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看着大朗二郎那么爱学习,学习劲头那么足,一天晚上,趁孩子们都睡了,叫来四个儿子商量。
爷爷说:”大郎二郎很爱学习,聪明,上进,记得又快又牢。我想让大郎先上一年学,回来了教二郎。看看学习的情况再说以后的事。如果真的有可能考个秀才,咱家就能免除差役、徭役了,听说举人还能还能免税呢。唉,那些太遥远了,只要免除了差役徭役,我就很满足了。年年徭役,看着你们受累,回回得脱一层皮,爹心里难受啊。”
老二满仓沉默,老三满粮说:“先打听一下,一年的束脩是多少,上学有啥要求吧!问好了,再做商量。家里,大郎二郎年龄适合,三郎四郎先把家里三本书读会了再说吧。这些天,爹,你让大郎好好的给他们教教,先会读会背,再把字认下来。嗯,在石头上练练字。我明天多找几块石板,让他们练字。大花二花,也学学吧。”
薛老婆子说:“今年冬天,都好好学习识字,明年开春就忙了。现在外面找活干的人多,活也少,不好找。明年多抓一些鸡,孩子们都长身体呢,今年,大人孩子身体都亏大了,下的蛋给你们和孩子们补身体吧。外面有活就去干,没活就都识字吧。这些天,孩子们喝羊奶,看看,脸都圆了,看着都喜庆,想多看几眼!今年遭灾,没有麻,就不做新衣了,把旧衣洗洗补补,穿吧。”
“娘,村里人看咱家买羊,孩子们都变样了,有人问我,是咋做的,我告诉他们了,你不知道,村里多了好几只羊呢!还有,族长和大族老家,赶着牛车在县里拉货,生意也不错的。咱家要去吗?”老四满顺问。
“你想去吗?”老爷子问。
“想去!等着活来找人,不如出去找活干。有零工也不错,挣一个是一个。”满顺说。“我想带二哥一起去,爹,二哥,你看行吗?”
“去!我识字不行!还是出去找活干吧。”满仓说。
“行吧。出去前吃早饭,晚上回来吃晚饭。中午带些干粮和水。出去时,再给牛带一筐干草。两个人,换的把牛照顾好,不要和人争口舌之气,你们记牢了,你们是去挣钱的,是去挣活命的口粮的,凡是忍忍吧,记得和气生财。”老爷子说,“明天就去吧!回去吧,让你媳妇给你们做些干粮。”
第二天早上,老爷子送走两个儿子出去赶车,回家眯一会儿,就听院里有哭声,赶紧起来看,原来是大姑娘哭着回来了,连声说,“先进屋,回家了,别哭了。说吧,咋回事?”
“爹,我活不下去了。呜呜.....”
“你倒是说啊!哭哭哭,有用吗?”
“爹,娘,这次逃荒,我最小的孩子去了,就剩两个了,可是,我婆婆和公公,要卖掉我的大女儿!呜呜.....”
“卖孩子?家里紧张到卖孩子的地步了?是只卖你家的孩子?还是卖好几个孩子?为啥要卖孩子?说清楚了。”
“只卖我家的孩子!说她是最大的!卖了给我的小姑子置办嫁妆!呜呜.....”
老爷子气的直转圈,回头问,“岂有此理!孩子他爹咋说?你咋想的?说清了,我们好想办法。”
“孩子他爹也同意了!呜呜......爹,娘,我错了啊!我后悔了!我当初太傻了啊!我咋就不相信你们说的话呢!那家就不是人!自己生的就是宝,媳妇生的就是草!孙女不疼,孙子也不疼!家里个个孙子孙女,像草一样。娘,我不想过了,我想和离,我想回家来,带着我生的孩子回来!那家人,心太坏了!”
“你决定了,不改了?”
“不改了!”
“老婆子,快,带上三个媳妇,两个儿子,走,去接孙女孙子和嫁妆回家。嗯,把他们借的粮食条子带上。满囤,出去找族长一起去。”下午,五花就看见,族长和爷爷在前面走着,大爹和爹挑着箩筐跟着,萝筐里面有两床被褥,两对木桶里还有一些旧衣服针线啥的,很杂乱。大姑姑拉着两个孩子跟在家人后面一起回来了。
族长挥挥手:“我先回去了,明天带着和离书去里正那里改户籍姓名就好了。”
爷爷说:“你先回,晚饭时,我让大郎来请你!今天,多谢你了!事情办得干净利落!”
族长边走边说:“都是一家人!互相帮助,应该的!晚上我来,和老弟说说话!”
五花没想到和离办的这么快!
晚上,爷爷和族长在上房里商量事情,五花回屋睡觉,刚躺好闭上眼,就听爹娘谈论大姑的事情,立马好奇的注意听。
“孩子差点就被卖了,辛亏赶得急,我刚进门,人牙子也到了,正在商量价格呢!我赶紧赶走人牙子。”
“还是爹娘厉害!一进门,拉住那两老东西就打!”
“你和大嫂二嫂也厉害!站在门口,又是哭又是说的,条理清楚,事情明白。我听到了,门口的人很多,都在说三有家里事儿办得不好!平时接济女婿,逃荒路上还借了一袋粮,多好的亲家啊,不惜福。居然卖孙女给小姑子办嫁妆,这就不是人干的事。人家亲家借粮,就是看在外孙身上啊,不通情理。”
“那也是你和大哥堵住了那家人,我们才说出来的!不然,事情埋在鼓里,别人还以为咱欺负人呢!我看那几个媳妇也心凉了,今天能卖大孙女,明天就能卖二孙女。站在那里,冷眼旁观呢。"
“事情说清了,三有村里的族长也来了,咱族长也出面了。把无关人员赶出去,就问三有爹,到底要咋样?逃荒路上没卖人,现在卖啥?还卖孙女吗?那老东西居然不改口,坚持要卖!接下来,就说和离的事了。两个孩子,居然狮子大张口,要20贯钱!三有村的村长都没眼看!最后说定,过错是三有家,女儿领走,儿子给钱就当咱买的。三有村的族长还不错,压着三有父子签字画押,写了断绝书。爹拿出条子,给咱族长,族长说,一袋粮就算2贯200文,看三有村族长点头,示意大哥再拿出7贯800文 ,一起交给他们族长。然后是拉嫁妆了,嫁妆大多居然在老婆子小姑子屋里找到的。”
“幸亏和离了,那家人就不是人!要钱不要人!啥人啊!”娘问,“当初咋看的,咋就看上那家了。”
“是大姐自己看上的!爹娘不同意,是她死活要嫁!当初咱家很困难,比现在还困难!爹娘打听了,说人品不好,是大姐不信,被那一家人哄转了,没办法才嫁过去的。当时,连聘礼都没有,亲家还笑着说陪嫁得太少。”
“族长真有办法,三两下,就说好了,签了和离书。他咋想到带和离书和断亲书了?”
“族长,见得多,想得多。出门前,让大郎写的吧,我好像看到写了三种,到时候,需要那种取出那种。”
“大姐有两个孩子,怎么都好说!改了姓,就是咱家的人了。”
“睡吧。”
五花想,族长有大才啊!放到现代,那是妥妥的管理人才啊!村里那么多人,男女老少,见了族长,站的都端了,眼里可敬佩了。可惜了,不识字,不然,族长的事情干的就大了。