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还残存着郭家开矿留下的一些简易工棚,现在已经残破不堪。
洪辰带着众人,在矿坑、矿洞周围挖掘一番,取了些煤炭和硫铁矿样品,就离开了。
“洪捕头,我们要在这里开矿吗?”
胡车儿问起后,洪辰叹息一声:“我想。”
“但是,如今实力不行啊。”
“我郭叔叔掌握郡兵,实力那么强都放弃了,我有心无力啊。”
“除非,能消灭九顶山土匪,否则别说山区,就是沿山区域,甚至我们绵竹县城,迟早也会被土匪祸害。”
胡车儿点头:“是啊。”
“可是,现在实在没有办法啊。”
“即便朝廷派兵征讨,但土匪们如果不能守住山寨,可以往西边深山里逃,甚至逃去雪域高原,你能奈何?”
洪辰感叹道:“但我要发明水泥,大炼钢铁,方便修建河堤桥梁,需要大量煤炭和铁矿。”
“此外,必需的石灰矿等,大多也在西北山里。”
“难道只能买外地的?”
“算上运费,那就太贵了,我会修破产的!”
胡车儿拱手:“洪捕头,还有办法。”
洪辰眼前一亮:“你说。”
“再招募一批青壮流民,安置在红岩山下。”
“修建流民定居的坞堡,安排些保安队员,守住矿洞、矿坑入口。”
“修建从红岩山到九龙山高家农庄道路,便于运送粮食物资和矿产。”
“将高家农庄,作为运输中转站。”
“边修建坞堡、道路,边挖矿,两不误。”
胡车儿说完,洪辰闭眼估算了下。
“可行!”
“但估计需要上万精壮!”
“只包吃包住,挖矿不要工钱的流民,从哪儿找?”
胡车儿笑道:“阴平郡流民很多啊。”
“党项人侵袭只是一个原因。”
“阴平郡百姓,很多人早就想离开那战乱贫瘠多山寒冷的老家,找个像我们绵竹这样,交通发达,粮食廉价、物产富饶的平原地区生活。”
“所以才会背井离乡,四处流浪希望能得到当地官府安置收留。”
“但除了绵竹之外,其他郡县都嫌弃流民。”
“若是安排些曾是流民的保安队员,去北方各郡县联络老乡,别说一万,几万人都能来。”
洪辰有了主意,随即道:“这事事关重大。”
“我得请示县令、县尉、县丞三位大人后,才能决定。”
回城后,送高媛媛回到高家,洪辰就赶去了县衙。
此时刚过申时,官吏们都已下班。
洪辰来到府邸,就被萧奉接到客厅。
“贤婿,据说天上人间非常有趣。”
“我们夫妻正打算等华灯初上,就去天上人间体验一番。”
“你有何要事啊?”
洪辰随即谈起红岩山开矿,大量招收流民这事。
萧奉点头:“贤婿,你可知我们绵竹县人口多少?”
洪辰摇头后,萧奉随即道:“收留近六千流民后,人口已达十二万。”
“估计还有为了逃避捐税,隐匿不报的。”
“再加上以氐人为核心的九顶山土匪,应该不低于十三万。”
“绵竹县人口,在周边,也就只比郡守府所在的雒城县,要少些。”
“我县已是人口大县,要是再增加几万人,治理管理起来,难度很大啊。”
“而且需要的粮食、物资等,可都不是小数。”
洪辰笑道:“叔父,小婿在路上跟媚儿和高家小姐商议后,已经有了非常明晰的想法。”
“除了在九龙镇红岩山下山谷,修建大坞堡、道路,安置一万流民外,还可在汉旺镇通往九顶山的山口周边修建更大规模坞堡。”
“在广济乡通往九顶山的路口周边,修建大坞堡。”
“有这三个坞堡,就可以完全堵住大股土匪进入我绵竹平原区域的通道,保障平原区域和县城百姓安全。”
“到时流民可以完全安置好,还能就近开采矿产,开垦荒地、山地、河滩地。”
“山地可以大面积种植山药、葛根这两种高产药用食材。”
“荒地可种植南瓜,修建圈舍。”
“河滩地可种植喜水肥的香芋、魔芋、花生,还可修建圈舍。”
“当然,必须同时治理河道,确保河滩地安全。”
洪辰说完,萧奉问道:“花生是何物?”
