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孃的前夫在一次事故中身故,留下她和一个男孩生活。
男孩比刘义祥小两岁,改了年龄接了父亲的班。周边的男人条件大多不如她,她就不愿意再嫁。她看得上的人家,别人嫌弃她死了丈夫,又不愿下地干活。
总之,寡居了几年,也算是高不成低不就。在现在农村人眼里,李孃实在不像个正经人。
这次经人介绍认识了大伯刘仁富,对大伯家的经济条件很满意,刘仁富也答应她不会让她下地干活。
刘礼才和冉婆婆巴不得刘仁富再婚。亲儿子刘义祥远在渝都,本就支持老爸再婚,见过李孃后也没反对。
现在刘家最有话语权的刘晓玲出现了,李孃有些担心。
在刘家坝的时间,她听说了刘晓玲的丰功伟绩,在刘家坝的社员中威望很高。如果刘晓玲对自己不满意,她和刘仁富不一定能成。
所以,李孃现在面对刘晓玲非常紧张。
刘晓玲又不了解大伯这对象,初次见面能有啥意见。
和李孃见过面,刘晓玲又去和其他人见面。
卢彩霞身边跟着她新婚的丈夫,就是曾经给刘晓玲做过专访的隋鸿星。
卢俊见刘晓玲忙着招呼客人,就把刘晓玲随身的挎包拿进了她房间。
“大女子,你的面子好大哦,你看所有亲戚都来了。就连做起生意的都把门关了。”
边月冰说的就是边执礼兄妹,也是帮娘家人说个话,刘晓玲自然懂得起。
赶紧又去和大舅、幺舅两家人见面。
其实二伯家的堂哥和堂妹也是关了店面来的。
四孃刘仁娟一家,包括继子李长征都来了。
“老汉,这么多人家里煮饭忙得过来不?要不晚上就到街上吃?”
边月冰在一边冷哼一声,道:“家里面那么多开饭馆的,还要去外面吃,我丢不起那个脸!”
刘仁贵急忙给刘晓玲使眼色,生怕大女子脸上抹不开,万一跟她妈顶起来。当着这么多人面子须不好看。
刘晓玲跟着老汉来到一边。
刘仁贵道:“大女子,昨天你妈就和晓军出去买了两背篼的菜。她就是嘴上的功夫,你莫要往心里去。”
刘晓玲来到这世界也有9年了,边月冰是个啥样子的性格完全了解。顺着刘仁贵的话点点头,道:“老汉,我咋个会和老妈计较,你就放心嘛。”
杨柳过来拉了刘晓玲袖子一把,示意有话要说。
“啥事?”
“我姨爹说他晓得是哪个在弄你那个同学。”杨柳说道。
“是哪个?”刘晓玲也想知道是谁在针对康旷明未婚妻一家,虽然她早有猜想。
杨柳说出名字后,刘晓玲一愣,完全不认识。
不过知道了名字就好追问下去。
“据我姨爹说,他也是听上面的人安排,本来相互都不认识。”杨柳继续道。
“我晓得了。谢谢你姨爹哈。”
上次的事虽然是针对康旷明,但是最后边月冰的饭馆不开了。边月冰不开饭馆,自然每年的红包就不再给,杨柳的姨爹是有损失的。所以,他一直耿耿于怀。
听说了背后的指使者之后,他决定告诉刘晓玲,看刘晓玲有没有办法收拾那个人。
能最好,不能也就算了。
正说话间,刘仁友和刘仁贤从堂屋出来了,原来他们在跟刘礼才和冉婆婆说话。
刘仁贤现在是白林镇的副镇长。听说刘仁友要来渝都给刘晓玲过生,他就跟着一起过来了。
他知道刘晓玲经常在省计委帮忙,还有可能调到省计委负责经济园区的管理,这关系不能丢啊。
就算这些都不说,他刘仁贤能从一个公社书记升职为副镇长,还不是刘晓玲作出的成绩帮了他。
饮水思源,他刘仁贤也得来一趟,礼多人不怪。
刘仁友才不管你刘仁贤老弟咋个想,刘晓玲不仅要喊他一声十一伯,而且他现在跟卢俊以及省里的领导都熟,一个副镇长还不一定管得了自己。
知道爷爷婆婆都来了,刘晓玲赶紧进了堂屋,去拜见两位老大人。
天气这么冷,老人来回一趟不容易。
等刘晓玲出了堂屋,卢俊对刘晓玲表功说,爷爷婆婆是他开车送来的。
有功必赏!
看卢俊跟着自己进了屋,刘晓玲赏了他一个吻然后把他赶了出去。
刘晓玲要变魔术,取几瓶酒,卢俊在一边看着,还怎么变?只能赶出去了。
要到吃饭的时候,刘义祥和春香抱着孩子来了。
孩子出生,刘晓玲不在,这回说什么都要把见面礼送一份。
一个银手镯套起。
一满屋子的人话题多,说说笑笑的时间混得飞快。
边执礼兄妹和刘义祥兄妹开始进厨房准备晚饭。果然是厨师多,还有好几个厨师进不了厨房。
院子里冷,堂屋里挤了又挤摆了三桌。
“大家伙不要嫌挤,明天中午遇仙楼来四桌。”话音刚落,院子里就传来啪啪啪的敲门声。
“晓军,小敏放学了,去开门。”边月冰道。
刘晓军有些羞涩地站起来,过去把院门打开。
“哇,好多人!”
堂屋里满当当三桌人把卢学敏吓了一跳,随即又高兴起来。小娃娃谁不喜欢闹热,何况桌子上那么多好吃的。
“幺妹过来,挨到我坐。”边月冰招呼卢学敏过去。她知道如果不招呼,卢学敏挤着也要挨着晓军坐。今天有那么多外人,不是出洋相吗。
刘晓玲提了几瓶白酒出来,每桌放了两瓶。
“我们这桌没得人吃酒。”
“放这边。”刘仁友想喝酒,听到说这桌不喝酒,立马就伸手朝这边要。
今天爷爷婆婆都来了,大伯、二伯、老汉、刘仁贤还有李姑爹去陪,刘晓玲这桌主要是外客,王成斌、隋鸿星、卢彩霞、刘仁友和卢俊等,大舅跟幺舅也来陪坐。
巴蜀人的饭桌又叫八仙桌,一张方桌只坐8人。卢彩霞说自己不喝酒,坚持换到另外一桌。
晓军和小兰、晓梅几个下厨上灶的,干脆也不去桌上挤,各自拿饭碗夹了些菜找板凳坐下吃饭。
要说这一大家子人的生活条件,还真的超越了当时大多数的家庭,没有人缺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