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其他类型 > 大国青春 > 第93章 飞歌

第93章 飞歌(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书末页
好书推荐: 中环 男女高山 光翎青鸾的重生祭轮回 末世重生之全家佛系开挂大冒险 hp之魔法二三事 风流村医自由的沃土 惶恐的爱人 奇幻日记 中年孤独之旅 NBA:我带詹皇父子赢麻了

赵书勤和海青青仔细阅读,认真学习。由于时间关系,两人并未从头至尾逐页翻阅,而是撷取重要的章节加以精读研究。在书中,老歌师将北侗民歌的主要特点作了精细梳理和系统总结,并以“木叶飞歌”进行总命名。吴有治老歌师认为,北侗民歌发展早期,主要以飞歌的形式进行传播。那时,北侗地区的人民,在辛勤劳作之余,经常用唱歌来排遣疲劳愉悦身心,所以有饭养身歌养心之说。劳作主要在野外进行,或田坎边,或树荫下,或花丛中,且以对歌为主。对歌的双方,各自占据一个山头,而后引吭高歌,歌声袅袅,向对面的山头飘去,在山谷间久久回荡,是以又叫飞歌。对歌时,还借助木叶,以木叶的清脆婉转的声韵倾诉缠绵悱恻的款款深情,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木叶飞歌,因此而得名。

不过,在吴有治歌师看来,木叶飞歌,不仅仅是表达北侗人民喜怒哀乐的复杂情绪,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艺术再现。木叶可以传达人的情感,人可以借助木叶表达情思。人与木叶,人与自然,既有言语的交流,又有灵魂的融合。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生共长,有机统一。木叶飞歌的灵魂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的一种完美的和谐。

为了强化自己的这一论述,吴有治老歌师还以高名侗寨为例,旁征博引,条分缕析,通过翔实的案例,佐证自己的论点。比如,寨子里人们崇拜的图腾就有树。每到春节,或中元节,大家都会去祭祀古树。在侗寨人民看来,古树是有灵性的,不容亵渎和毁坏。所以,长久以来,寨子里的村规民约都严格要求不能滥砍滥伐,尤其不能破坏古树。再比如,寨子里还崇拜古井。人们觉得,古井也有灵性。古井不仅为人们提供生命之源,而且还能保佑寨子风调雨顺,无灾无难,岁岁平安。所以,人们也祭祀古井。总之,与崇拜神灵不同,高名侗寨的人们对自然的敬畏更显纯粹,信仰更为朴素。而这种纯粹和朴素正是侗寨千百年来繁衍生息香火永续的奥秘所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侗寨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不独讲究人与自然和谐,吴有治老歌师还认为,人与人之间,亦须团结友爱和睦相处。邻里之间,要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共同应对发展进程中遭遇的一切困难。在老歌师看来,人类的力量其实是极其弱小的。面对大自然的挣扎和反噬,人类的抵抗能力简直不堪一击。为了应对生存中面临的种种艰难险阻,人类除了勠力同心抱团取暖一致对外外,别无他选。因此,老歌师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是温情脉脉的。

“真的,在我们侗乡,这种温情脉脉依然保存着。但外面的世界,基本就荡然无存了。”老歌师感慨万端地说道。

老歌师举了一个例子。老歌师有个孩子在长三角地区打工。有一年,因儿媳妇刚生产,需要人照料,儿子又要上班,无暇顾及妻子,老歌师夫妇二人就前往长三角,担负起照顾儿媳的重任。儿子居住在一个小区里。住户好几百,人口好几千。但老歌师夫妇到彼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都没有机会跟同一楼层的住户打过几次照面。即便见面,大家也只是冷面相对,很少打招呼,更别说互相串门了。甚至,老歌师晚上歌瘾上来,禁不住要高歌一曲。第二天,警察准会找上门来,说老歌师扰民,将老歌师批评教育一番。这种事在侗乡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在长三角地区却是真实存在。老歌师十分不适应。所以,待孙子满周岁后,老歌师就坚持要回老家高名,说什么也不肯再待下去。他觉得,自己就像置身于一片人迹罕至的荒漠中,周围除了钢筋水泥牢笼的冰冷怪异,就是黄沙黑气弥漫的阴森死寂。虽然有无数人在其中来往穿梭,行色匆匆,却像恐怖片里的鬼魅一样,影影绰绰,行尸走肉。老歌师感到不寒而栗。