洪辰解释:“花生郭家就有少量种植,新出的酥糖里,就加入有花生。”
“花生壳榨油,可制作多种零食,可做下酒菜,还可以做花生酥糖、花生糕点等等。”
萧奉点头:“可是,好几万流民,安置下来,需要很多钱啊。”
“依旧以工代赈,不付工钱,只管一日三餐,吃住在工地。”
“修好坞堡后,就有了住所,等于安了家。”
“坞堡内,商铺、保安队等城里有的,基本都要有,确保不出坞堡就能满足基本需要。”
“修好坞堡后,就可以开垦荒地、山地河滩地、修建圈舍等等,逐渐有了田地和食物,不再需要官府救济。”
“除此之外,挖出的矿产卖给官府和商贩,也足够抵消官府提供的粮油物资等。”
萧奉想了下:“若是这样,大概何时能安置下来?”
洪辰回应:“现在才三月中旬,争取在入冬之前,基本安置。”
“到了明年夏季,应该就能自给自足了。”
萧奉又皱眉问道:“但是,九顶山土匪不可能坐看坞堡修好,下来骚扰破坏,该如何是好?”
洪辰回应:“每个坞堡工地安排百名保安队员,引领流民抵抗土匪。”
“我会安排精壮流民去修建坞堡、挖矿。”
“阴平郡的流民都比较高大,人数比土匪更多,而且西邻党项,北临郑国,都有些彪悍。”
“只要有保安队员带领,不会害怕土匪。”
“如此的话,将土匪阻挡在九顶山区,土匪也只能舍近求远,去骚扰邻县。”
“这样一来,叔父安置流民有功,剿匪有功,绵竹经济蒸蒸日上,各方面政绩明显!”
“年底得到分红,再花钱运作下,升任郡守,应该不难吧?”
萧奉感觉极有道理,随即拍起新添置的高茶几。
“好!”
“贤婿,就按你们商量的办!”
“我马上修书一封,派人连夜送到岳父手上,请他明日上朝就提起,我县愿主动安置北方所有流民,为朝廷和各郡县官府解忧一事。”
“要是能再获得朝廷拨发的安置流民,以工代赈资金,那就更好了!”
萧奉说完,洪辰赶忙问道:“叔父,此事需要我再去找县尉和县丞说说吗?”
萧奉赶忙摆手:“不用了。”
“明日我会跟他们简单说说。”
“绵竹搞好了,他们也都有大功,应该也会升迁。”
洪辰马上告辞,赶往刀剪巷蒲寿喜家。
“蒲大队长,我让近卫先送回的硫铁矿和无烟煤,品质如何?”
蒲寿喜点头:“煤品质很好,火力大,杂质少,非常适合炼钢。”
“硫铁矿一般,硫磺太多,铁含量一般。”
洪辰又问道:“你们用硫铁矿打铁多吗?”
蒲寿喜点头:“以往用得相当多啊!”
“以往郭家在开采硫铁矿,我们铁匠就用这个。”
“只是这两年,才用的蜀郡铁山县的铁矿石。”
“但价格翻了好几倍,实在很不划算啊。”
洪辰继续问道:“那收集起来的硫磺,你们是如何处理的?”
蒲寿喜回应:“毒性有些大,干粉还易燃,都卖了。”
“主要制作杀虫粉,用来杀灭害虫。”
洪辰提醒:“我会尽快再开红岩山硫铁矿和煤矿,以后修建大队的铁匠,都佩戴我做的口罩,用硫铁矿炼钢打铁。”
“硫磺全部收集起来,我有大用。”
“另外,县内有硝石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