢往前溜。

然后盯着虫子头探出来,等它扬头准备喷的时候,推进倒挡就狂踩油,或者打死盘子一脚地板油。

三五次下来,等它扬头,何三就加油狂跑,骗得虫子喷了两次毒,准确的掌握了它喷毒的前置动作。

然后就正面靠近,侧面路过,花式骗虫子喷毒,骗了个三五次,就把虫子整不会了。

不知是气了还是懵了,虫子上半身爬了出来,也不管何三来不来了,学着对穿肠的样子,仰天就喷,可惜这时也喷不出多少绿色毒液了。

虫子刚好又位于车子左侧,这是个好机会,何三放下玻璃,抄枪,对着虫子就搂火。

也就几十米的距离,打个摩托车大小的目标,打点射精度还是有保证的,两个点发怼上去,虫子还一抖一抖的在那对穿肠。

一匣子弹打完,虫子还在躺着抖,虫子这玩意儿吧,生命力顽强,头切了都不一定死,全身好像没要害。

空气中氧含量高了,虫子的体型也巨大化了,就是不知道生命力是否更强悍,万一像蚯蚓、蚂蝗、甚至跟涡虫、水熊虫一样,那就太恐怖了。

何三换上一个弹匣,准备等虫子死透了再走,还好,过了几分钟这只巨型地拱牛就不动了,就剩一堆烂肉瘫那儿了。

他也不准备过去了,明摆着玩毒的虫子,万一凑过去了,它也学那丧尸放一波毒。

于是遥控无人机慢慢凑到近处,准备看得更清晰一点,突然看见烂肉堆里钻出一群拳头大小的虫子出来,这是地拱牛幼虫?

唬得何三赶紧又把枪举起来,幼虫也就拳头大小,还好这枪上装的是全息瞄具,要是用它原本的机械瞄具,恐怕准星就把这小虫子给遮起来了。

他还记得网上见过一种叫做‘准星覆盖法’的简易测距方法。

已知条件,准星出厂宽度2毫米,人的身体宽度50厘米,手上枪支的瞄准基线长度。

用准星对准敌人的腰或胸,若敌人的身体与准星刚好等宽,那么,56半距敌200米,56式距敌160米。

若敌人仅有准星一半宽,则距离加倍,若反过来,准星只有敌人一半宽,则距离减半。

也就等于说,在瞄准时,56式的准星,在160处会遮住50厘米宽,那么在50米处就要遮住15厘米的宽度,拳头大小的虫子是遮的严严实实。

AR的准星不会比AK的细到哪去,若是用机瞄,还不如等虫子爬过来,用手枪打。

一只幼虫一枪也就解决了,一堆幼虫也不过是一枪一只。

打完之后无人机过去拍下清晰的照片,他准备建一个危险生物的文档,以后遇上类似的可以按图索骥。

此时他更不敢把狗子拉出来溜了,又是箭又是毒,狗子那小身板,怕是一样都顶不住。

何三慢慢往南推进,遇过真伏地魔之后,恨不得无人机贴地侦查,每一步必定是无人机扫过两遍以上才会继续前进。

又遇到几个遗弃的村落,也是只剩点残垣断壁,这些地方往往还建立有石制的神龛,就像寮国那些民居外的神龛差不多。

不过这些神龛好像也没有保佑村子,反而被村民遗弃了,村落遗址里面连家俱都没有剩下多少,好像当初村民是整体迁移,任何有用的东西都搬走了。

也有遇到小小的沙漠绿洲,地面没有河流,只是一些小水塘或泉眼,周围植物生长的葱葱郁郁,成了小动物们的蔽护所。

也有被风蚀的千奇百怪的石头,小石山这类地貌,探索行程简直像旅游一样。

无人机绕圈时,发现两公里外有两只巨大的甲虫,正在啃食一具看不出物种的残尸,看到体型比狗子还大的甲虫,何三都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凑过去。

巨甲虫旁边不远处,还落了三只等待残羹的兀鹫,立在地上也有半人多高了。

本来,大自然中物竞天择,捕猎的、被吃的、食腐的,都是食物链上的一环,他一个外来者本就是一个秩序破坏者,按说应当尽力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但那甲虫太大了,还是食肉性的,想必遇上人类,能顺手捕食那么几个,它们一定不会拒绝的。