“真的,一点人情味都没有。”老歌师心有余悸地说道。“我很不习惯。人类如果都是这样将自己孤立起来,与世隔绝,迟早要完蛋。”吴歌师痛心疾首地说。

“所以,您才要创作这部《木叶飞歌》。”赵书勤会心地说道。

“算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吧。”老歌师深远地说道。“我只是想告诉大家,我们一旦把彼此之间的这份温情脉脉都弄丢了,后果是很严重的。因为,面对大自然的冷酷无情,我们的温情脉脉才是可以力挽狂澜的救命稻草。我们人啊,不要太高估自己,要学会谦卑,学会温情。”

“人家长三角是经济发达地区,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亮丽名片。老师您居然不习惯。说出去,他们可能会笑话您,说您是老古董。”海青青打趣道。

“这种文明其实不要也罢。”老歌师冷笑道。“我觉得,这种文明就像罂粟花,看起来艳丽多姿,实则荼毒人间。自从这种文明出现,这个星球哪里不是千疮百孔臭气熏天。所以,都不能叫文明,而应该叫毒品,可以让你一时快活,但摧残你的身心,让你生不如死,你还戒不掉。”

海青青哑然一笑,不再分辩。趁着老歌师沏茶不注意的间隙,海青青附到赵书勤耳边,悄声说道:“这个吴老师思想好像有点极端。”

“也不能叫极端,叫比较有个性,或者见地吧。”赵书勤心有灵犀地回答道。

确实,单独把吴有治老歌师的言论拎出来审视,可能是给人一种思想极端的印象。在《木叶飞歌》中,他的这种所谓极端论述更加尖锐和直接。比如,“一切文明都是狗屎”、“城市是人类自闭自杀的集中营”、“人类所谓的发展,无非就是从一个死胡同走向另一个死胡同(老歌师称之为贝壳效应,指人类的格局从小到大,对应着物质财富从一无所有茹毛饮血到高度繁荣饕餮盛宴,然后又从大往小,对应着人类从海纳百川囊括宇宙的大胸襟到自私自利鼠目寸光的小确幸。)”等。不过,老歌师的这些言论虽然听起来偏激刺耳,但何尝不是一种警世通言呢。从某种程度而言,老歌师说的也是事实。人类文明的发展,的的确确在透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物质财富的繁荣,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从这一点来说,老歌师的言论无疑是一剂清醒剂,是醍醐灌顶的醒世箴言。作为开放的社会,大家应该允许这样的言论存在,并谦逊地接受其呐喊和鞭策。

当晚,赵书勤和海青青与吴有治老歌师还就北侗民歌的传承和发展探讨了一番。老歌师建议海青青将来设计毕业论文,不妨就以北侗民歌为主题,一来老歌师可以为她提供素材,将这个课题的研究向纵深拓展,论文质量能够得到保证,二来也为北侗民歌发展进入学术研究范畴带个好头,吸引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沉下心来关注北侗民歌的出路。因为,随着市场经济浪潮不断席卷侗乡,北侗民歌发展出现了严峻的生存危机,那就是代际传承的人才面临断层与枯竭的危险。吴有治老歌师说,北侗文化的日渐式微,或许不可避免。但老歌师还是愿意尽己所能,尽可能地迟滞这种进程。这也是他创作《木叶飞歌》这部专著的根本初衷所在。

海青青慨然允诺,一定将北侗民歌重点推介到师大的民俗学研究版块中去。老歌师还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告知海青青。今后有什么问题,两人可以随时交流。不知不觉,夜深了。三人都有点困。于是,老歌师安排赵海两人歇息。

翌日,海青青父亲来电话,准备让司机过来接海青青和赵书勤回天同。但吴有治老歌师极力挽留二人再逗留一天。因为晚上将有舞台剧演出,有个剧目是新编的,他想请二人欣赏。海青青征求赵书勤的意见。赵书勤说他服从海青青的安排。海青青有些纠结,既想搭父亲的便车回去,又舍不得高名侗寨,想再玩一天。一番踌躇后,海青青还是决定再盘桓一天,便让父亲先走。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书末页
新书推荐: 王铁柱苏小汐 全球挖矿 开局镇魔碑,教训我,你也配? 入赘七年,休妻后侯府追悔莫及 重生魔帝之从斗罗V行走诸天 长生百万年,我被认证为大帝 万世帝君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八零悔婚,我改嫁禁欲大少赢麻了 宠假欺真?我送侯府全家进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