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花回到家里的时候,看到李大志已经将碗筷收拾干净,正在院门口翘首盼望。
王桂花路上赶得急,此时又正是八月份的酷暑天气,她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湿,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流淌。
她顾不上跟李大志说话,拿起挂在院里的毛巾,洗了一把冷水脸,又将身上的汗擦了擦,这才放下毛巾,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李大志见母亲回来了,父亲却没有跟着母亲一起回家,讶异的问,“娘,爹咋没回哩?是不是爹的病很严重,回不了家哩?”
王桂花点点头,说是哩,娘要陪着爹去镇上的医院做手术,拿几件衣服就要赶紧走哩。
李大志忙问,“娘走了,大志咋办哩?”
经李大志提醒,王桂花这才注意到,自己把李大志给忘了。
她想,自己真是昏了头,只想着陪老公看病,却把宝贝儿子给忘记了,真是不应该。
她的心里颇有些歉疚,于是对李大志说话的时候,特别的温柔。
“大志乖,娘过几天就回。这几天,你自己在家里待着,把门关紧,哪里都不要去。家里有十多个窝窝头,足够你这几天吃了,娘回家的时候,就给你带糖葫芦吃哩!”
李大志不干,摇晃着脑袋,说,“我也要去镇里,我要看医生给爹治病,还要看看镇里是啥样子,大志长这么大,还从没去过镇里,大志好想去看看。”
王桂花见大志无比期盼的看着自己,思忖:如果把大志一个人丢在家里,也着实不放心,于是说道,“大志若是听话,娘就带着大志一起去镇里。只是,娘得先给大志立下规矩,到了镇医院,大志必须乖乖的,可不能像是在家里那样,任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
大志连连点头,说,“大志知道了,大志一定听娘的话,绝对不会胡来。”
王桂花见时候不早,快手快脚的收拾了三个人的换洗衣物,还有一些洗漱用品,又踩着凳子,扒着院墙,跟正在院里忙活的周婶说明了情况,才带着大志匆匆赶往乡卫生所。
王桂花母子赶到乡卫生所时,救护车也及时赶到。。
李医生指挥着救护车的工作人员,用担架把李铁柱抬上了救护车。
趁着救护车还未发动,他跟王桂花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又把李大志抱上车,说,“大志长大了,要照顾好爹和娘。”
李大志懂事的点点头,说俺知道了,俺一定会照顾好爹娘。
王桂花忽然感到有些伤感,颇有些生死离别的味道,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
李医生只当她担心李铁柱的病情,安慰道,“你也别哭了,让人笑话。不过是阑尾炎而已,做个小手术就好。”
李医生不知道,王桂花之所以会伤心,并不是因为李铁柱的病情。
自从李铁柱变成傻子之后,王桂花就感觉自己在村子里矮了一截。男人们总是用色迷迷的眼光看着自己,很少有男人像李医生那样,真诚的对待自己。
随着车子缓缓发动,她朝着李医生挥了挥手,心想,世上还是好人多,李医生就是证明。
这时候,就听到一阵刺耳的“唔哩唔哩”声传来,吓得她惊慌失措,四处张望着,寻找着声音的来源。
李医生看到了王桂花的惊讶,大声说道。“大志他娘,你别怕,这是救护车鸣笛的声音,有了这个声音,其他的车子都要让道,你们也就能够快一点到达镇医院。”
王桂花正待回话,可救护车却突然加速,风驰电掣的朝着镇医院的方向奔驰而去。
转眼之间,李医生的身影就再也看不见,消失在小小的村落当中。
而李大志,此时正好奇的打量着救护车内的环境。
宽大的救护车车厢里,两侧各有一排椅子。他试着坐了坐,感觉特别的柔软,椅子里面仿佛垫了棉花,屁股一点都不会铬得疼。
他想,城里人可真会享受啊,就连椅子都弄得这么舒服,我以后一定要去城里住,好好感受一下城里人的生活。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大志虽然只有七岁,却比同龄的孩子要成熟许多。
他知道自己家里穷,所以心里一直装着一个大大的志向:长大以后,要赚很多很多的钱,让爹和娘过上不愁吃喝的好日子。
自从他去了镇医院,见识了城里人的生活之后,他的志向又增加了一条,那就是:长大以后,要把爹娘也接到城里,和城里人一样享受生活。
李大志正在心里默默的畅想未来的时候,王桂花拉着李铁柱的手,连声问着,“铁柱,感觉好点没?肚子还疼不疼?”
李铁柱已经停止了哼哼,他虽然不懂得回答王桂花的问题,但他放松的神态,让王桂花明白,他现在应该不是很疼。
王桂花揪着的那颗心,渐渐的放松下来。心想,铁柱虽然傻了,但他一定对外界有所感知。他知道自己马上就会得到救治,所以才会表现得如此镇定。
她遗憾的想,如果自己有很多的钱,那该有多好。只要有了钱,她就要带着铁柱去最好的医院治疗,只要给他治好了痴傻的毛病,他们仍然是幸福的一家人。
唉!虽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真的不行!
李铁柱被救护车送到医院,很快就被推进了手术室。
一个小时之后,手术做完,王桂花和护士一起推着李铁柱来到病房。
病房里有两张床铺,另一张床上,躺着一位约莫三岁左右的小男孩,陪伴在小男孩身边的,是一位五十岁左右的中年妇女。
起初,王桂花以为中年妇女是小男孩的奶奶,心想这奶奶可真年轻。
可是,当她听到男孩称呼中年妇女“吴奶奶”的时候,她就估摸着,中年妇女一定不是男孩的亲奶奶,否则哪里有叫自己的亲奶奶,还带上姓氏的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