为防止自己下次被袭击,他想先下手为强,省得以后突然遇到,情急之下乱方寸不知道怎么打。

何三用无人机绕了两个螺旋圈,看到除了地表之下,周边三公里地面上,没有其他体型超过狗子的活物。

于是把车开到它们六百多米外的一丛灌木后面,这两只巨甲虫的注意力全在吃的上面,反正车开到这个距离,它们仍在进食,兀鹫也没往这边转下脖子。

提着狙击步枪下车,爬上后车架,把枪架在车顶,何三觉得这支枪,一定是和M110一样,也是基于SR25改造的,便和AR15一样的道理,也把它叫做SR25。

距离才六百米,没必要拿些大块头的测量仪器,小巧的集成式测距仪足够用了,一通测距测倾角,加上风速、温度、气压等等数据,小巧的弹道计算器马上给出修正数据。

两脚架撑开,枪托下的后脚架撑杆也调整好,按计算器给出的数据调整瞄准镜密位,不用手扶,枪口就稳稳的指向目标了,这种人机工效的设计真是越来越牛。

这种三角稳定,减少了因为瞄准镜倍率太高,视场过小,射手守候或瞄准时,无意的晃动而造成目标丢失,或视野模糊。

此时只需要一位训练合格的射手,按标准射击抵肩方式,然后平稳的扣动扳机,如无意外,这就是一枪精确的狙杀。

科技的发展,很快就有一天,会把人的作用削减到,只需要人决定扣不扣扳机,其它事让人滚远点!

省得连心跳、呼吸、出汗、哆嗦,都控制不好,只会影响精度的碳基猴子,破坏一次精准的射击。

何三把金手指牌消声器往枪口一套,完成了扣扳机工具人的任务,清脆的击锤击打撞针声音三五米外就微不可闻。

忽然一片刺目的闪电向虫子的四周扩散开去,这一枪下去,成片的电光迸射出来,炽烈的白光透过瞄准镜,差点闪瞎他的狗眼。

何三惊悚的目光转向悬停在虫子上空无人机的显示器,电光向四面扩散,旁边三只兀鹫都倒了霉,被电的在那抽抽,一只都没逃掉。

挨了一枪的那只巨甲虫,被打翻在地,几条爪子疯狂的对空猛挠,身上仍有电弧闪光,而对面那只虫子象是清风拂面

是昆虫类的生命力比鸟类旺盛,还是如同电鳗一样,同类放出的电流对它无伤?

原本世界也有电鳗的例子,还有气步甲、隐翅虫等等化武大师,过来的途中也遇到射刺的豪猪,喷毒的地拱牛。

待看清了是这只巨甲虫放的电之后,何三也就放下了惊疑,没什么不能接受的。

他对这些昆虫特异功能的机制是全无了解,但不妨碍他一发不行就两发。

另一只巨甲虫,见同伴在挠天,也只稍停了一下进食,把前肢抬起来挠了挠同伴,也没跑,这下两只虫子几乎是凑在一起了。

待到电光散尽,视力也恢复后,何三稳稳架着枪,反正刚才枪托下的支撑杆已经调整好高度了,车顶也是平的,就不用再管枪口的俯仰角度了。

枪身因为后坐力造成位移,再通过瞄准镜找到虫子,只要左右微调一下,就又是一次精确的射击。

瞄准两只虫子,不看那刺眼的亮光,上身斜趴在车顶,肩膀顶实枪托,一发一发的按照刚才的瞄准点开枪。

从无人机显示器上,看到两只虫子都在向四周肆意的放射出电弧,便知道第二只虫子也中枪了。

这下危险性就不大了,那怕它们能找出袭击者的方向,并冲过来,六七百米也够它们挨几轮子弹的了。

为防再次闪瞎狗眼,不好再仔细瞄准,何三直接打空了弹匣,两只巨甲虫都翻倒在地,等电弧消散,也就没了动静。

无人机飞过去拍照,两只块头比狗子还大的甲虫,各挨了几枪,几丁质的外骨骼扛不住7.62,甲壳崩散了一地,其中一只背甲都完全崩碎了。

兀鹫被牵连死得太冤,除了块头大点,还多了一条长尾巴,没显示出什么特殊才能。

收集了信息,何三仍然不往前凑,绕开现场继续往南走。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叶罗丽之水庞相依 猎魔人:狼学派的狩魔手记 原来我是女扮男装文路人甲 哈利波特:这个学长有点强 作为玩家,您能正常点吗 病娇权臣爱上寡嫂后 崩铁之开荒者的星野游纪 撩完清冷大师兄后我掉马了 贪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